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复习[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复习[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1-12 13: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1章生活中的水复习课1.1 水在哪里1、水体的分布2、水与生命3、水循环最多水体: 海洋水96.53%陆地最多水体: 冰川水水资源: 陆地淡水资源动力: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途径水循环的重要性太阳辐射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占人体重量的2/3以上;
2.含水量最多的生物是水母;
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氢气 + 氧气水的电解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1.2 水的组成氧气氢气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
现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方法:用点燃的火柴
现象: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水的重要性质状态沸点颜色气味水的异常现象凝固点无色无味常温下
液体100℃0℃0~4℃
热缩冷胀1.2 水的组成一、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2、公式:密度=ρ=4、含义:例:ρ水= 1.0×103千克/米33、单位:克/厘米3千克/米31克/厘米3=103千克/米3(g/cm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换算关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匹配。1.3 水的密度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石块的质量m
3.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并把测得水的体积为v1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得总体积为v2
5.计算石块得体积v = v2 — v1
6.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测量石块的密度步骤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量它们的质量为 m1
3.把烧杯中的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为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5.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 m1— m2
6.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 m2 ∕ v
1.4 水的压强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一、压力:二、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有关。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三、压力作用的效果,可用_______来表示。压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压力与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同F=G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呢?四、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五、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帕斯卡,简称帕(Pa)。 1帕(Pa)=1 牛/米2(N/m2)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 ;②增大受力面积。含义: 1米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一)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六、液体压强的特点(二)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1.5 水的浮力1.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液 = ρ液 g V排液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称为浮力。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浮力的大小只跟物体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跟其他因素无关。3.物体的浮沉条件:⑴物体上浮:
⑵物体悬浮:
⑶物体下沉:
⑷物体漂浮:F浮 > G物 或ρ液 > ρ物
F浮 = G物 或ρ液 = ρ物
F浮 < G物 或ρ液 < ρ物
F浮 = G物 或ρ液 > ρ物1.5 水的浮力⑵阿基米德原理: F浮= G排液 = ρ液 g V排液 4.学到的求浮力的方法:⑴称重法:F浮=G - F拉⑶漂浮或悬浮状态:F浮=G物例:一体积为1分米3的木块放入水中,有0.6分米3的体积浸入水下,求木块的重力。5.88牛2、如图,一根竖立的管中盛着一定量的水,若将这根管倾斜一定角度,则水对试管底的压强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BD1、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巩 固 练 习3、一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口朝上正放时(图甲),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1;口朝下倒放时(图乙),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有( )
A.F1 C.F1=F2 p1>p2 D.F1=F2 p1<p2D4、如图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其中哪种情境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 )B甲 乙A.滑雪板 B.细线分割肥皂 C.螺丝垫片 D.拖拉机履带B6、弹簧秤下吊一金属球,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 当金属球缓缓地浸入水中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     ,当球体积的1/4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9牛,这时球受到的浮力是  牛。逐渐变大15、某物体的质量为100克,当把它放进盛满水的容器中时,溢出50毫升的水,则此物体(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部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7、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它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 所受到的压强______,浮力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少” )。改变自身重力不变变大8、一块砖重24N,三边长分别为20cm、10cm、5cm,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则剩余半块砖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__Pa。4.8×1034.8×1039、小刚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放在地上,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25m2,箱和牛奶总质量是5kg,箱中每小袋牛奶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21mL、227g”字样(g=10N/kg)。试求:
(1)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2)这箱牛奶对地板的压强是多少帕?1.03克/厘米32×103帕再见!1.6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固、液、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固体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均一、稳定,
不分层不均一,分层不均一,分层都是混合物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溶解后的物质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对大多数溶液来说:①增加溶剂 ②升高温度(一般情况)①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二、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无关。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⑵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⑶在同一温度下,对同一种溶液来说,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三、溶解度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溶解性等级: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1)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
(2)温度(外因)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列表法、曲线法5、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______;
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减小增大四、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质量分数2、公式: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推导公式:m质= m液×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注意: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100%×100%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⑴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⑶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要点: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质量×a1% = 稀溶液质量×a2%溶液通常是用量筒量取体积来计算的,要注意溶液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换算,即密度的应用(m=ρV)。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规则的几何形状;而非晶体没有。1、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2、结晶的方法: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1:蒸发溶剂适用于任何溶液,尤其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明显的物质,如食盐等。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的物质,如硫酸铜、硝酸钾等。1.9 水的利用和保护1、水资源的分布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和同期蒸发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2、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⑴空间分布不均衡。
⑵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差异大。1、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年际变化大。分布特点2、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1/4,属于贫水国。 3、我国的水资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加入凝聚剂,搅拌后静置溶解,过滤加热、蒸馏、冷凝使水中悬浮的杂质聚集后沉淀可除去悬浮微粒和沉淀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物质4、净化水的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结晶注意每步操作的实验器材、装置要求及玻璃棒的用途。1、牛奶、食盐水、石灰水、黄酒这四中常见物质中,属于乳浊液是( )
A.牛奶 B.食盐水 C.石灰水 D.黄酒2、下面对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C.物质溶解度跟温度无关 D.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巩 固 练 习3、将2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升至50℃(不考虑水的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质的质量  D.氯化铵的溶解度ABD4、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0g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 )
A. A>B B. B>A C. A=B D. 无法比较巩 固 练 习5、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1000克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质量约为( )
A. 0.9克 B. 9克 C. 90克 D. 18克6、科学课本上归纳结晶的方法共有两种:
A.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B.蒸发溶剂结晶。
我国大多数沿海盐场利用太阳光和风力蒸发水分取得食盐,属 方法。(填A或B)DBB巩 固 练 习7、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
A. 过滤、蒸发、溶解 B. 溶解、过滤、蒸发
C. 蒸发、溶解、过滤 D. 过滤、溶解、蒸发8、向过滤器内倒入待滤液体,如果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会造成过滤失败,其原因是( )
A.液体会逸出漏斗
B.液面过高会将滤纸压破
C.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紧,不能起渗滤作用BC巩 固 练 习9、为提升绍兴的城市品位,必须对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治理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对垃圾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B.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C.关闭各种化工企业
D.推广无磷洗衣粉10、配制80克10%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中,
⑴用__________称取____克氯化钠固体质量;
⑵用______量取______毫升水;
⑶在______中溶解氯化钠,并用________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C托盘天平8量筒72烧杯玻璃棒巩 固 练 习11、⑴将10%食盐水倒掉一半,余下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⑵一瓶硝酸钾溶液,上层的质量分数12%,则下层的质量分数______;
⑶将70℃时15%硫酸铜溶液降温到20℃(无晶体析出),此时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
⑷某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40克,则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当把该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10克水再降温至30℃后,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10%12%15%28.6%28.6%1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右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⑴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 克,其中含溶质硫酸 克。⑵他将这100毫升浓硫酸与50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⑶配制24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98%浓硫酸多少毫升?(写出解题过程)184180.3226.4%约26毫升再见!蒸发降水降水蒸发水汽输送蒸腾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地表径流地下径流1.1 水在哪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