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米芾学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事。米芾先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没什么长进。可米芾不甘心,又向一位赶考路过的秀才学写字,终于懂得了写字的窍门。最后,米芾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这个故事说明米芾小时候是一个十分勤奋好学的孩子,同时也说明了“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的道理。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学习兴趣高。并且大多数学生的字写得并不好,本课正好可以作为一篇教育学生如何写好字的素材。在理解课文时,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引导学生会认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帖、当、禁”,理解重点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3.理解秀才说的关于写字窍门的一段话。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难点
理解秀才说的关于写字窍门的一段话。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回忆自己练字的经历。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课件展示米芾的书法作品并欣赏。(师进行解说)
2.同学们,这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大家觉得写得好吗?(好)那你们想知道他小时候练书法的事吗?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课文《米芾学书》。(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预设:
(1)米芾是谁?学书是不是学习书法的意思?
(2)米芾为什么要学书?怎么学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熟悉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字词的朗读情况。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熟 琢 窍 框
(1)指名读,正音。
(2)口头组词。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造诣 私塾 琢磨 喃喃 莫名其妙 苦心孤诣
(1)“开火车”读词语。
(2)理解词语的意思。
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琢磨:思考;考虑。
喃喃:低语声。
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办法。本课指练好字的好办法。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独有创见。亦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三、品读课文,认知贯通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宋代著名的书画家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事。)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
第二部分(第2~21自然段):写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米芾小时候跟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三年,没什么长进,让老师打发回家了。
第二层(第3~21自然段):写外地来的秀才苦心孤诣教米芾写字,使米芾悟到了书法的真谛。
第三部分(第22自然段):写米芾后来成为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后,一直记得这位教他写字的秀才。
4.读完课文,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
(刻苦、认真。)
四、探究课文,巩固提升
1.师生商定研读重点。
(1)米芾在私塾先生那里是怎样学习书法的?
(2)秀才又是怎样教米芾学习书法的?米芾又是怎样做的呢?
(3)私塾先生和秀才教米芾写字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秀才的办法好在哪?
(4)你认为米芾写好字的原因是什么?
2.自读感悟。
3.合作学习。
4.分组汇报。
(1)私塾先生教他写字的方法是“天天照着字帖写”,写好送给他批阅。米芾练字十分刻苦。
(2)秀才提出一个条件——得用他“五两纹银一张”的纸。因为纸贵,米芾怕废了纸,“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米芾在秀才的引导下悟出了写好字的窍门。
(3)秀才教米芾学写字,教给他的是写字的窍门,并且这窍门不是秀才口授出来的,而是他巧妙地引导,让米芾在观察、体会的实践中感悟出来的。
(4)①秀才的智慧和苦心。米芾与秀才学书法学有所获,但秀才并没有教米芾怎样写字,他的智慧在于善于发现问题,引导米芾自己解决问题。②米芾的上进和勤奋。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句段解析
1.笨小子,还是回家放牛吧。
[解析]说明先生认为米芾学写字没有长进的原因是“笨”,“还是回家放牛吧”表明他对米芾学写字感到失望。
2.谁知秀才随便翻了翻,把纸一放,冷冷地说:“请我教你写字,有一个条件,得用我的纸才行。”
[解析]看似随便翻了翻,其实秀才在那一翻一看中就发现了米芾学字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感觉到米芾是一个求学上进的人。于是秀才在那一瞬间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3.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
[解析]从“认真地琢磨”“画来画去”等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米芾十分认真。
六、课后习题
因为纸贵,米芾怕浪费了纸,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
写好字的窍门是:观其形,悟其神,心领神会。
七、资料库
人物简介
米芾(1052—1108),北宋书画家。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住在江苏镇江。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他是“宋四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之一。
八、板书设计
米芾学书
过去 照帖写 没长进
现在 仔细琢磨 写好了
九、课时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目( )口呆 莫( )其( )
心( )神( ) ( )( )不舍
苦心( )诣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晌午( ) 琢磨( )
轻易( ) 普通( )
著名( ) 央求( )
3.修改病句。
(1)我买了一本书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愉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写好字的窍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瞪 名 妙 领 会 依依 孤
2.中午 思考 容易 平凡 有名 恳求
3.(1)我买了一本书。 (2)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改正了错误。 (3)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愉快的神情。
和学生一起学《米芾学书》这篇文章时,我体会到秀才的智慧——善于“对症下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试想:如果那个秀才只看量而不看质,规定一天写多少个字,米芾能有以后的造诣吗?秀才教给米芾的不是每个字的写法,而是学习写字的门道,正是授之以渔,才使米芾受益终身。这正是老师们要学习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讲“质”而不是论“量”。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也要把写作业的过程变成真正“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无论学东西、做事情,都要用心去领悟,掌握要领,这样才会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