第一章4-6节光的知识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4-6节光的知识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3-27 23:56:00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光的复习第4节——第6节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家住乐成镇,上周日爸爸开车带他和爷爷、奶、妈妈去城北乡灵山景区郊游,途经车站旁的交通大厦,发现该大厦的墙壁大部分是玻璃幕墙,在太阳光照射下非常亮,这是 形成的,这种现象对周边环境有什么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 ,有什么措施可以防止这些现象产生?光的反射光污染 在穿越乐清市区的途中,注意到来来往往的汽车的前面挡风玻璃大多树是倾斜安装的,为什么不装成竖直的呢?爸爸告诉小明这是因为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玻璃相当于一块平面镜,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形成的像在车的 ,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 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 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前上方前上方像 车开始进入了蜿蜒的盘山道路,小明看到有些急转弯处设置了大的凸面镜,这和汽车上的后视镜形状是一样的,这种镜对光线有 的作用,能扩大 ,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 发散观察范围不久进入了灵山景区,一下车,小明看到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里的小鱼和小螃蟹在欢快地游动,小明高兴极了,虽然溪水还有些冰冷,但他还是很快地脱光脚丫,想下水玩玩,但爷爷告诉他不能这么大大咧咧,要先试试水到底有多深,小明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请你和他一起画图说明(以看水底的物体为例)。 用溪边的树枝试探溪水的深度后,小明开始涉水玩耍,用随身携带的捕虫网抓到了几只小鱼、小虾,不经意他发现了自己在水中的像,当他靠近水面时,像也在 水面,像和他的大小 ,像和人的连线 水面,这个像在光屏上能不能呈现? 靠近垂直相等妈妈利用以上知识设计了下面的任务,请你和小明一起来完成:MN为平面镜, 画出点光源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
玩水后,全家人继续前进,沿途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有黄色的油菜花,红色的映山红,这些花为什么呈现各种颜色呢?原来这些花能 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
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我们能感觉到这些颜色是由于:光线→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反射吸收刺激 眼球折光系统小明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塑料袋、镊子等工具,开始进行此行的另一项任务---观察生物,在灌木丛里找到了几块布满苔藓的石头,上面还有几条爬动的小虫子,他想通过观察知道虫子的类别,于是拿出放大镜通过调节 改变放大倍数,放大镜与小虫子之间的距离此时放大镜与小虫子的距离 焦距,而小明
看到的是 像,结果发现身体分节,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判断为节肢动物。小于正立、放大的虚而同时,大人们不断用相机捕捉小明的举动和周围迷人的风景,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卷相当于 ,在拍照时,形成的是一个 、
像,要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调节
调节像的大小。凸透镜光屏缩小的实物体与相机间的距离、胶卷与镜头间的距离倒立的 看到相机,小明想到自己做过的---“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 )A、小于9厘米 B、大于9厘米
C、等于9厘米 D、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A 小明喝完了带来的矿泉水,他想起景区内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的,除了从环保角度考虑外, 还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相当于一个 ,它对太阳光有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于是小明把空矿泉水瓶放入塑料袋中。凸透镜会聚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了,吃完了带来的面包饼干等干粮,一家人商量去城北吃农家菜,刚摘的蔬菜,刚宰杀的本地鸡,手工做的面条,使人胃口大开,小明和爷爷都摘下了眼睛开始吃热气腾腾的菜,小明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老花眼镜有明显的不同:
小明戴近视眼镜是因为: ;
爷爷戴老花眼镜是因为: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BAC迎着夕阳全家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爸爸把车前的遮光板放下,这样就避免了阳光对驾驶员视线的干扰,这是由于光在传播时遇不透明物体形成了阴影区的缘故。这也说明了光在 是沿 传播的.直线同种均匀物质机动练习:1、关于光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5千米/秒
B.光的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5千米/秒
C.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2、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 A、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B、小孔成像
C、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AB3、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A、入射角是零度,反射角也是零度
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C、入射角增加100,反射角也增加100
D、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0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 600角4、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DA5、一束光线以跟水面成450角的方向从空气斜射到水面, 则此光线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必定___________900。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6、 根据光路图,请在光线的空缺处补上适当的透镜.

7、 上图中人眼内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此人得的是__________视眼. 请在他的眼球前面画出一块透镜, 以帮助他矫正视力.大于远9、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分B8、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与镜面的夹角是25°,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顺时针转动1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度. 16065作业:
1、习题精选B组
   P21——26
2、熟记4---6节知识点(见复习提纲)第4---6节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能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最快,为每秒千米
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 小孔成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 3×108 m/s= 3×105 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3×108 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3/4_____,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___2/3______ 。
6、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千米。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能否在光屏上呈现)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白光(复色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单色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3、物体的颜色:⑴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⑵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
⑶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单色光。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五、透镜
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心:(O)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实)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称为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典型光路
3、填表:
病症名称
矫正镜片
性质
眼镜
佩戴原因
远视
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老花镜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
近视
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镜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六、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 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及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分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正立
放大
虚像
/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成实像时:
物体只能在u>f范围内移动,当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
当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七、眼和视觉
1、眼球主要有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巩膜和视网膜等部分组成。眼球的主要功能是折光和感光;
2、眼球中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构成。
3、虹膜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弱。
4、视觉的形成:光线→ 眼球折光系统→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
5、人类的视觉是有限的,用眼疲劳易引起近点和远点的变化。人的盲点在近鼻侧。
色盲是因为视网膜上欠缺了某种感光细胞从而失去了辨别某几种或全部颜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