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
教材分析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证明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若缺乏,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尤为重要。最后结合实际,介绍合理施肥在工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而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并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准备,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相信知识的真实性,以便帮助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了解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症。
㈡技能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实验参与的兴趣。
㈢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合理施肥的原理,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及缺乏症。
2.教学难点:植物缺氮、磷、钾时所表现的症状。
三、教学准备
两周前与学生共同准备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分别培育的小麦幼苗、载玻片、滴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多媒体制作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复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植物从土壤中吸水并把水分运输到各个部分的过程。
复习植物的蒸腾作用。
讨论植物是不是只要有充足的水资源就能生长得好呢?
植物的根不仅能吸收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农田中的庄稼以及其他植物为什么需要无机盐?又需要哪些无机盐?
(二)植物需要无机盐
1.出示两周前与学生共同准备的两株小麦幼苗,请一位参与实验准备的学生讲解实验准备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观察,两株植物生长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2.学生答后,进一步用实验证明:将两种培养液分别滴几滴在载玻片上,放在三角架的石棉网上,用火烘干后,请学生观察现象。
3.分析归纳:一张载玻片上出现白色物质,是无机盐,另一张则没有。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无机盐,而蒸馏水中则没有无机盐,所以不能很好地生长。(多媒体播放)
4.植物需要量大的元素:
植物需要量小的元素:
(三)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无机盐存在于土壤中,由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少部分供根利用,大部分随根、茎、叶导管内水的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植物的地上部分(茎、叶)也能吸收无机盐。
(四)无机盐的作用
植物需要多种无机盐,但需要量最多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播放多媒体,把缺氮、磷、钾的植物与正常植物相比较,请学生仔细观察,抓住每组植物的特点,并加以总结:缺氮时,植株叶片发黄,瘦小;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果实和种子减少;缺钾时,茎秆细弱,叶色变黄,有的叶子变卷或皱缩。
2.由以上的缺乏症,归纳出氮、磷、钾的作用:氮能使作物枝叶茂盛;磷可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提早成熟;钾能使作物茎杆坚韧,块茎,块根肥大。缺少某种必需的无机盐,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植物生活除了以上三种必要的无机盐外,还需一些少量的其他无机盐,虽然量小,但不可缺。如硼,缺后,植物“花而不实”;缺镁,叶绿素难以合成;缺锌时出现“小叶病”。
(五)拓展: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技术极其应用
说说你对无土栽培技术的评价。
查找资料,试着自己配制培养液培养某种植物。
(例如肥沃土壤的浸出液就是最容易得到的一种培养液,试着用它培养植物)
(六)合理施肥
1.植物生长需不断地吸收无机盐,但土壤的肥力是有限的,因而应及时地施肥,如人粪、尿、鸟粪、草本灰、尿素、过磷酸钙等。
2.施肥要合理,注意适时、适量。同种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量,随着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地说,幼苗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小,生长旺盛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大,到果实和种子成熟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更大。由于人们对各种作物的食用部分要求不一,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也就不同,如白菜、菠菜等需含氮较多的无机盐;甘蔗、马铃薯需含钾较多的无机盐;花生、蚕豆等需含磷较多的无机盐。
3.思考题:能否一次施很多肥?为什么?
(七)小结
可由学生小结,但教师应把本节内容与上节联系起来:水和无机盐都是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无机盐溶解在水中由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并由蒸腾作用产生的动力,不断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八)巩固练习
⑴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___、_____。
⑵栽种过程中需要施用较多含钾无机盐的植物是( )
(A)白菜 (B)花生 (C)马铃薯 (D)菠菜
⑶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区域是( )
(A)伸长区 (B)分生区 (C)根冠 (D)根毛区
⑷为防止枝叶繁茂的水稻倒伏,应多施( )
(A)草木灰 (B)过磷酸钙 (C)硝酸铵 (D)尿素
⑸农谚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请分析
1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_______ _______这一谚语,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
2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 ______________这一谚语,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
(九)作业
⑹举出五种常见农作物,并指出在种植时,为满足人们食用需要,需多施什么肥?
⑺家庭小实验:取2个大小相同的杯子,甲杯中装有土壤浸出液,乙杯中装有河水。在两杯中分别培养一株同样大小,健壮的小稻幼苗。半个月后观察实验结果。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植 吸收部位:根毛区
物 氮:使作物枝叶茂盛
需 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 磷: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
要 提早成熟
无 钾:使作物茎秆坚韧
机 需要量少的无机盐:镁、锌、硼
盐 合理施肥原则:适时、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