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绍兴县初中《科学》第一册教学目标检测题(一)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 1 ~ 3节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酸、甜、咸、涩 D.酸、甜、辣、涩
2.宇航员在太空申谈话常用一根棒接触,原因是 ( )
A.防止两人分开 B.示意谈话内容 C.作传声媒介 D.防止意外事故
3.下列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的神经振动
C.声音在水中传播最快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4.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 ( )
A.汽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
C.汽车的震动 D.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
5.在雷电来临时,总先看到电光一闪即逝,接着才听到隆隆不断的雷声,其原因主要是(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闪电发生在雷鸣之前 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而形成
6.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 ( )
A.20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
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上
7.“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 ( )
A.味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9.我们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就能判断是谁在讲话,这是根据以下哪个特征来判断的(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0.只用双手触摸,不能判断出的物体特征是 ( )
A.透明度 B.软硬度 C.冷热 D.形状
11.下列关于痛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痛觉使人痛苦,因而对人有害无益
B.皮肤上分布着许多感受痛觉的神经末梢
C.痛觉可以使人及时发现一些外界对人体的伤害和人体内的异常
D.人体的指甲、头发上没有感受痛觉的神经末梢
12.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翅膀每秒振动1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发声的是 ( )
A.甲 B.乙 C.都不能听到 D.都能听到
13.弹吉它时,要让琴声立刻停止,最好的办法是 ( )
A.捂住耳朵 B.不再去拔琴弦 C.用手按住琴弦 D.把吉它放下
14.耳蜗内有丰富的听苋恐觉器,耳蜗位于 (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大脑
15下列声音属于噪音的是 ( )
A.京剧唱段 B.轻音乐 C.摇滚乐 D.以上都有可能
16.下列做法中,不属于保护听觉的是 ( )
A.坚持每天挖耳朵清理耳垢 B.使用耳机时调低音量
C.不到分贝很高的舞厅里去 D.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时戴防护耳罩
17.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凭各种感觉我们就可以区分许多事物。下列各组事物中不能用感觉直接区分的是 ( )
A.有细菌的水和无细菌的水 B.真的100元人民币和假的100元人民币
C.外观完全相同的糖和盐 D.成年男子发出的声音与成年女子发出的声音
18.鼻和口都可以进行呼吸(作为气体进出的通道),但通常情况下应该用鼻进行呼吸。下列关于用鼻呼吸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 )
A.鼻腔呼吸比口腔呼吸更通畅
B.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给冷的空气加热
C.鼻毛和黏液可以阻挡一部分灰尘进入人体
D.鼻腔内有嗅觉神经末梢,可以使人识别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19.吃完糖后马上吃桔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吃了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了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没有甜味
20.蚊子来叮你的时候通常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是因为 ( )
A.蚊子为了生存,以这样的声音来警告你 B.蚊子的声带在发出声音
C.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超过T 20Hz D.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超过了20000Hz
21.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雷雨,阿强站在窗前看到前方一道明亮的闪电直劈向地面,大约3s后阿强听到了强烈的雷声。请你估计一下,发生闪电的地方离阿强大约有多远 ( )
A.10 m B.100m C.1 km D.10 km
22.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耳的下列结构中没有随声波振动的是 (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内的液体 D.听神经
23.你用过磁带式随身听吗 当电池的电量不足时,磁带的走速往往会不稳定而且变慢。此时听到的声音,最主要的变化是 ( )
A.音调降低 B.音调升高 C.音量降低 D.音量升高
24.听觉的形成是在 ( )
A.鼓室 B.耳蜗 C.半规管和前庭 D.大脑
25.呼吸道感染时,还可能发生中耳炎,这是由于病菌可以通过 ( )
A.鼓膜进入中耳 B.半规管进入中耳 C.前庭进入中 D.咽鼓管进入中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26.人的视觉器官是 ,听觉器官是 ,嗅觉器官是 。
27.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28.男中音引吭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
29.右图是人耳结构图 ,请读图填空:
(1)①是 ,④是 ,⑤是
,它们共同构成了 。
(2)⑦内有 感受器,⑧内有
感受器,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
一起组成了位听神经。
(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 传到内耳。
(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
其目的是使 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
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30.减弱噪声的三条有效途径是 、 、
。
31.声音传播要依赖于一定的 ,声音不可能在 中传播。
32.甲同学把耳紧贴长空铁管一端,乙同学在这根铁管另一端敲一下,甲能听到 次响声,这是由于 引起的。
33.人的皮肤是由 种组织构成的器官,内有四种感受器,分别感受 、 、 、 四种外界刺激。
34.人的口腔内的舌尖、舌根分别感受 、 两种不同的味觉刺激。
3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时声速 ;温度降低时声速 。
三、简答与计算题
1.开岩爆破时,我们在远处观察,总是先看到冒处一股“烟”,然后才听到爆破声,试解释这一现象。
2.人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哪些 (至少写出3点 )
3.古代士兵用竹箭筒做枕头、睡地铺易听到夜袭敌军的马蹄声,其道理何在?
4.子弹在离人距离5米处以680米/秒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问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经前进多少米?
三、探究题
1.写出“为什么人要用两耳听”的实验探究过程。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 1 ~ 3节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D 5.D 6.B 7.A 8.A 9.B 10.A 11.C 12.A 13.C 14.C 15.D 16.A 17.A 18.A 19.B 20.C 21.C 22.D 23.A 24.D 25.D
二.填空
26.眼睛 耳朵 鼻子 27.振动 波 28.引吭高歌 女高音 29.(1) (2)听觉 位觉(3)听小骨(4)咽鼓管 30.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中减弱 在入耳处减弱 31.介质 真空 32.2 声音在空气中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3.4 热 冷 痛 触 34.甜 苦 35.加快 减慢
三、简答与计算题
1.光速大于声速 2.物体要发生振动 传播时要有介质 入耳时耳朵没有问题等只要合理即可 3.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4.前进了10米
三、探究题
1.略
.
EMBED PB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