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一、水的分布: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主要特征之一:有丰富的水根据水的状态不同,可分为三类液态、固态、气态。
根据水中所含成分不同,可分为两类:淡水、咸水。
根据水的分布空间可分为四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二、水与生命:
1.仙人掌的结构特点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占人体重量的2/3以上
3.生物体的含水量表
4.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5.水的排泄途径三、水循环:
1.水循环的三种情况
2.水循环的几个环节
3.地球上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1.写出各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②___③__
④__⑤___ ⑥___
2.从图中看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分为__循环
___内循环和__内循环。
3.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通过____的途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水的电解总结: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为了增强导电性,可以
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
出现_____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______。2.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
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说明_____。3.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
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_____。
然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置在玻璃管尖嘴的上方,观察到在
干燥的烧杯中出现了______。4.氧气和氢气中的氧和氢是从_____中来的,说明它
里面含有____,它是由___组成的。
5.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6.你认为这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二、水的重要性质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
3、密度单位:克/厘米3 或者 千克/米3
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公式要点:
1、ρ=m/v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ρ一定,反应物质的一
种特性,与物体的m、v大小无关,v增大,
m也增大,ρ不变,即m/v不变
3、对于不同物质,V相同,则m大的ρ也大,
m小的ρ也小。 【判断】某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正比。( ) ×4.常见物质的密度表巩固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3.5千克=__吨=___克
(2)2×103厘米=__米3=___升=___分米3=__毫升
(3)7.8 克/厘米3=__千克/米3=___吨/米3
(4)1千克/米3=__克/厘米3=__千克/升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C.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D.密度大,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3.纯水的密度是___千克/米3,
它的意思是____,根据纯水的密度,
可以算出1.5米3的纯水的质量为_千克。1.实验原理:ρ=m/V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或量杯)等3.方法
(1)用天平测出被测量物的质量
(2)用量筒(或量杯)测出被测物的体积。
(3)根据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4.区别测液体密度和固体密度的不同点测定物质的密度:例1.测金属块的密度:
(1)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
游码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
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
应将右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
(2)用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把金属块放在
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50克的砝码
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克。
(3)将该金属块放入装有60厘米3水的量筒
中后,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
的体积为____厘米3,金属块的密度是__
千克/米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a:加入不同的砝码,压入海绵的深度不一样
b:砝码越多,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总结:
压力的作用效果:
①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如果压力一样,压力的效果是否一定一样?
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吗?总结:
②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
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
1帕=1牛/米2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F/S“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一位成年人站立时,
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帕.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帕;砖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帕以下各图所示的物体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
改变压强的大小?DE课件26张PPT。期未复习二8.5朝下9盐水68.2朝上9水55.4朝上6水42.6侧面3水32.6朝下3水22.6朝上3水1U型管液面高度差(厘米)方向(厘米)深度(厘米)所用液体实验次数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一、液体压强请比较a、b、c、d四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图中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三个容器中都装有水),能得出的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一、复 习1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液体内部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2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P= ρg h
压力公式: F= P S
3测量仪器:U形管压强计,观察U形管两内液面高度差。
【基本题型】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但形状不同,装满同一种液体。
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 P甲 P乙 F丙,
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 F甲 F乙 F丙,
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G甲 G乙 G丙,
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比较
F甲 G甲,F乙 G乙,F丙 G丙。〔均选填>、=、<〕甲 乙 丙====<<=<<类型一 同种液体【同类变式1】
如图所示,把盛有液体的一根试管逐渐倾斜(液体不流出)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类型一 同种液体【同类变式2】
如图所示,一圆台形容器内装满水,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然后,将该容器倒置于桌面上(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乙,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则P甲 P乙,F甲 F乙。类型一 同种液体=<【引申变式1】
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均未装满),则三容器底面所受压强相比,
P甲 P乙 P丙。类型一 同种液体甲 乙 丙<<【引申变式2】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等质量的水(未装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P甲 P乙,F甲 F乙。类型一 同种液体甲 乙<<【基本题型】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都置于水平桌面上,分别倒入水和酒精,并使两种液体液面相平,则液体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 F乙。类型二 不同种液体<<【同类变式】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并排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容器,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P甲 P乙,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 F乙。类型二 不同种液体==如图: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
相同深度的A点和B点的压强大小为( )
A.PA=PB B .PA>PB C .PA<PB D .无法确定 甲乙AB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量筒内分别装有
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在液体内部
同一水平面上A、B两点处液体的压强比较()
A.PA=PB B .PA>PB C .PA<PB D .无法确定
甲乙AB1.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F浮=G排液=ρ液gV排液阿基米德定理可以适用到气体 。二、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对阿基米德定理 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 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 积。物体完全浸入和物体部分浸入时区别。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而 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V物V物>V排V物ABC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小球投入水中,
出现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列关于对三个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球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最大
B C球沉在底部,受到的浮力为零
C A球受到的浮力与B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D B球受到的浮力与C球受到的浮力相等如图所示,盛水容器里浸有四个体积相等的物
体,物体1是石子,2是木块,3是铜块,4是铁块,
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 F2、 F3、 F4,则
它们所受的浮力的大小是( )
A F1>F2> F3 > F4
B F1<F2< F3 < F4
C F1= F2 = F3= F4
D F1=F3 = F4 > F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它在液体中深度越深,
受到的浮力(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一铜球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下沉,如图所示,
在下沉过程中,铜球所受 (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4、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
计算浮力的方法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于已知
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且形状规则的物体。(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这个公式对
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已知ρ液和V排。(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
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这三个力平衡:即F浮=G物-F拉运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时,要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
弄清已知条件,不可乱套公式。(4)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这个公式只适用于
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的浮力。1.当F浮>G时,物体将___。上浮当部份体积露出液面时,排开液体
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减小,最
后F浮=G,物体处于___状态。漂浮2.物体浮沉的条件2.当F浮=G,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物体将处于____状态,此时物
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任何位置。悬浮3.当F浮<G时,物体将___,最后
与容器底接触,物体受浮力、重力
和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沉G =F浮 +F支持力对于实心物体,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内部时,
V物=V排,由于F浮=ρ液gV排液,G物= ρ物gV物
所以:1.ρ液>ρ物时,上浮,最后漂浮。2. ρ液=ρ物时,悬浮。3. ρ液<ρ物时,下沉。请说说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你能否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
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请作出推导。课件27张PPT。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导线---输送电能开关---能任意控制电路电源电灯开关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
组成的电流的路径通路 (闭合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的电路开路(断路):某处断开没有电流的电路三、电路的状态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
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电源短路 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电源短路——电流过大—— 损坏电源或造成火灾实物
导线
交叉不相连导线
导线间连接
一节干电池
电池组
灯泡
开关画画看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注意:1、电路应画成矩形,
使图形美观。
2、电源的正负极
3、电路元件的顺序
与电路一致实物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的移动产生的1.用字母 I 表示 2.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
其它单位:毫安(mA )、微安(u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uA
【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
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
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阅读课本表格,体会电流的大小?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
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4A~8A 仅根据灯泡的亮度能确定电流的大小吗?使用电流表时都有哪些要求? 1.接入电路前
A.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B.正确选择量程
(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 )
2.联入电路时
A.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B.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
(1)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2)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3)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4)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 绝缘体就是电阻非常大。而导电能力非常小的物质 电阻的表示:用字母R 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其它单位:千欧、兆欧
换算关系是:
1兆欧=103千欧=106欧 导 体 介 绍1501电炉丝2500.5电炉丝3250.5电炉丝4500.5铁 丝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改变导体的电阻有哪些方法?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改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
(减小导体的长度、增大导体横截面积,
选用电阻率更小的材料制成导体,降低导体的温度);其中用改变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简便可行 滑动变阻器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 1、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符号 2、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3、滑动变阻器的实物:使用:
(1)串联在电路中.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
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二、电压的高低与单位国际上通常用字母 表示电压,它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U伏特伏V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 比伏特大的单位是千伏(kV)比伏特小的单位是毫伏(mV)和微伏(μ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动力电路电压是380伏 1千伏=1000伏1伏特=1000毫伏1毫伏=1000微伏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变换公式:U=IR欧姆定律:5.如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请你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写出测量步骤?动画演示实验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I = U / R,导出R=U/I,只要用电压表
测出定值电阻Rx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电流,
就可以进行计算了。实验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你的实验原理是什么?你需要哪些器材?你认为仅有的一次实验数据精确吗?还需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和流经的电流,从而测出多组数据,取平均值。根据所给器材,请设计本实验测定值
电阻的电路图。说说你的实验步骤?你认为还有哪些要在实验时注意的地方?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始终是断开的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
3.电压表、电流表选择的量程要正确,接线柱接法要正确1.电流:电流处处相等
I总=I1=I2=……2.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
器两端电压之和。
U总=U1+U2+……
3.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总=R1+R2+……
(相当于增加导体长度)
你认为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1.电路元件并列的连在两点之间2.电流有若干条分支3.拿掉其中任意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不熄灭课件34张PPT。实验: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
1.计算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克,水___克。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2.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并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用玻璃棒搅拌。待氯化钠完全溶解时,10%的氯化钠
溶液就配好了。2.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例2.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
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晶体一般具有一定的熔点、规则的几何外形。
而非晶体一般不具有这些特点。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属于非晶体
的是______。
A.水晶 B.玻璃 C.冰
D.石膏 E.明矾 F.塑料1.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如硝酸钾、氯化铵等结晶的两种方法:2.蒸发溶剂的方法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如食盐T0C时,某物质的溶液500克在温度不变时,
第一次蒸发掉5克水后,析出晶体1克,第二
次又蒸发掉5克水,析出2克晶体,若第三次
再蒸发掉15克水,则析出晶体 ( )
A1克 B2克 C3克 D6克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
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有结晶水
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析出晶体一、我国的水资源
1.水循环活跃,水资源比较丰富
2.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赤道地区和距海近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沙漠地区,水资源比较少。
3.我国的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我国只
有世界水平的1/4,是世界“缺水”国
时间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年际变化大,
北方较突出。
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二、水的净化高度/千米8555120-100 -80 -60 -20 0 20 50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
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
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反映的是当地空气
的冷热程度。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一天中最低值大概出现在日出前后;世界最高气温地区巴士拉世界最冷的南极中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中国最冷的地方漠河画对流箭头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存在而且很大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向和风速测量工具:风向标测风向, 风速仪测风速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的度量单位有:米/秒 、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风向是风向标箭头的指向
风向标所指的方向是风吹来的方向海南三亚漠河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实验探究】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
高的温度是否相同?以水和煤油为例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①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②相同的初温③加热相同的时间(使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经过相同时间加热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是水中还是煤油中的温度升高得快?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初温相同,吸收同样多
的热量后,煤油的温度比水高。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初温相同,要使它们升
高的温度相同,需要加热的时间哪种物质长些?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 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使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单位: 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表示的含义是什么?阅读比热表,你有什么发现?①水的比热最大
②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③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
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向阳坡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2000米背风坡迎风坡背阳坡1000米0米250C190C13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