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复习漫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复习漫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17 23: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月亮走我们也走陈 锋 浙江省中学科学特级教师
   杭州市江心岛中学校长
    cfjxd@126.com——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回顾历年中考,明确复习方向 遵循命题趋势,优化复习策略 设计多层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回顾历年中考,明确复习方向 寻“考根”,找“题源” 寻“足迹”,找“特点” 扫描试卷考点
发现命题热点
寻找命题盲点 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寻“题材”,找“题眼” 五(5)种群的辨别、天气与气候的辨别、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五(6)富营养化污染及溶解氧等
五(7)血型、传染病、免疫、遗传
六(3)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内环境概念、气体
交换、血糖的调节、神经中枢、高级神经活动、植物的生
殖、生物的进化和自然选择
实验:显微镜、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扫描试卷考点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
五(5)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三年、分值大)
五(6)富营养化污染及溶解氧等(三年、分值大)
五(7)免疫(二次)、遗传(二次)
六(3)新陈代谢、内环境的稳定(三次) 、高级神经活动、植物
的生殖、生物的进化和自然选择(二次)
实验:探究发现命题热点 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
五(5)群落、植被、气温、湿度和降水、中国的气候和植被、生
态因素、生态平衡及破坏
五(6)人类与生物圈、饮用水的净化、大气与健康、土壤与健康、 环境保护
五(7)防中毒、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生理
和心理保健。
六(3)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新陈代谢、尿液的形成、淋巴、动
物的生殖、生物圈的演化、适应
实验:细胞质流动、蛔虫卵的观察、水污染的检测等寻找命题盲点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
1、落实基础知识,强调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2、注重学以致用,展示科学课程的生活价值3、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加强专题研究,关注理、化、生知识综合5、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遵循命题趋势,优化复习策略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巧用集合图形复习概念1.独立型:理清具有独立概念的生物学概念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联系注重学以致用,展示科学课程的生活价值追求新颖的试题背景,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近三年中考试卷中生活社会科学类背景题的分值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解释性命题取向模型
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近三年杭州市中考试卷中探究实验类题的分值(生物)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实验与过程技能测量的命题模型研究情境研 究 过 程科学内容科学生活生产社会自然环境提出问题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1.提出问题、分析实验目的26.(4分) (2004年)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檀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原因是 。
(3)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变为 。 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分析实验假设(2002年)40.(3分)约二百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病人皮肤会长出很多小水泡。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挤牛奶的女工经常染上一种类似天花但病症轻微的疾病(牛痘),而患过牛痘的女工一般不会染上天花。于是詹纳提出假设:“……”。为了检验假设,詹纳做了以下二个实验:
实验一:从牛痘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一名健康但易染天花的男子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染上牛痘,但几天后即痊愈。
实验二:从天花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患过牛痘的该男子的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没有染上天花。
问:(1)詹纳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患过牛痘的男子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天花病毒的 。詹纳通过人工种牛痘的方法使该男子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叫做
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3.设计实验过程(评价、完善、设计)(2004年) 25.(4分)人体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某同学为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一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 5℃的室温下,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 。
(2)据表中数据推测,当pH约为 时,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佳。
(3)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所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 。
(4)请提出能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正确方法_________。 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8. (2004)兔的心脏受A、B二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二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A)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A、B二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D)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4.分析和解释资料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5.(5分) (2003)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问: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推出结论并评价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2. (2004)(10分)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100 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物种每天每只进食1 00 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 O天,数据如右表所示: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100 g糖类饲料(以含100 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H2O和C0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 克水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干旱地带 b.湿润地带 c.寒带)
(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 。综合分析,你认为引起B物种死亡的其他可能原因还有 。研究表龌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___: 5.推出结论并评价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6.课题研究探索设计型——自主设计实验重视探究实验,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空气中的含菌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为了检测学校生物实验室、教室、校长室、小树林四个地方空气中的含菌情况,请利用所提供条件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1)请用100mL量筒、4副培养皿、煮沸过的洗碗水,设计取样的实验步骤。
?
(2)请用4支试管、滴管、0.01%亚甲基溶液设计检测的实验步骤。
?
(3)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
(4)你所设计的实验检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细菌的相对数量。
近三年中考试卷中综合类题的分值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学科内综合23.(2002杭州市中考题)(5分)
  (1)某同学在杭州动物园观看马戏表演,只听驯兽员一声哨响,黑熊就开始表演骑自行车的“绝活”,当它表演完一个节目后,驯兽员便立刻喂它少许食物,驯兽员这样做的目的是用非条件刺激(食物)来强化和巩固黑熊已经建立起来的 ,此时驯兽员的“哨声”对黑熊来说是一种 刺激。
(2)有些西瓜味虽甜但籽很多,味甜是由于西瓜植株能够以CO2和H2O为原料通过_______作用合成糖类物质并积累在果实中;籽多是因为西瓜植株开花时雌蕊的______中含有多个________
加强专题研究,关注理、化、生知识综合
(2004杭州市中考题)(3分)右图所示的曲线不能正确表示( )。
(A)随反应体系中pH从0→14不断增大,酶催化活性的变化曲线
(B)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定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
(C)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随含N、P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曲线
(D)在草一鹿一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鹿的数量变化曲线?学科内综合加强专题研究,关注理、化、生知识综合
(2004杭州市中考)(10分)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100 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物种每天每只进食1 00 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 O天,数据如右表所示: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100 g糖类饲料(以含100 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H2O和C0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 ______________克水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干旱地带 b.湿润地带 c.寒带)
(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
。综合分析,你认为引起B物种死亡的其他可能原因还有 。研究表龌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
为差异的原因是___: 学科间综合加强专题研究,关注理、化、生知识综合(2003年中考)(3分)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1)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____________。
(3)B瓶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间综合加强专题研究,关注理、化、生知识综合(2003年杭州市中考题) .(6分)本题请选择下列选项代码填空(代码可重复选用) a.升高 b.降低 c.温度较高 d.温度较低 e.良导体 f.不良导体 g.水中的溶解氧不足 h.水中的溶解氧充足
 气象预报对人们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军事、科研等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气象预报已发展到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但人们也可以观察自然现象来进行短期气象预报,如观察水塘中鱼类的浮游状态,当发现水塘中大量的鱼浮上水面,并大口呼吸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大雨。因为要下雨的地方,往往大气压______________,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迫使鱼类上浮水面进行呼吸。但这种情况往往在夏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出现,而在冬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则很少见,这是因为夏天水塘中的水温度较高________,而这种情况在水深很深的湖泊中夏天也很少见,这是因为水是热的_________,湖泊深处的水夏天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间综合加强专题研究,关注理、化、生知识综合寻找知识的整合点——大气压强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1)曲线图试题——识别特征类
(2004杭州市)(3分)右图所示的曲线不能正确表示( )。
(A)随反应体系中pH从0→14不断增大,酶催化活性的变化曲线
(B)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定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
(C)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随含N、P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曲线
(D)在草一鹿一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鹿的数量变化曲线?(2005年大连市课改区中考题)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通过某种导电材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得出电压U和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在图3中画出I随U变化的图像。
(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I与U是什么关系?
(3)从数据表中可以得出当U逐渐增大时,该导电材料的电阻是如何变化的?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1)曲线图试题——寻找规律类(2005年淮安市课改区中考题)电热水壶是家庭常用的电热器具。小东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一铭牌是“220V1500W”电热水壶的效率,他在该壶中装入2.5kg的水后,将其接入家庭电路并正常工作,在烧水过程中他记录下了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线,如图5所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在AB、BC、CD三段过程中,水温上升
最快的是哪一段?
(2)从图5中可知水当前的沸点是多少?
(3)该电热水壶烧开这壶水(即A到C的过程
中)的效率。[c水=4.2×103J/(kg·℃)]
(4)为了提高电热水壶的效率,请你提出一条
合理化的建议。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1)曲线图试题——探寻趋势类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1)曲线图试题——科学探究类 例4(2005年镇江市中考题)生活中,常会见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运动。如用手拿着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我们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如图6a所示。
 美国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锤子和羽毛,看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如图6b所示。
 通过对图6a与图6b所提供的情景的对比:
(1)使我们知道造成纸片比铁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 。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经研究发现,小球在离地面90m的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6c所示(顶点在坐
标原点、对称轴为h轴、h关于t的二次函数图像),
试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得出小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
落4s所通过的路程是 m。(2)柱形图试题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2002年温州市中考题)人人都知“吸烟有害健康”。下图甲是每天吸烟支数与每年患冠心病死亡率的关系,图乙是非吸烟者与已戒烟者患肺癌的死亡率。有人分析这两图,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同样多抽十支烟对不同年龄的人危害是相同的
B、日抽烟25支以上的人群中死于冠心病的人数是不抽烟的2至15倍左右
C、戒烟三十年者与非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一样多
D、吸烟是老年人易患冠心病和肺癌的唯一原因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浙江省中考题)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市垃圾填 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在O~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
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
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
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
(写出两点)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品质
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结点成线,连线成网设计多层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专题复习,板块综合应试训练,实战模拟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空气
金属
常见的化合物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
运动和力
电和磁

物质间的循环
能与能源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源与社会
生命系统的构成
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人、健康和环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四季的星空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银河系和宇宙人类生存的地球
地球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土壤
地球上的水体
天气与气候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 梳理考纲,构建整体性知识 辨析比较,形成对比性知识 寻找锚点,形成关联性知识1、质量与重力
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3、压力与重力
4、惯性与惯性定律
5、漂浮与悬浮
6、有用功与额外功
7、功率与效率
8、凸透镜与凹透镜 9、实象与虚象 10、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1、晶体与非晶体 12、蒸发与沸腾 13、熔化与凝固 14、汽化与液化 15、升华与凝华 16、热量与热能 17、汽油机与柴油机 18、热能与机械能 19、串联与并联 20、电动机与发电机辨析比较,形成对比性知识物理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9、电解质与导体 2、饱和溶液与浓溶液 10、中和与中性 3、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11、氧化剂与还原剂 4、单质、化合物与混合物 12、分子运动与扩散现象 5、分子、原子与离子 13、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 6、有机物与无机物 14、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 7、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15、酸、碱与盐 8、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辨析比较,形成对比性知识化学类寻找锚点,形成关联性知识
图像类问题生活中的科学厨房中的科学人体中的科学概念学习现代社会意识餐桌上的科学开放性试题信息类试题时事热点报导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科技成果科学史科学方法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家用电器中的科学交通工具中的科学医疗器械中的科学实验类试题探究性试题 某地种植、养殖品种及生产的某些因素如表1。请依生态学原理,选择种植、养殖生物各两种,设计一个良性循坏的生态系统。A.条件开放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某中学“STS“课题组到某厂的锅炉车间进行实践活动。图是锅炉工作时的外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B.结果开放漫谈新课标下的科学复习
1、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分开由专业老师复习好还是不分开复习好?
5、分开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专业教师进行总复习有什么利弊?哪一种方式较好?
6、由一个老师负责全部内容的总复习有什么利弊?
8、各专业老师之间应该怎样协调?10、对于复习形式来说,如何按排比较适合?是按册、章、分类复习?还是按生命、物质、空间科学分类复习?还是按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专业?还是按探究、实验、活动来复习?
7、哪一种方法对学生更加有利?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9、对于第一届科学中考备考来说,哪一种备考方式比较好?2、如何才能做到紧扣课标、紧扣考纲?
3、如何能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4、六册书的知识点非常多,如何帮学生梳理这些知识点,有什么好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么多的知识点?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