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6》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字的演变,发挥自己的想象编故事。
2.练习以“土”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3.理解并背诵成语及名言。
4.学会介绍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字的演变,体会文字演变过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字的演变,发挥自己的想象编故事。
2.理解并背诵成语及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学和用”
教师播放有关文字演变的视频。
1.出示文字画。
(1)请描述你看到的画?
(2)你觉得这些画像什么?(汉字)
(3)你想到了哪些汉字?先猜猜看,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4)教师PPT演示讲解“龟”字的演变过程,然后推及另外几个汉字:月、林、森。
2.教师总结。
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咱们的古人很聪明,他们用图画代替汉字,后人在古人图画的基础上将其慢慢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汉字。21cnjy.com
3.拓展延伸。
根据文字画发挥自己的想象,编一个小故事。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由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启发、补充,不断充实自己的故事内容,最后教师指名讲故事。21·cn·jy·com
二、学习“写字有方”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教师范写,教授写字要点。(注意“土”字旁的写法:土字在左,下横变提。字头字底,底横伸长。另外注意“幸”字的写法,下面是两横而不是三横)www.21-cn-jy.com
3.学生描红,注意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PPT出示几幅古文字画,学生猜测。(如出示“日”“目”“水”“火”等字的文字画)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成语,同桌之间相互正音。
2.教师指导理解成语意思。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在做什么,天气怎么样。
(2)教师解释成语。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莘莘:形容众多。
尊师重道:尊敬师长,重视师长的教诲。
程门立雪:指恭恭敬敬就学于师门,形容尊师敬长。
孺子可教:指青少年有培养前途,可以造就。
3.借助图画,用四个成语造句。
4.学生齐读名言。
5.教师释义。
三句名言都是关于“读书”的。
第一句是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第二句是指要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第三句指读书时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自读成语和名言,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
三、学习“口语交际”
1.讲述自己搜集的故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年轻时的牛顿一直困惑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地球不会掉落到太阳上?有一天,牛顿坐在姐姐的果园里,听到了“咚”的一声,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转头观察第二只苹果落地。第二只苹果从外伸的树枝上落下,在地上反弹了一下,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这只苹果肯定不是牛顿见到的第一只落地苹果。苹果落地虽然没给牛顿提供答案,但却激发了这个年轻科学家思考一个新的问题:苹果会落地,但月球却不会掉落到地上,苹果和月亮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呢?这样,经过牛顿的不断探索,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可以分组讨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以在课下主动让爸爸妈妈搜集一些故事书来读,了解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了解读书的方法,这样会给大家的课外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