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一 面
错题:
1.选词填空。
??闲暇 闲居 悠闲 忙里偷闲
待在家里没有工作做。( 闲居 )
闲暇安适。( 闲暇 )
在忙碌中抽出一点空闲的时间。( 忙里偷闲 )
空闲的时间。( 悠闲 )
错因分析与措施:
这道题中“忙里偷闲”和“闲居”这两个词学生大部分能理解,最容易混淆的是“闲暇”和“悠闲”,错的较多,我想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今后碰到这样的词,应让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做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用“望”字组几个词,然后选择恰当的填在括号里。
(1)我(???)下雨,雨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待在家里看书了。
(2)办一个班级图书是我们全班同学的(????)。
(3)季羡林老先生殷切(????)21世纪的青年能做到“三贯通”。
(4)生活在战争年代的我,非常(????)有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连环画。
错因分析与措施:
?“望”字组词学生都会,很多如“盼望”、“希望”、“渴望”、“期望”、“愿望”……但填写词语,让学生有些措手不及,乱填一气。我想学生不会填的原因还是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做这样的题首先要理解词语意思,21教育网
盼望:殷切地期望。
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渴望:迫切地希望。(程度较深)
愿望: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
然后根据句中的语境去填写。今后这类题型该多练习,学生慢慢地会理解的。
3.判断题: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这句话中把朋友、家比做了书。 (?????)
错因分析与措施:
审题不清,理解能力低。“把什么比作什么”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老是混淆,“把”字和“用”字的理解不到位。 21cnjy.com
多练习。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比喻句时,教师要经常拿出来来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练了学生就自然会注意。21·cn·jy·com
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字词
发liǔ(???? )? ?zǔ zhòù(???? )(???? ) 马zōng(???? )船cāng(???? )? ?xī灭(???? )?? ?pū pū(???? )(???? )duó步(???? )? ?zì(???? )情?????? 手wàn(???? )??tuí唐(???? ) ?摩suō(??? ) 抖sǒu(???? ) ?kāi(???? )油?
答案:绺 诅咒 鬃 舱 熄 噗噗 踱 恣 腕 颓 挲 擞 揩
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摩挲(suō shuō) 踌躇(zhù chú)
抚摩(mó mō) 憎恶(zēnɡ zènɡ)
答案; suō chú mó zēnɡ
根据意思写词语。
用手轻轻摩擦。 ( )
热情周到或情谊深厚。( )
刚刚显露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迹象。( )
做错事或说错话,后悔不应该这样。( )
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
答案:1.摩挲 2.殷勤 3.苗头 4.懊悔 5.莽撞
根据要求做题
1.辨析破折号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插说内容 D.表示话题转换
(1)我向里面望了望——阴天,暗得很。 ( )
(2)哦!您,您就是—— ( )
(3)一个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4)这天气真坏透了——他怎么还没有来?( )
答案:(1).C (2).B (3).A (4).D
2.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统统都知道了一样。D、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3、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A、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B、《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C、《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D、《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自已(停止)??????? B.和煦(晴朗)C.解到南昌(押送)??????? D.寻觅(寻找)5.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属于比喻义的一项是(?? )A.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B.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C.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D.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www.21-cn-jy.com
答案:?2、C??3、C??4、B? 5、A.
五.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有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
4.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
答案:1.比喻 2.比喻 3.拟人 4.比喻
课内阅读。
(一)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 )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2·1·c·n·j·y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词语的含义。
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对人物的描写,突出了外貌的两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用以表现人物__________的精神;二是“__________”,用以表现人物__________的精神。
4.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他”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jiào yù tuí sǒu
2、萎靡不振的样子 振作、旺盛的样子 显眼,引人注意
3、瘦 鞠躬尽瘁为人民 有精神 坚毅顽强的战斗精神
4、瘦得教人担心
(二)
m甲: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来源:学+科+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文中六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来源:学科网]
B.表示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来源:学§科§网]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地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以上三处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三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1).C
(2).(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从近处细描。(面对面仔细地观察。
(3).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痛恨反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