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习题课物质的转化规律第五课时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金属碱CaO+H2O==2Ca(OH)2Ca(OH)2+2HCl==CaCl2+2H2OO2H2O HCl 复习常见无机物间相互关系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两条纵线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非金属盐CO2+H2O==H2CO3O2H2OCa(OH)2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金属碱非金属盐两条纵线四条横线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金属碱非金属盐 无氧酸盐
NaOH+HCl==盐+水含氧酸盐新盐+新盐NaCl+AgNO3==2NaCl
CaSiO3
NaCl+H2O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金属碱非金属盐盐 + 水CuO + H2SO4==盐 + 水CO2 + Ca(OH)2 ==2NaOH+CuSO4==H2SO4 + BaCl2==CuSO4 + H2O新碱 + 新盐
新酸 + 新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金属碱非金属盐两条纵线四条横线四条交叉斜线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金属碱非金属盐两条纵线四条横线四条交叉斜线两条弯线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金属碱非金属盐盐 + 氢气金属+新盐
Zn +2 HCl==Fe + CuSO4=Cu + FeSO4讨论: 1、试设计制备MgCl2的几种不同方法。2.实验方案评价的原则:(1)理论正确;(2)操作可行;(3)经济合理; (4)推理严密(5)保护环境,现实验室要除去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了两个方案:
A、Cu( Fe) 加适量稀盐酸搅拌 过滤 洗涤
B Cu( Fe ) 加适量硫酸铜搅拌 过滤 洗涤
两个方案,较好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
你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若有,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3、以氧化铜、铁钉、稀硫酸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的方案制备铜,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4、(1)写出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
氢气还原氧化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都有下列操作:A、通入气体;B、停止通气体;C、点燃酒精灯;D、撤去酒精灯。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3)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过程中,反应后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CO,为了防止CO污染环境,请设计一个可行的装置将其处理__________________5、氢气、木炭、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B、反应的实验装置相同
C、反应的基本类型 均为置换反应
D、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6、在Fe2O3+3CO======2Fe+3CO2的反应中,CO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 )
A、可燃性 B 、难溶性
C 、还原性 D 、 毒性
7、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 )溶液。8、要除去CO2气体中混入少量的CO,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B、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把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炭
D、把混合气体点燃9、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碳酸钠
C、稀盐酸 D、氯化钡
10、将下列物质的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液质量不变的是( )
A、 碳酸钠和稀盐酸
B、氢氧化钙和稀盐酸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钠
11、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还强的金属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La2O3,其对应的碱氢氧化镧难溶于水,而氯化镧、硝酸镧都能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不能用于直接反应制得氯化镧的是…………………………( )
A、镧和稀盐酸
B、氧化镧和稀盐酸
C、氢氧化镧和稀盐酸
D、硝酸镧和稀盐酸
12、下列各反应没有表现出碱的通性的是( )
A、 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反应
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C、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D、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与水。
13、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铝离子、银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
B、 镁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
C、 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D、铜离子、铁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14、检验某物质或溶液中含有少量某离子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不消失,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B、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离子
C、加入盐酸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证明原溶液是硫酸铜
15、某同学在网上学习时获得信息:在沙漠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CaO+CO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减弱酸雨的酸性。请回答:
(1)“沙尘暴”中能减弱酸雨酸性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如果该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则减弱酸雨酸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16、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证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检验香烟烟雾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对烟雾进行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1)澄清石灰水、(2)浓硫酸、(3)灼热泪的黑色氧化铜粉末、(4)澄清石灰水。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发现(1)(4)都变浑浊。
(1)变浑浊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
烟雾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
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是煤在煤炉中燃烧的剖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炉膛上段发生反应产生蓝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炉膛中下段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封闭不严的煤炉在缓慢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剧毒气体CO,请制订对这种煤炉的防毒措施:18、写出下列一系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⑴Cu→CuO→CuSO4→Cu(OH)2→CuO→Cu
⑵C→CO2→CaCO3 →CaO →Ca(OH)2 →CaCl2
19、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与水反应制取的是 ( )
A、H2SO4 B、NaOH C、H2CO3 D、Fe(OH)3
20、下列反应能进行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进行的说明理由。
⑴氢氧化铁和稀盐酸;
⑵氯化钾和硝酸钡溶液;
⑶铜和硝酸银溶液;
⑷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DFe(OH)3 + 3HCl = FeCl3 + 3H2O不能,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Cu + 2AgNO3 = Cu(NO3)2 + 2Ag不能,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21、要完成下列所示变化,不可能只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 )
A、Ba(OH) 2 BaCl2
B Fe2O3 Fe
C Fe2O3 Fe(OH )3
D BaCl 2 Ba(NO)322、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SO3→H2SO4 B、Ca(OH)2 →NaOH
C、CuO →Cu(OH)2 D、CaCl2 →CaCO3
23、下列方法中,肯定得不到盐溶液的是 ( )
①金属溶于酸 ②碳酸盐溶于水 ③氧化物溶于碱溶液
④氢氧化物溶于水 ⑤氧化物溶于水 ⑥氧化物溶于酸
A、①② B、④⑤ C、③④⑤ D、③④⑤⑥CB24、煤中含有杂质硫等,燃烧后的产物污染环境。一般将其通过烧碱溶液吸收而除去,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Ba2+有毒,但对胃作X光造影时,BaSO4常用作钡餐而不造成中毒,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BaCO3代替BaSO4
将发生中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要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钡杂质,需依次加入哪一组物质 ( )
A、AgNO3、稀H2SO4 B、稀 H2SO4、AgNO3
C、K2SO4、 AgNO3 D、Na2SO4、AgNO3 SO2+2NaOH=Na2SO3+H2O 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BaCO3+2HCl=BaCl2+H2O+CO2↑ D27、某化学实验室有甲、乙两个药品橱,其中甲橱已存放铜、氢氧
化钠溶液。乙橱是空橱。现还有A、碳酸钙;B、稀硫酸;C、锌
D、氧化铜;E、浓盐酸 。 请你指出它们应分别存放入哪个橱中?
(用编号填写)
甲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上题中,甲、乙两橱中的物质两两反应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 ( )
A、6个 B、8个 C、10个 D、11个 铜、氢氧化钠溶液、A、C、DB、EB29、有三种溶液,其溶质分别是:氯化物,乙为碱,丙为钠盐,取上述溶液进行实验,有下列现象:(1)甲乙溶液混合出现蓝色沉淀;(2)甲丙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3)乙丙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推断:甲为: ,乙为: ,丙为: 。 30、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硫酸铜、氯化钙、硝酸钾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物溶于水,溶液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滴入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中一定含有,
则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现有A、B、C三支试管,分别盛有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钡、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下表是有关实验记录: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A试管中一定有___;B试管中一定有____、可能有______;C试管中一定有______。 32. 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硫酸、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2)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 33、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 CO2 N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在将该混合气体连续进行下列实验: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气体质量减少,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再通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根据此回答: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一定没有的气体是( )可能含有的气体是( )
3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
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 。
(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 (选a、b填空)口通入。
(3)小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 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35、乙醇是以高梁、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油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2001年4月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车用乙醇汽油》国家标准,并于同年4月15日开始实施。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CO生成。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 ▲ ;能确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 ▲ _、 ▲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石灰水无变化。B装置的作用是 ▲ ;C装置的作用是 ▲ ;D装置的作用是 ▲ 。
(3)1000克乙醇完全燃烧时能产生 ▲ 克的二氧化碳。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A B C D E F
36、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
提出问题 → 确定研究方案 → 解决问题 → 总结和评价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
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 。
(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 (选a、b填空)口通入。
(3)小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 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37、双氧水是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实验室也常用它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 + O2 。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欲制得干燥的氧气。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A中盛有MnO2、 B中盛有浓H2SO4、 C中盛有无水CuSO4)。
装置B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你认为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较为合理。
38、六朝古都南京的地铁建设已经破土动工,考古兴起小组为了研究从地铁建设工地出土的文物,对两件文物的表面物质A和B进行了如图示的实验:
A.请你根据上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F 。
B.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E→H+1 ;
J+K→L 。
C.在博物馆里很少见到由J制造的完好文物,原因是什么?(2)小强进一步思考后,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C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小红通过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排除了猜想B.她的理由是:(计算回答)
(4)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若证明某黑色粉末确由氧化铜和炭粉组成,你还可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小明、小强和小红同学在一起对碱式碳酸铜Cu(OH)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受热完全分解后黑色固体产物的成份进行探究。他们称取5克碱式碳酸铜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量黑色固体产物质量为3、6克。他们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是氧化铜; B、可能是炭粉;
C、可能是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
他们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 静置后观察现象。如果猜想A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 如果猜想C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40、根据图所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呈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________
(2)若X为黑色固体,Y能被磁铁吸引,则乙是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为无色液体,则X是____________41、加深题:
请自选反应物,按以下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4.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5.有水参加的置换反应
6.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7.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8.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9.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10.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11.有二氧化碳参加的置换反应
1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
13.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复分解反应42.镁铝合金m克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1克的氢气,则m值可能是 ( )
A.0.8 B.1 C.1.5 D.无法确定
43、现有6.2克氧化钠溶解在93.8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6.2% B、8%
C、4% D、12.3%
44. 有六种物质分别是氢氧化钙、铁、硝酸钡、稀盐酸、纯碱、硫酸铜,将它们的化学式分别填在右侧的六个方框内,使连线的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