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学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两则——学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9 22: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文言文两则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2、细读句子,体会蕴意
3、精读词语,品读古文
4、再读古文,悟出哲理 学 弈
弈:下棋
学弈:学习下棋文学常识
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3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文学常识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读的速度要慢。
停顿要得当。
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重点句段分析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引,拉。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意思: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思考问题: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弗若之矣。
弗:不
矣:了
意思:结果是不相同的。
思考问题: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的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全文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讲的,他都学习;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着搭弓拉箭把天鹅射下来。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循循善诱 1.这篇文章中谁是老师?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
3.学的结果怎么样?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学习了这篇文言文,你能结合你的实际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吗?
巩固与拓展尝试解释:
学弈 通国 善 诲
惟弈秋之为听 思
援弓缴 俱 弗 若
为是其智弗若与
非然也了解“之”的用法“之”的用法: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一人虽听之。
2、用作助词,解释为“的”。如:杨氏之子、通国之善弈者也。
3、用作动词,解释为“到...去”、“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 知识共享 1.跟你的同桌相互讲讲这个故事。
2.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把这篇课文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