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思考[上下学期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关于0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思考[上下学期通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2-15 23: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新课程下的考试改革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许芬英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教育部2001年7月制订颁发
各学科《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
2003年组织修订,目前仍在修订之中
新课程实验:
2001-2004 实验阶段
2004-2005 推广阶段
课程改革的进程:浙江省实验推广进程:
2002年秋季:宁波北仑、金华义乌、杭州余杭
2004年秋季:起始年级推广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程
教育部2003年4月制订颁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新课程实验:
2004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个省(自治区)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5年江苏;
2006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加入。 肯定: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更为活跃。
不足:知识的系统性不够强,教材知识不衔接不到位、教学不好把握。
担心:中考难操作、与高中教学不衔接。教师:前阶段对课程改革的不同声音数学家:有不同看法课程改革不能不改
改革不能失败
改革中要不断调整,边改边完善,要继续推进 教育部领导: 结论: 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没有问题 “学业考试”与“中考”的异同考试性质不同
关注点有所不同
当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学业考试
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
目标参照 水平考试
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中考
高中段各类学校招收合格新生的选拔性考试。
常模参照 升学考试
关注甄别与选拔
结果为招生服务。 初中学业考试,不仅仅将原中考改为初中学业考试而言,关键是考试功能将转变为以学业评价为主,而不再特别强调原来中考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省教育厅的部署:2005年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北仑区、义乌市三个“国改区”率先进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06年,全省有51个县(市、区)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07年全省全面采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05年:三国改区,省教研室组织,统一命题
2006年: 51个县(市、区),有9个命题单位共9套试卷(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和省教研室)。2006年考试分析研究 2000年起:开展对各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进行质量评价。
2006年:主要评价学业考试。
建立评价制度目的:为了进一步端正考试的指导思想,提高命题的科学性,改进命题技术,保证命题质量。从而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学业考试卷评价重点:试卷难度控制和新课程理念的落实。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价 张绪培副厅长在今年初中学业考试命题研修班上强调:
初中学业考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决把学业考试难度降下来,反对考机械记忆,不能出技巧性、竞赛类的偏题、难题。同时,尽可能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从试场上走出来。 张绪培副厅长还明确提出:
省教育厅将继续加强试卷质量评价工作,今年试卷质量评价将突出两个方面,一是难度系数是否达到0.7以上,二是试卷是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定要让真心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不吃亏,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搞题海战术的学校和学生不吃亏,真正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
1.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初中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核。
3.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4.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命题科学,严控考试难度,不出偏题、怪题以及似是而非的难题,不能按“过度学习“所形成的技能命题,确保多数学生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评价的原则——5个有利:评价指标:语文:
1.应着重考查学生语言积累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2 .阅读题以课外语言材料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3 .写作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4.控制客观题的比例;应有对书写规范的要求。 学科试题质量评价的基本标准 数学:
1.应着重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杜绝人为编造的、繁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
  2.应加强对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问题设计应体现时代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杜绝非数学本质的、似是而非的试题;
  3.应适当体现对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英语:
1.应着重考查学生在语境中合理使用语言的能力,对听、说、读、写能力应作全面考查;
2.听力试题应尽量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短文等内容,注重考查学生整体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能力;
3.涉及语言基础知识考查的试题应注重语境的真实性;
阅读理解试题应在考查学生把握重要细节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对材料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
4.词汇运用题应考查学生在语篇中正确使用单词、拼写单词的能力;
5.书面表达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宜设计成短文填空;
6.鼓励采用口试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查。社会政治(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1.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应以主观性试题为主,控制客观题比例;
3.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可实行半开卷或开卷考试;
4.试题的材料应短小、典型、新颖,试卷的阅读量和书写量应恰当。自然科学:
1.应注意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学科探究能力;
2.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要避免简单的识记,应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能力;
3.应在联系实际生活的真实的科学情境中考查科学探究的能力,尤其是获得数据、解释问题和依据科学证据的能力;
4.应有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将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结合起来的能力;
5.应适当兼顾对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条件的地区,应开设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结果:
综合各项评价指标,评审组认为,今年各地初次学业考试命题工作较为重视,试卷总体质量较高。 各科试卷的总体评价:(一)充分体现课改理念,严格遵循《考试说明》
试卷充分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知识与技术的联系,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与学科《课程标准》相一致。
绝大多数市都能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命题,试卷结构、题型较为稳定,题量、阅读量控制适宜,但是个别市仍存在着考试时间、分值、题量等方面还与《考试说明》不一致情况。 (二)坚持学业考试性质,难度控制成效显著

各地命题都非常重视学业考试难度控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共45份试卷,只有3份不到0.7,12份达0.8或略超0.8,有30份占三分之二的试卷难度控制在0.75左右。(三)命题技术有所提高,题型呈现新颖多样
试卷题型除了有常规的题型外,各学科都在不断探索新的题型,漫画题、图表题、情景题、开放题等题型丰富多彩、新颖多样。
试题选材广泛,试题情景进一步向新课程开拓课外空间,试题内容突出了学科发展导向和教育价值。
试卷卷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不少试卷采用了提示语,学生答卷时感到亲切友好,体现了人文关怀,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一做法有利于学生心理稳定,有利于学生作答。走近法庭-----
〖案情回顾〗刘大军,某校九年级学生,对起绰号侮辱他的丁小明一直耿耿于怀。2006年2月27日,刘大军想去游戏厅玩,但没有钱,便向丁小明索要,遭到拒绝。于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殴打丁小明,致其重伤。(本案例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法庭内外〗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
(1)从犯罪的基本特征说明法院判刘大军有罪的依据。(3分)
(2)张同学对丁小明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
(3)你能从王老师的话中获得哪些启示?(3分) (省卷第25题) 在打羽毛球时,同学们发现羽毛的断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及飞行稳定性等。他们讨论后决定从研究羽毛球自由下落这一简单的运动方式入手,探究羽毛断落情况对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影响。
(1)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
? 你认为应该选择编号为  ▲  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比实验。
(2)甲乙两同学正确选择三只羽毛球后,分别设计以下方案:
甲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静止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顺序,重复三次。
乙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分别从三楼静止释放,测量三只羽毛球落地时的速度。
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其中操作上简易可行的是  ▲  同学的方案。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提出一条建议: ▲  。
(3)用相同的力、相同的方式拍打羽毛球,不同品牌的新羽毛球飞行的情况并不相同,你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不同品牌的羽毛球的  ▲  不同。
(省卷第35题)(省卷2006)试题质量的定性分析:
(一)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基础性
在省教育厅要求严格控制试题难度的情况下,各市各学科命题指导思想正在发生改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基础性,凸现在“正常学习状态下”的考查要求。
各地试题普遍重视对学生后继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的考查,注意降低起点、减缓坡度、减少题量、控制难度,有利于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繁、难、偏、旧” 的试题正在逐步消失。(二)注重学科基本素养和能力考核
语文:
非常重视检测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每份试卷都设计了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题目,这为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如省卷的第5、6题。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 , ▲      ?   ▲    。

【参考答案】
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6.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6分,每小题2分)
⑴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
② 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
③ 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
④ 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见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 ⑵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
【示例】?
⑶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0字以内)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以“读书活动”为主题,希望通过一个具体的任务来检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这样编题,富有更浓的语文味,试题成为一个“读—思—评” 的有机整体。同时也突显了“读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另外,各市也非常重视对学生文言文积累与阅读能力的考查,语文9份试卷共有文言文语段17个,除杭州卷采用一段课外文言文,其他各地均是课内课外各一段。数学:
各地都能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命题,并取我省使用的不同教材的共有部分的内容编题。
数学注重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角度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设计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重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考查。30. --- Do you want a go?
--- .
A. Maybe. What time?
B. See you later.
C. Don’t worry!
D. It doesn’t matter. 英语:
各地在命题中充分考虑到语言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突出了在语境中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体现了命题者对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如温州卷将语言知识设置在真实情景里,意义表达出现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再如省卷第30题,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Do you want a go?”这一地道的英美人士常用的口语时,给学生创设了四个不同的情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新的情景中正确理解和使用已学知识。 科学:
各地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查。
加强了考查实验的意识,绝大多数的试卷都有专门考查实验内容与实验操作技能的试题,有的市地还设置了考核实验设计的试题,这些试题分别穿插在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计算题中,占有一定比例。 社会政治:
“突出基础,适度综合”是今年各市考试卷共有的一条主线。 (三)突出时代性,倡导生活化
近年来,一直强调试题应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各市在命题中非常关注这一点。各学科都根据本学科特点出发,有意识地在试题的选材,背景的设计等方面努力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例如,各地的社会政治试卷,都较好的反映了05—06年度社会关注的主要热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考试年度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在各地试卷中几乎都有涉及,许多试题都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做到材料取自时政,考点源于教材。 又如,比较抽象的数学,试题设计中也十分注意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时代性,以实际(或接近实际)的问题为背景编题:
湖州卷:“三农问题”;
杭州、金华、衢州卷:不约而同以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为背景;
省卷:“中小学危房”、“石油价格”等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题;
杭州卷:“西湖博览会”;
宁波卷:“旅游人数”、“土地利用现状”等。
这些试题都关注了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 再如,语文试卷在选取材料时都特别关注时代性和人文性。
省卷:《人,总要仰望点什么》、《莫扎特的力量》和作文材料 ;
杭州卷:《古井》,
绍兴卷:《月光下的探访》,
嘉兴卷:沪杭磁悬浮、人物颁奖词等,
温州卷:《不落别处》,
湖州卷:《不能吃的蛋糕》以及天气预报中加人文关怀内容的考查,
衢州卷:世界休博会内容、荣辱观活动,
金华卷:北京奥运会内容、《那枝康乃馨》,
宁波卷:作文材料等等。
这些内容都富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人文性。 (四)探索尝试新题型,体现课改新理念
在试题设计方面,各学科涌现了一大批格调清新、设计优美、反映个性的试题,这些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在教法、学法和考试评价方面的基本理念。
例如,科学开始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尝试新颖试题的编制:
宁波卷:第43题,以“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为例,要求学生在题干原有假设得到验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第38题,要求学生以塑料瓶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小实验。 绍兴卷:第32题,以“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为例,要求学生回答“若要验证物体质量大小对重力势能的影响”,在实验中应控制的变量是什么?
省卷:第28题,以“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为例,要求学生对4种处理做出选择,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设计、对照、控制变量的理解程度。 湖州卷:
第30题,以“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为例进行实验,要求学生提出实验的假设,对实验设计进行修改,考查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假设、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的能力。
试题最后要求学生提出你还想探究的问题。这既是一个开放题,考查了学生发现问题、表征问题的能力,又体现了一种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的教育思想,即从鼓励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鼓励学生产生新的问题结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启示与建议
1.继续加强难度控制,努力保持难度稳定。
2 .加强命题队伍建设,做好命题研究工作。
3 .加强试卷质量评价,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4 .深入学习课改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学业考试的命题关注1.命题依据
例如,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华师大(2001年)
人教、河北、湖南、江苏(2003年)
浙江、上海科技(安徽)、山东(2004年)3.试卷的难度控制
期望难度0.7以上,0.75左右(平均分105—112分)2 .试题的科学性 4.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提倡动手实践、探究、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并加以解决等。
这些理念在试卷中均应有所体现。
新课程已删除和降低要求的内容绝不出现。数学新课程理念: 采用画图、拼图、方案设计等方式,适当体现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 ◆动手实践能力 注重下列考查要求试题的设计(省 2006)(绍兴2006) (1)设计提供新的信息,要求通过阅读理解,探索其中规律得出结论并解决相关问题的题。◆探究创新能力( 省2006)(2)设计适度开放的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湖州2006)◆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
要有体现,但要结合具体情境,不宜牵强。
着重在试题背景的现实性、趣味性和有意义等方面加以体现 (1)情境创设:注意从日常生活、生产和现代经济、科技中选编问题,加强对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措施:
主要从试题情境创设、改变设问方式、呈现方式多样等三方面加以体现:( 省2006) (2)改变设问方式:改变传统的设问方式,提高问题的探究性。 (3)呈现方式多样:注重用文字、符号、图形、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或图形的位置关系,探索其中规律解决相关问题。(省2006)谢谢!许芬英
jysxfy@zjedu.org
0571-5687006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