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复习[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9-03 10: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变化分子不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又称为化学反应。表现出
体现于表现出
体现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例如“木炭能燃烧”和“木炭在燃烧”,前者是指木炭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后者是从现象上来说明木炭在发生化学变化,燃烧只有现象,不是化学性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在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关键是抓住反应特征——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 = A+B
置换反应 A+BC=B+AC
复分解反应AB+CD=AD+CB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非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可燃物燃烧一般具备两个条件:(1)要跟氧气接触;(2)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如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的火焰,就是隔绝空气,破坏了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燃物的燃烧要具备燃烧条件
有一些反应要在点燃、加热(高温)、通电或有催化剂存在等条件下发生
金属与酸或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与金属的活动性、酸的性质及盐的溶解性有关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在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注意一些关键的词语。如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指反应的质量总和,应考虑没有反应或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同样,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也应考虑到气体散逸的因素。总之,不能简单认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例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g+HNO3=AgNO3+HCl
B、H2SO4+BaCl2=BaSO4+2HCl
C、Cu(OH)2+2HCl=CuCl2+2H2O
D、S+O2=SO2例题2、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
首先借助于摩擦,产生热量,放出氧气,生成白烟。
放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是——————————
迅速使可燃物Sb2S3燃烧生成Sb2O3和SO2并放出大量热的化学方程式是——————————。例题3、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中,可能生成氧化物的反应有( ),可能生成水的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例题4、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纳米材料”特指粒子直径为1nm~100nm( 1nm =10-9m)的颗粒。将物质的粒子直径加工至上述范围,会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例如:将铝粉加工至纳米材料范围,这种铝粉遇到空气便可爆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例题5、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A、60克 B、80克
C、90克 D、120克例题6、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的种类;c元素的种类;d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
A、abcd B、abc
C、bcd D、acd例题7、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生物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4X+5O2====4NO+6H2O
则X的化学式为( )
A、N2;B、NO2;C、NH3;D、N2O5例题8、将15.5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得到10.7克固体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O2的质量是( )
A、6.9克; B、6.1克;
C、4.8克; D、9.6克例题9、有A、B、C三种物质15克,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只生成30克D;若增加10克C,A和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和B质量比为( )
A、3:2; B、2:3;
C、5:2; D、5:3例题10、前几年曾喧闹一时的“水油”,是一场用伪科学进行诈骗的闹剧,其实,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原来原子种类不变,水中的氢、氧元素是不可能转变成汽油中的碳元素的依据的是____。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损害。作空调和冰箱的致冷剂“氟利昂”是一种氯氟烃(以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 C催化剂D稳定剂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碱性、酸性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原子团重新组合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在判断某个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时,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全面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得氧的反应,由于在同一反应中,有一物质“得氧”,就必定有另一物质“失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必在同一反应中存在,两者依存,缺一不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的可概括为: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说明注: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都是指反应物,氢气还原氧化铜中生成物水是氧化物产物,铜是是还原产物。CuO+H2 = Cu+H2O高温金属化学活动顺序与置换反应1、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适用于在水溶液中金属单质所发生的置换反应,非水溶液的反应不适用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单质能与盐酸或稀硫酸等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而浓硫酸或硝酸因氧化性很强,它跟金属起反应的时候,一般不能生成氢气。3、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但盐必须可溶,否则反应不能进行。4、单质铁与酸或可溶性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都生成二价的亚铁盐,不能生成三价的铁盐。注意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