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复习 习题课二[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复习 习题课二[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9-22 21: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1、现在有五种物质,Fe粉、硝酸钡溶液,KOH溶液、CuCl2溶液、稀硫酸。若它们两两混合,共能发生( )个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个。52Fe Ba(NO3)2 KOH CuCl2 H2SO4×××××15432Fe+CuCl2=FeCl2+CuFe+H2SO4=FeSO4+H2↑Ba(NO3)2+H2SO4=BaSO4↓+2HNO3 2KOH+CuCl2=Cu(OH)2↓+2KCl KOH+H2SO4=K2SO4+2H2O练习: 现在有七种物质,锌粉.碳酸钠溶液. 硫酸钠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氯化钙溶液. 盐酸. 硫酸铵溶液.若它们两两混合,共能发生( )个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个,其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有( )个,其中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有( )个。Zn Na2CO3 Na2SO4 Ba(OH)2 CaCl2 HCl (NH4)2SO4××××××××××××↑↓↓↑↓↑↓↑水×2.不用任何其它试剂,你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吗?
1). 盐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2).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石灰水3、为什么钱币用铜、银、金等金属来制造?4、不法分子常常用金光闪闪“金元宝”(铜
锌合金)来蒙骗人们,下列方法鉴别错误的
是( )A、加盐酸 B、测密度
C、用火烧 D、看颜色D5、要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下列物质不合适的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CuSO4溶液 D、H2OD你能说一说操作过程吗?将混合物放入烧杯,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待反应充分后,过滤。6、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先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是( )。
A、ab C、a=b D、a>=bA7、为研究锰、铜、镍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如下实验:将镍丝分别插入硫酸锰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前者镍丝表面无变化,后者镍丝表面有红色的固体析出,由此可知,锰、铜、镍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铜、锰、镍 B、锰、镍、铜
C、镍、铜、锰 D、镍、锰、铜B引申:由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溶解,X和Y不溶解;将X浸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Y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 B、YZX C、ZXY D、YXZ变式: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甲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腐蚀,乙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金属光泽,丙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氧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CC练习: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溶解,X和Y不溶解;将X浸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由Y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
B.Y、Z、X???
C.Z、X、Y???
D.Y、X、Z 练习 :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
到弱顺序排列的是? (???????? ) A、Na、Fe、Mg????
B、K、Cu、Fe???
C、Al、Zn、Hg??
D、Ca、Ag、Zn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背出金属活动性表:C8、X、Y两金属都能跟硝酸银溶液起反
应,置换出银;X跟稀硫酸不反应,Y跟
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由此判断X、Y
两金属可能依次是 (?????? ) A.铜、锌? B.铁、锌?
C.铜、汞?? D.铁、汞9、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 )
A.硫酸铝 B.硫酸铜 C.稀硫酸 D.硝酸银C如果现在知道溶液的质量增加5.4克,你能自己编几个题目,并做出相应的答案吗?
1)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
2)生成氢气多少克?
3)有多少克硫酸亚铁生成?
4)如果已知是恰好完全反应,且硫酸溶液的质量是20克。
求a: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b: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现有可燃性气体:①氢气;②一氧化碳;③甲烷。现将可能由以上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一种或多种)燃烧后的产物先通过A瓶(内盛浓硫酸),再通到B瓶(内盛NaOH溶液)。发现:
(1)若A瓶质量增加,B瓶不增加,则混合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A瓶质量不增加,B瓶增加,则混合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B瓶的质量都增加,则混合气体可能是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H2 COCH4H2 和COCH4和H2 CH4 和COCH4 、H2 和CO11.燃烧8克甲烷,需标准状态下的氧气多少升?(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12.现有一种纯净气体4.6克,在氧气中燃烧生成8.8克CO2和5.4克H2O。
(1)通过计算回答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2)各元素的质量比。
(3)如果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请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13.2004年10月20日,河南省大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据瓦斯检测系统显示,发生事故的矿井在2分27秒内瓦斯浓度由1.49%升高到40%以上,瓦斯遇到火源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大部分遇难者因窒息而亡.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瓦斯发生爆炸是因为瓦斯的主要具有_______.
2)事故发生时造成工人窒息而死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安全措施.
4)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瓦斯相同,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可燃性燃烧消耗氧气严禁烟火通风排气5)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我知道填充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用的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写出管道煤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掉管中的空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及时知道天然气泄漏8)某地拟用天然气代替管道煤气作为居民使用的生活燃料.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目相同而与分子种类无关.根据以上知识及相关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_.因此,将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改造成燃烧天然气的灶具,必须______灶具的空气进风口,以_______燃烧时空气的进入量.如不做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天然气燃烧不完全可能造成能源浪费和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天然气加大9) 天然气中,除甲烷外,还有乙烷.丙烷.丁烷等.它们的熔点和沸点见下表: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在严寒的冬天,管道煤气火焰有时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烷在低温状况下凝聚成液体而堵塞导气管14.从给定的H . Na. O. S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
4.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
5.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 O2 O3NaNa2OH2O SO2 SO3H2SO4 H2SO3 H2SNaOHNa2SO4 Na2SO3 Na2SNaHSO4 NaHSO3 NaHS练习: 从给定化合价的H . Na. O. N . S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2)能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氧化物_______
3)具有强烈腐蚀性,广泛用于肥皂.造纸工业的化合物________
4)一种常见的氮肥,且属于盐的是________
5)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的氧化物_______
6)一种酸________+1 +1 -2 +3 +6H2OSO3NaOH(NH4)2SO4Na2OH2SO4*15. 在AgNO3 . Cu(NO3)2 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滤渣只含Ag 和Cu,一定无Zn
滤渣中一定有Ag .Cu 和Fe,一定无Zn
滤渣中一定有Ag . Cu . Fe和Zn*练习:把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少量金属,并得到滤液.在滤液里加盐酸:
(1)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