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1 课时 数 的 认 识(1)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 你学过哪些数?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阅读下面的资料,你能发现什么?中国奥运健儿伦敦展风采一、复习导入 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的总计10500名运动员参加了26个大项(合302个小项)的比赛。花费4.96亿英镑修建的主体育场“伦敦碗”可容纳8万观众。中国代表团共有396名运动员(男171名、女225名)参加比赛,约占总运动员人数的3.77%。中国获得了38枚金牌、27枚银牌和23枚铜牌,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二位,其中金牌数约占总数302枚的八分之一,虽然金牌数比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出现了25.5%的负增长,但仍然取得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境外举办的历届奥运会的最好成绩。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二、探究新知——数的分类在数轴上表示出 、 、 。-3-2-101234-45-5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数轴 数位是指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如万所占的位置是万位,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数位亿万个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百分千分百分
之一千分之一数位顺序表因数与倍数若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试说说因数与倍数的含义?b,c都是a的因数,a是b和c的倍数。 在能够整除的除法里,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商和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小数点的移动0.009米=9毫米0.09米0.9米9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三、巩固练习 由7个亿,7个万、8个千万、5个千、7个百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780075700七亿八千零七万五千七百78007.57万8亿一个两位数保留一位小数是6.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6.045.95一、填空。
1、在12, 0.5, 9.15, 1, 0, 0.2640, 0.805 中整数有( ),自然数有( ),小数( )。
2、0.5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甲数比乙数多3.6,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正好与乙数相等,甲、乙两数各是多少?12, 1, 012, 1, 00.5, 9.15, 0.2640, 0.805 0.0154甲:4; 乙:0.4四、拓展训练4、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8万,估计这个多位数在省略前最大只能是( ),最小只能是( )。
5、大于3.1而小于3.2的小数有( )个。
6、3.906490649064……的小数部分的第98位数字是( )。
7、一个两位数,四舍五入后的值是3.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3.843.75规律:最大末尾添“4”;最小末位减
“1”,再添“5”。84 99975 000无数0二、判断:
1、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 ( )
2、所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
3、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4、一个数的倍数总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课件14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2 课时 数 的 认 识(2)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整数的分类小数分数百分数巩固练习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2、一种商品打七折销售,“七折”表示原价的?( )%,如果这种商品原价100元,现在便宜了( )?元。+126-15070303、齐齐哈尔市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完成一百八十五亿一千三百六十万元,这个数写作( )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4、0.37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是?( ).185 1360 00001850.0013755、a=2×3×5,b=2×3×3,a、b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6、在0,5,36,5.6, ,-9,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奇数有( ),整数有( ),偶数有( ). 6900,5,360,5,36,-95,-90,367、 的分数单位是( ),它至少再添上
?
( )个这样的单位就成了自然数的单位。 8、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括号里.-100 ??1.75?? 9.5% ? ?600??(1)李老师的身高是( )米.(2)随机投掷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3)某城市现有人口( )万.(4)某地区低于海平面100米,海拔高度可记为( )米.(5)今年我市商品房价格比去年增长了( ). 41.75600-1009.5%9、完成下列表格。4.655200003030063002249.425046007.57500010、如图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
根据表填空:中国的陆地面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平方千米,据世界第( );中国人口据世界第一位,有1295330000人,省略亿后面的位数约是( )亿人. 960三13用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用96朵红玫瑰和72朵白玫瑰做成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的朵数相同且没有剩余,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花束?每个花束里至少要有几朵花束? 每个花束里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的朵数相同,又要求花束的个数最多,所以花束的个数应该是96和72的最大公因数。(96,72)=24
96÷24+72÷24=7(朵)用公倍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1、暑假期间,小明和小兰都去参加游泳训练,8月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后,小明每6天去一次,小兰每8天去一次,那么几月几日两人再次相遇? 由题意可知,两个人要再次相遇,相隔的天数应分别是6的倍数,也是8的倍数,那么相隔的天数应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 [ 6,8 ]=24
所以再次相遇应是8月25日。2、一筐苹果,如果3个3个地数,最后余2个,如果5个5个地数,最后余4个,如果7个7个地数,最后余6个。这筐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由题意可知,假设再添上1个苹果,则余下的苹果数分别是3、5、7,就正好再数一次,正好数完,也就是总数加上1后是3、5、7的最小公倍数。 [ 3,5,7 ]=105
105-1=104(个)课件27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3 课时 数 的 运 算(1)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一、复习导入 “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的矿泉水,真热闹!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③有24m的彩带,用 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 ④有24米的彩带,用 做中国结。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28+36= 36-28= 36÷28= 28÷36=
0.9×40= 40÷0.9= 24×12= 12÷24=例1.说说下题用了哪些运算,这种运算的含义是什么?四则运算的含义加法: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叫做加法。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
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含义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请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相同位数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例2.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法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四则运算的法则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对照下面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369
492
492
0 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得的积相加。(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商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上商;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如果把上面两道题改成小数乘除法,你能确定小数点的位置?1.42×2.3 4.282÷1.23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小数乘除法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3.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分数乘法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分数除法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相似点: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点: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点: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不同点: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0加上任何数得0,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0不能作除数,1乘任何数得原数,任何数除以1得原数。例3.如果有0或者1参与四则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例4.观察下列算式,说说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5400-2940÷28×27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四则运算的顺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
(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4)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估算也称概算。对于某些计算,不求出或不需要求出准确数,使得数达到接近准确得数的一种方法,叫做估算。
估算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估算操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算一块地的产量是多少千克,利用估算检验笔算或工具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等。估算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策略?(1)7.99×9.99与80比,哪个大?(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20.6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之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元。请帮妈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 取近似值法:取近似值法就是先对算式中的数取近似值,最好是取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再进行计算,这样计算起来就简单多了。取近似值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多位数的乘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以取不同的近似值。
例如,95×43,可以将95看成90,将43看成40,那么就是计算90×40了;还可以将95看成100,将43看成40,接下来计算100×40就行了。估算计算策略: 转换法:即在估算时把一种问题转换为另一种问题来思考。
例如估算602+597+589,把加法的问题转换为乘法问题“600乘3是1800”,答案大约是1800。 补偿法:即在进行取近似值或转换时,进行了一些调整,以补偿前面运算中的偏差,使估算比较准确。
例如,估算602+597+589,进一步想:“答案大约是1800,而且会稍小于1800,因为我将每一个数都简化成600时,估大了的部分比估小了的更多一些。” 平均估算法:适用于包含许多加数的加法运算,其中,这些加数的大小又都比较接近。平均估算法就是先在这组数中选择一个合理的平均值,然后再用这组数的个数乘以这个平均值,得到估算结果的方法。
例如,3.42+2.72+3.78+2.98+3.79+2.50,这组数都接近3,又因为有6个数,所以,估算的结果是18。二、巩固练习计算后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73.05-3.96 =
27.5×1.4 =
3.12÷15+4.71=
12.5×28-193 =69.09(小数点对齐) 38.5(积是两位小数)4.918(0占位)157(先乘法后减法) 六年级由5各班级,1至5班人数依次为:43、40、41、44、42,学校小礼堂有200个座位如果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需要加椅子吗?40×5=200因为每个班的人数都略大于40所以要加椅子。课件22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4 课时 数 的 运 算(2)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a+b)+c=a+(b+c)a×b=b×a(a×b)×c=a×(b×c)(a+b)×c=a×c+b×c四则混合运算,有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更加简便。37+24+26=37+(24+26)12×15=15×1213×25×4=13×(25×4)(20+35)×4=20×4+35×4一、复习导入简便运算把简算的式题进行分类,怎么分?(1)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运算 3.87+2.99
=3.87+3-0.01 像这类题目简算的时候一般先加上或减去整数,多加了几就减几,多减了几就加几。 75.2-19.8
=75.2-20+0.2(2)根据加法交换率和结合律,使运算简便 a + b = b + a
(a + b)+ c = a +(b + c)(3)根据减法性质,使运算简便 a- b- c = a-(b + c)
a- b- c = a -c -b 10.47-5.68-1.325.39-2.88-1.39(4)根据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运算简便。a×b=b×a
a×b×c=a×(b×c)
(a+b)×c=a×c+b×c1.25×7238×56+44×3894×101 1.25×72=1.25×8×9
(算式中有125应想到8,因为125×8=1000,乘积得整百整千的数,算起来方便。)
38×56+44×38=38×(56+44)
(两个不同的因数相加组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这样计算起来简便。)
94×101=94×(100+1)=94×100+94×1
(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整百,拆成和或差的形式。)(5)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3900÷(39×25) 5700÷(57÷9) 例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1/4。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1)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
(2)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几种方法?你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3)需要借助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吗?
(4)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思考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
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是解决问
题的一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例 六年级矩形“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1/4。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画线段图分析①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②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1)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求出未知数。(2)分析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问题解决。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方便我们分析题意,还应该记住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你能说出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本金、时间、利率、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收入、支出、结余
收入-支出=结余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二、巩固练习2.计算 3.书店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为16.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百分之几?(16.5-15)÷15=0.1=10%4.学生夏令营组织远足,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km。实际2.5小时就走完了原定路程,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 (11.25÷2.5)-(11.25÷3)
=4.5-3.75
=0.75(千米)5.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策略?
(1)7.99×9.99与80比,哪个大?
(2)
(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20.6
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之后,妈妈还想买
一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供选择:薄本的13.7元,
厚本的23.8元。请帮妈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
一本?80大比1大20.6+20.6+39.6≈80(元)
100-80=20(元) 20元>13.7元
答:这时她的钱够买薄本的。课件4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5 课时 解 决 问 题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10.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
六(2)班比六(1)班多交 。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一、复习导入1.书店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为16.5
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百分之多少?
2.学生夏令营组织远足,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km。实际2.5
小时就走完了原定路程。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16.5-15)÷15=10%
答: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0%。11.25÷2.5-11.25÷3=0.75(千米)
答: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0.75千米。二、巩固练习 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进行检验,写出答案。三、课堂小结课件11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6 课时 式 与 方 程(1)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一、复习导入 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如s=vt,V圆锥=Sh。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aaaabahdrabhahssh用字母表示立体图形计算公式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 (b×c) 如果工作总量用字母c表示,工作时间用t表示,工作效率用a表示,那么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例如:
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那么 。s=vtc=at1.填空。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 )。
②b乘5.6可以写作( ),还可以写作( );a乘h可以写作( ),还可以写作( )。vt5.6baha·h5.6·b二、巩固练习2.提问: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连线 根据题意写出各式表示的意思。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第二天卖出9台。
m-9表示( )
m+9表示( )
ma表示( )
9a表示( )
(m+9)a表示( )
(m-9)a表示(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出的台数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卖的台数第一天卖的钱数第二天卖的钱数两天一共卖的钱数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的钱数(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的钱数) 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课件23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7 课时 式 与 方 程(2) 第 6 单元 整理与复习1. 数与代数一、复习导入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必须含有未知数;
②必须是一个等式。
两者缺一就不是方程。你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吗?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区别?一、方程及相关概念1、方程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如:4x+5不是方程,x=5是方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3、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4、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二.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的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①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②用方程解答的解题步骤是什么?算术法:3.8×3÷2.5=4.56(km)
方程法:
解:设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
实际的速度×实际的时间=计划的速度×计划的时间
2.5x=3.8×3
x=11.4÷2.5
x=4.56
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km。2.明明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90页,还剩下这本书 的 没读。这本书一共多少页?解:设这本书一共x页。经检验x=135是原方程的解。
答:这本书一共135页。3.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325 千米的两城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
60x+70x=325
130x=325
x=2.5 经检验x=2.5是原方程的解。
答: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一般分5步:(1)根据题意,解设未知数为x。
(2)找出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答句。提问: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计算结果不写单位名称。1.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含有未知数;
(2)必须是一个等式。两者缺一就不是方程。
2.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
(1)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二、课堂小结 小平在踢毽比赛中踢了42下,她踢毽的数量是小云的 。小云踢了多少下?(用方程解决问题。)三、巩固练习课件12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8 课时 比 和 比 例(1)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一、复习导入提问: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男同学、女同学、全班人数的关系?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比例比例应用反比例意义比和比例比求比值比的性质比的意义化简比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比的应用比例的应用按比分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意义反比例意义1. 知识联系 2. 知识归纳 1017:60.061.5①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m,在平面图上用7cm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cm。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答案:①1∶5000 ②400km。二、巩固练习1.甲车4小时行驶280km,乙车3小时行驶300km。
①甲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②乙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③乙车与甲车行驶的路程比是( )。
④甲车与乙车行驶的时间比是( )
2.如果n×4=m×7,那么n:m=( ):( )。7010015:144:3743. 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3:5。它们的直径之比是( ),
面积之比是( )。4.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1.5,
另一个外项是( )。 5. 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6.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 )。
A. 正比例???B. 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判断3:59:25CB课件16张PPT。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第 9 课时 比 和 比 例(2)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一、复习回顾提问:请你判断上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
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订阅的费用与订阅的数量。
2. 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3. 一个人的身高与他的年龄。
4. 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
5. 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
6. 书的总册数一定,按各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书,包数
与每包的册数。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减少;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两种量的积一定。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1)举例说明每袋奶的质量成正比例牛奶的质量随牛奶的袋数变化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面包总的个数成反比例每袋面包的个数增加,所装袋数减少(2)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指出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正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不成比例(3)用比例知识解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样的?①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③设未知数x;
④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
⑤解比例; ⑥检验。 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1)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
路程(工作量)和时间。(3)题中的等量关系应该怎样表示?
全部工作量∶全部时间=3天工作量∶3天(2)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正比例设未知数x,解比例。
解:设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x天全部工作量∶全部时间=3天工作量∶3天12∶x=1.5∶31.5x=36x=24答: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24天二、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