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第三章总复习1[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复习/第三章总复习1[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3-14 10: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一)复习目标
1.学会观察并描述动植物的各种行为,
收集有关动物节律行为的资料。
2.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4.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
现的过程。
6.了解激素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7.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8.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多种疾病复习重点:
1.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动物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 为)的分类:
3.神经系统的结构
4.生长素与植物 向光性的关系
5.神经系统的组成
复习难点:
1.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 
2.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高级机能。
3.理解大脑皮层与小脑的生理功能。 4.反射与反射弧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5.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6.动物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区别
7.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8.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
9.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激素(三) 本章的知识结构与昼夜变化有关(光照、温度)老鼠猫头鹰蚂蚁堵洞燕子低飞与天气变化有关 (气压、湿度)青蛙冬眠蜗牛夏眠与气候变化有关(温度)睡莲向日葵对光照作出反应含羞草对触碰作出反应 你能说出太阳公公在哪边吗?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发现: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发现
【模拟实验】1880年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⑴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⑵切去胚芽尖端,胚芽不生长,也不弯曲
⑶胚芽用一个锡箔小帽套起来,胚芽直立生长
⑷胚芽尖端下面一段用锡箔包围,弯向光源生长
【推想】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的生长会产生某种影响。单侧光胚芽切去尖端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锡箔锡箔直立生长弯向光源达尔文猜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建立假设】胚芽尖端是否真的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
【模拟实验】1928年,温特实验
1、把胚芽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把琼脂分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的一侧,结果向对侧弯曲生长。
2、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说明: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进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琼脂弯曲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温特实验证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 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温特实验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 生长(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缺点: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防治杂草生长素有哪些作用和缺点呢?产生的部位:胚芽的尖端单色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部分生长素多,生长快,所以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⒈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它是吲哚乙酸。
⒉由于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取名为生长素。
⒊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会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神奇的激素
(一)复习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
现的过程。
2.了解激素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3.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4.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多种疾病。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进食后糖类物质会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提供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和活动。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3、血糖含量在体内基本维持90毫克/100毫升左右。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在70~110mg/Ml左右,过高或过低均为病理状态的表现因此,血糖测定是最常用的临床化验项目之一 【读图】探究原因: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过程
当血糖含量上升时, 胰岛素 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 下降 ;当血糖含量下降时, 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 升高 ;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思考】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如何设法控制血糖含量的平衡?--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过高,从尿中排出,即糖尿病,还会造成脂代谢紊乱,引起血脂过高、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的疾病等等。胰岛素分泌过少,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分泌相对过多,多数只需饮食控制。练习:完成下列表格3、激素的特点:由内分泌腺分泌,在血液中含量极少,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思考】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的功能会怎样?
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读图】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注意点1:侏儒症与呆小症的区别:
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分泌不足,后者是————分泌不足
智力差异不同:————智力正常,————智力低下2:计划生育的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和——————正常分泌,人的第二性症不会消失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前者后者雌性激素雄性激素3: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与人的————有关,雄性激素、雌性激素与人的————有关4:内分泌腺和消化腺的区别
有无导管:————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
分泌物资不一样: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生长生殖 神经调节
(一) 复习目标
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
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4.了解反射与反射弧。
5.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对刺激的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作出反应2、神经元(课件看图说明)
(1)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可以把兴奋从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轴突(具体看名词解释)。
(2)神经元的功能,包括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的方向。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讨论】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
通过人体皮肤细胞中的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中的神经元接受神经元2.信息的接受、传导和处理三、信息的处理
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还需要能迅速处理信息、作出决定,并根据决定快速行动。
1、人的神经系统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结论】1、神经系统:传导并处理信息的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
3、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承担着传导信息的功能。神经系统22 2、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1)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2)大脑分左右两半球,表面是灰质,称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扩大了大脑皮层的面积。
(3)脑的各部分都有其各自的功能,而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大脑皮层中有许多功能区,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
【读图】P113 了解人脑不同部分的功能,并完成任务。
3、脊髓
(1)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2)大脑对脊髓活动的控制:脊髓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是,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四、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概念】应答性反应:碰到高温物体,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问】刺激只能来自外部吗?——刺激可以来自外界的,如敌害、食物等,也可以是来自体内的,如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疼痛性反射等。
【读图】P115 缩手反应,然后完成填空,一起交流
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热觉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传入神经进入脑部产生热觉,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手便会立即缩回。3.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 25 (在自然状态下,五个部分缺少一个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
缩手反射是自动应答的,不需要经过大脑,这样缩短了反应的时间。【概念】反射弧:象完成缩手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思考】驾驶员脚踩刹车,受到大脑控制,比如说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就是由大脑控制。
【讨论】人的膀胱(感受器)感觉到尿意后,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开始处理信息,是不是有地方可以尿尿,如果有,就通过传出神经,通知泌尿系统开始尿尿,不然就告诉膀胱再坚持。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股四头肌——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顾四头肌)
【应用】膝跳反射可以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实验】膝跳反射 注意:放松自然的搭腿动物的行为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2.学会对动物行为的分类。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
2.人的高级神经活动
3.探究: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特点:
⑴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⑵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动
⑶有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⑷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举例】婴儿的吸吮行为;企鹅的求偶行为;鸟类的索食行为;蜜蜂的舞蹈语言;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特点:
⑴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⑵是通过学习行为获得的行为方式
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⑷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性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后天性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将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的学习行为 的区别填入下表中: 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需要后天的训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
神经中枢完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
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你能说说训兽员是怎样使动物听他的话进行各种表演的?给食物吃表演动作给食物吃表演动作固定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皮肤立毛肌收缩汗毛孔缩小增加产热低温环境下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增加散热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控制
(一)复习目标
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
整体。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恒定的体温
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体温的控制一、体温的相对恒定及其意义产热散热运动时:以肌肉和皮肤的产热为主安静时:以内脏产热为主高温下:以汗液蒸发散热为主低温下:以皮肤直接散热为主二、能维持恒定体温的原因三、体温受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
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植物对环境中不同因素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植物的向性。植物的向性主要有向光性、向地性、背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这些向性分别是植物对哪些因素作出的反应? 、 、 、 、 、 。用植物的向性知识解释下列想象:
朵朵葵花向太阳: 性(对 作出的反应)
含羞草的叶片收缩: 性(对 作出的反应)
捕蝇草捕蝇: 性(对 作出的反应)
观察图形进行解释: 性(对 作出的反应)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说明: 。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一种具有促进植物物质,并给它取名为: 。
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 、 、
、 。当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会
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
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中的生长素分布是 (均匀或不均匀)的。单侧光照射到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 ,背光一侧 。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 右图说明植物具有 性。1.人体内能够分泌激素的腺体叫 。激素对生物体的 、 、 、 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主要区别是: 。
3.血液中的 叫血糖。一天中,人体内血糖的浓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动,基本上维持在 左右。
4.胰岛素的作用是:
早晨进餐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 ,这时 的分泌会增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浓度范围之内。1.神经细胞又叫 ,它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的。
2.在神经系统的突起中,将冲动传向细胞体的主要是: ,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的主要是: 。

3.讲出右图神经元结构示意图
中各结构的名称: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结构是: 。. 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它主要分为 、 、和 三部分。
①主要负责人体动作协调性的是: ②主要控制人体动作协调性的是:
③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 ④人的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在: 6.大脑表面称为 ,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又隆起形成 。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 大大增加。
.脊髓是 的延续,位于 的椎管内,成扁圆形,人体的许多低级反射中枢就位于脊髓内。
8.人体通过 对各种刺激作出 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9.反射弧包括 、 、 、 、和 五部分组成。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完成。10.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是由 完成的一种低级反射,因此在医学上常通过检查膝跳反射的灵敏性来检查 是否受到了损伤。1.动物行为的多样性是动物通过一系列 的反射活动和 的 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
2.动物的行为分为 行为和 行为两种。
3.动物的本能就是动物的 行为,它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
4.判断下列哪些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①婴耳吮奶 ②鸟类索食 ③老鼠走迷宫
④鹦鹉学舌 ⑤企鹅的求偶行为 ⑥小狗算算术
⑦蜜蜂的舞蹈语言 ⑧狗拉雪橇 1.在蛇、蝙蝠、鸡、青蛙、马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
2.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人体内部的温度恒定在 左右。
3.在人的直肠、口腔、腋窝等出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较高的部位是: ,较低的部位是: 。
4.恒温动物和人类的体温能保持稳定是由于机体的 和 个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5.人体在安静状态是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在劳动或运动状态 6.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较少的一部分热量还可从 、 等散发出去。
7.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在常温条件下以 为主,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以 散热为主。
8.当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人体的 和 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中暑现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