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回顾旧知
1.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宗旨和号召?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内容、性质和作用?
3.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在哪个报刊中提出的?
4.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由中国智能工程研究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等主办的全球华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论坛工作会议日前在京举行。据介绍,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主体论坛9月将在香港举办。8月至11月在武汉、广州、南京三地举办专题论坛。与会代表认为,在香港举办该论坛意义重大,以此缅怀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革命先贤的光辉业绩
——————《光明日报》2011年2月28日。辛亥革命是如何爆发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到今天还如此重视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导学提纲
1.革命志士的奋斗都包括哪些武装起义?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地位和影响?
2.武昌起义的谋划、主要力量、时间、经过、结果?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萍陆醴起义1906年萍乡、浏阳、醴陵刘道一、蔡绍南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1907年安庆、绍兴徐锡麟、秋瑾广西起义1907年广西镇南关孙中山、黄兴黄花岗起义1911年广州孙中山、黄兴、赵声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失败失败徐锡麟秋瑾黄兴绝命书广州起义黄花冈烈士陵园材料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试分析:革命志士领导的这些起义为什么会失败?这些起义起到了什么作用?原因:缺乏群众基础;
发动的条件不够成熟;
领导不力
作用:①动摇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同时也锤炼了革命力量。
②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9课 辛亥革命第三单元 革命者用鲜血在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们。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战败都在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中,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 第三单元1.谋划二.武昌起义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为清末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新式军队。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本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湖北新军后来反而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之一。
湖北的革命党人为发动起义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如成立了起义的领导机构,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计划定于10月16日起义。 二.武昌起义第三单元2.主要力量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湖广总督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被捕的革命党人10日凌晨就义。新军工程营大队长熊秉坤等人决定提前起义—— 1911年10月10日3.时间 第三单元①(10日晚)夺取(楚望台)军械库②进攻总督衙门③(11日)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④(12日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⑤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4.经过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起义军占领军械所的场景二.武昌起义 第三单元5.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汉口汉阳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二.武昌起义 第三单元5.结果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关系?二.武昌起义 第三单元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1912年3月5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帝制二.武昌起义 第三单元课后小结革命志士的奋斗辛亥革命(1)萍浏醴起义(2)安庆起义(3)广西起义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1911年10月10日(4)经过武昌起义(2)主要力量(3)时间①②③④⑤(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5)结果(4)黄花岗起义1911年(1)谋划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社会变化:
①剪掉辫子:男人从此改头换面
②不再缠足:女人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③服装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④礼仪的变化:逐渐采用了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
⑤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走来
⑥建筑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领馆区,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了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达标检测(每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