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2006学年第一章月考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2006学年第一章月考科学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1-04 09:55:00

文档简介

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科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C D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D B C A C D C
21. (1)毫米 (2)摄氏度 (3)毫升 (4)厘米 (5)米 (6)吨 (7)千克 (8)升 (9)分,秒
22 .(1)500 (2)0.25 (3)900 (4) 0.1 (5) 1
23. 刻度尺 米 2.3
24. 62.4
25. 1.8 , 1
26. 9 , 9
27. C , 5立方厘米
28. 28.6 , 61.4 , 32.8
29. 38.3℃ , ━12℃
30. 35℃----42℃ , 乙 , 体温计使用前没有甩到最低值处(或体温计降温时不能自动回落等合理答案).
31. 3分37.5秒
32. 100
33. (1) 指针 平衡螺母 游码 (2) 称量范围 (3) 不 (4) 左 ,小
(5) EADCB
34. (1) 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 向右盘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35. (1) 小王 , 小李取石块时会带出水,使测量不准. (2) 20
36. 180 (或 174---180)
37. 先用天平称出一部分(如100枚)大头针的质量M, 再称出所有大头针的总质量N,用M除以N再乘以100 即为大头针的总个数.(或其它合理答案)
38. 用烧杯和滴管将酒瓶注满水,用量筒量出瓶中水的体积,即为酒瓶的容积.(可多量几次取平均值更准确) (或其它合理答案)
39. (1) 自行车车胎变瘪的原因是什么
(2) 四个 三个 一个
(3) 自行车车胎变瘪的原因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小小的孔.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科学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说明:将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小亮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 ,认真思考
C、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2.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3.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 B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
C 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 D 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5.课桌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80毫米 B.1.5米 C.80厘米 D.0.5分米
6.一同学用该度尺测一盒子长度,请帮他选择一个正确的测量方法---( )
7. 用三角尺和直尺配合测硬币的直径,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8.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2.12厘米 B 2.24厘米 C 2.13厘米 D 2.15厘米
9.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 )
A试管 B量杯 C 天平 D 刻度尺
10.下列关于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时应先看清量程和最小刻度
B 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
C 读数时,手拿起量筒,视线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D 液体体积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
11.准确量取70毫升水,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
A 100毫升 B 50毫升 C 200毫升 D 10毫升
1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B、将铁块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13.以下是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
A、取用砝码用镊子夹取
B、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C、砝码放在右盘
D、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
14.在用天平测食盐水质量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 )
①将盐水倒入空烧杯中 ②计算盐水质量为m=m1-m2 ③称出空烧杯质量m2 ④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15.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8℃,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
A 零下8度 B零下8摄氏度 C 负摄氏8度 D 零下8度
16.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
17.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述的那种方法--- ( )
A 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 B 在火上烧一下
C 在沸水中煮一会儿 D 以上方法均可行
18.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⑤③②① C ④③⑤①② D ③④①②⑤
19.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
A 0.08秒 B 1.33秒 C 0.6秒 D 0.8秒
20.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9分)
21.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硬币厚度为2.1 ;
(2)某位病人体温为39 ;
(3)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 。
(4)张三的身高158 ;
(5)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
(6)小卡车的载物质量约是1~1.5 ;
(7)某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8 ;
(8)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
(9)某同学1000米成绩为4 13
2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5米3=_______升 (2) 250g=_______kg (3) 15分=_______秒
(4) 100mm= ____________m (5) 1000mL=___________L
2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下图的木块,其长度为_____________厘米。
24.小妍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只苹果的质量,当右盘中放入如图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苹果的质量为 克。
25.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总长度为 厘米,铜丝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如上图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毫升,合 厘米3.
27.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28.用托盘天平称水的质量: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1)所示。杯中装水后,天平平衡,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根据图填出下表。
烧杯质量(克)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29.如右图所示,甲和乙的示数可记为:
甲: ; 乙: 。
甲(常用体温计) 乙
30.一般体温表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有两支准确完好相同的体温表使用前示数均为37.8℃,现用一支体温表测甲同学的体温,用另一支体温表测乙同学的体温,甲的读数为37.8℃,乙的读数为38.2℃,则被测同学的体温值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造成另一位同学的体温可能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科学实验室的机械停表所示时间的读数为____________
32. 某同学跑步时利用电子手表计时 , 当手表显示 10 时 20 分 40 秒时起跑计时 开始 , 显示 10 时 22 分 20 秒时到达终点结束计时 , 则他跑步所花的时间一共是 秒
33.如图是一架托盘天平。
(1) 图中下列序号所指结构的名称为:
②_______ ⑤_______
⑦_______
(2)称量前要明确天平的 。
(3)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 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4)被测物体应放在 ______盘(填“左”或“右”),如果右盘上翘,表示砝码质量比物体质量 (填“大”或“小”)。
(5)天平的使用步骤,下列的叙述正确的依次排列为(用序号) ___________。
A.将游码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
B.根据天平右盘砝码值,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读出物体的质量;
C.将物体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 D.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E.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
34.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某一物体的质量.
(1)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右图所示情况,他应怎么办
(2)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中所示情况,
他该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小李和小王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小李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
小王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 —V1 。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小李”或“小王”)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
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36.这是小明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
6厘米2,则该同学脚印(阴影部分)
的面积是: 厘米2。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37.有一堆大头针,估计有上千枚。给你一架天平和砝码,你如何利用它们较快地知道这堆大头针的枚数
38.用量筒、烧杯、水和滴管,测定一只啤酒瓶的容积,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四.实验探究题(每问1分,共5分)
39.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的时候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他根据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破了……
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开始寻找证据。他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丝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
他给车胎打气,仔细产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
后来,他请修车的师父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里,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胎漏气地原因终于找到了。
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
(2) 小明先后提出了几个假设?____________
其中几个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____________
几个假设在检验中被肯定?___________
(3) 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
0 1 2 3 4
2
0
1
3
4
0 1 2 3 4
A B C D
0
1
2
3
4
D
C
B
A
30

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