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科学复习讲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绍兴市科学复习讲座[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03 13:01:00

文档简介

三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代表市属学校也受我们元培中学初三科学组的委托与大家一起交流有关学业考试复习与命题的一些思想。以下是我们备课组的一些肤浅的做法与想法与各位共同切磋,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指导思想
九年级科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科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为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做到:总复习抓疑点,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二、应对措施
我们认为:对于整个学业考试的复习,老师要扮演好的第一个角色应该是舵手——把握好复习的方向。老师的方向靠什么来把握呢?靠经验!今年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中考,谁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们选择了考纲,选择了课标。因此我们备课组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
解读考纲,在课标的“指引”下定取舍
首先,各位老师分工合作,2人研究课标和考纲,2人整理六册教材,1人负责分析三年内的中考试卷及去年省里命题的实验区科学卷。然后,根据研究分析的结果合理的对知识点进行取舍。如: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铁的冶炼、溶解度的计算少了;光的色散、液体的压强公式p=pgh、连通器、合力少了;整个凸透镜成像规律低了。但有些我们忽视的细节却还要去补。如: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因为上新课时,学校里购买的望远镜还没到,所以这个知识点一直是空白。
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难度一再下降,而今年的难度系数又在去年的0.7的基础上下降到了0.75。可见,如果我们再一味的去追求知识的深度,那只能是“苦了学生、累了老师、垮了学校”!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的科学教材大到整个宇宙、小到原子夸克、远到宇宙起源生物进化、近到能源危机,禽流感预防,天上人间,包罗万象。所以我们备课组决定在复习中:
避开深度,在知识的“新广”上做文章
所谓“新”,当然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习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猜想的能力。现在比较流行的探究题,就很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广”,也并不是要求学生旁征博引、博览群书,其实更多的是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比如去自家的厨房看看油盐酱醋,我发现许多题目都考到厨房中的化学。偶尔摆弄摆弄自行车、看看家用电器的铭牌、关心一下自家的电能表,然后思考思考,你会发现好多题目其实就在你的身边。所谓广度,其实也可理解为适度的开放。试题一开放,就要求学生有一个思维上的广度,答案不是唯一的了。有的题目连思考的角度都不是唯一的了。而这或许就是新课程理念的突现——考学生的能力、测学生的素质。
记得上次在省里参加新课程培训时,省教研员王耀村老师通报了去年省里统一命题的那份试卷,整个宁波北仑区的平均分达到180多分。王老师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命题的目的就是要让老师们觉得这一个学期的复习课都白上了;要让学生觉得那么多题都白做了。我也依稀记得去年的复习研讨会上,陈胜钢老师一再强调,中考的题量不会增多,因为要确保学生思考时间。是啊,多么重要的思考时间啊。可是,难道仅仅中考时才需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吗?平时呢?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不仅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需要留给他们自己看书的时间,还需要留给他们知识整理、整合的时间。时间哪里来?于是,我们备课族决定
更新理念,在练习的“少精”上求效率
具体操作:分工合作,轮流精选习题。我们备课组的搭配是2个物理老师,2个化学老师,1个生物老师,于是我们就来个专业对口,每块内容由专业老师把关选题,选题时,要求题形齐全,切忌重复,力求题题经典,地理部分都是外行,5人共同商讨决定,力求减量不减质。如密度,其实只要掌握几个题目就可以了:(1)密度是特性,与M、V无关;(2)空心、实心的问题;(3)P一定、V一定、M一定的例题;(4)实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备课族一直很
重视模拟,在实战的“错题”中找漏洞
学生的独立作业,是反射学生学习漏洞的一面明镜。对于每个同学的不同错误,他反映出的是学生个体自身的知识缺陷或思维漏洞,如果学生某部分知识缺陷,只要习题中一出现这个知识点,他就很难得分。而有的学生则是某方面的思维定势,如有位同学成绩不错,但他做到一只装满水的杯子中放物体的题目就经常错,因为他老是把这个满字给漏看,而你稍一提醒,他就马上领悟。所以独立作业能是学生认识自我,认清自身的薄弱,从而为有的放矢的复习提供依据。学生的独立作业也是治疗教师教学漏洞的一剂良药,对于试卷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整体错误,恐怕就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些盲点,及时发现、及时弥补,对提高整体水平不无裨益。我们备课组发现,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一些共性问题,在这儿我举一个例子共同探讨。记得陈胜钢老师在去年的中考展望中提到要考查学生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我们备课组通俗的理解了一下,觉得就是要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于是特意在独立作业中渗透了这类题型。结果呢?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综合的说,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1)表达时过多用日常用语,缺乏科学术语;(2)表达时,没有控制变量法思想的体现;(3)表达时,前因后果关系混乱,甚至颠倒,因此,我们备课组决定要专门对学生的文字表达做一次指导与规范。
综观历年中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中考的题量从曾经的70多题到去年的39题,数量缩了将近一半。但试卷的页数却由曾经的8页演变到现金的10页。我们也知道,新课程实施后,我们的学科又增加了地理的一大块内容,而今年试卷题型的选择题部分又从原先的100分下降到了80分,而探究题的比分却上升到了30分,种种迹象表明,试卷的信息量会进一步加大,主观性会进一步体现。因此,我们备课组建议学生
关注社会,在信息的“整合”中拓视野
我记得2003年非典肆虐,我们的中考就出现2题有关非典的题目,一题选择题,一题填空题。2004年神舟飞船上天,而当年中考的第一个填空题就考了飞船中的能量转换问题。2005年,提了要注重乡土教材,体现地方特色,去年的压轴题就选了绍兴黄酒。而今年油价飞涨,能源问题又成了社会热点,而禽流感的爆发与控制又代表着人类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神州六号的圆满又代表着空间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今年命题的方面。而历年来图表题的增多、STS题型的加入,必将会提高对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的考查。所以,现在的中考,虽然对知识的深度要求有所下降,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却在不断的提升,加上竞争的激烈与残酷,社会的现实与无奈,使得我们的学生在精神上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了适当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以其让学生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备课组觉得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的
关爱心理,在和谐的“人文”中促素养
人文关爱一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而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方面都健康也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为此,我们主要通过四种制度以教学娱乐的形式,在比较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模糊问题考证制,如:河虾用什么器官呼吸,虾吃不吃藻类植物。等等。
热点问题讨论制,把每月的新闻热点与科学有关的话题进行探讨,拓展。如:要推行节约型社会,就可以和“绿色化学”,和物质制备时的经济、环保、安全、方便原则结合起来。
部分学生结对制:对学科不平衡的同学既鼓励谈心又解决他们的实际困惑。
典型错题交流制:精选中上学生的典型错题、典型错法,由学生自行上讲台现身说法,剖析错误产生原因,改正方法、途径。
三、命题期望:
1、请严格把握难度。中考是指挥棒,老师在复习时不自觉的会以前一、两年的中考卷为参考,而在做参照时,往往又会以上一年中考中的最难一题为标准,所以,只要中考中有一个题目的难度过大,学生就不可能真正的减负,老师就不可能真正的轻松。曾听说过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早上七点之前在路上行色匆匆,脸色黄黄,又挎个大包的,那肯定是我们辛勤的老师。所以,真正需要减压的是老师,为了我们共同的健康,请把握难度。我个人认为,去年中考卷中汽车测速那题的最后一格填空,可能就有点过难了。
2、请索性开放到底。开放的试题必定带来开放的答案,而开放的答案又无法给定一个标准的参考,所以,如果开放的试题套上不开放的答案,那无疑是对那些真正有创意的学生的扼杀。当然,这样可能会对改卷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可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请高抬贵手。
3、请继续兼顾“城乡”。不可否认,学生在校的时间越来越长,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真正的校外活动时间。城里的学生对农器具、农作物的了解几乎空白,而农村的学生对城市的交通、照明等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命题时,请命题老师最好找一些学生们都尽可能耳濡目染的例子。当然这一点,我们的中考历年来做得一直很好,所以,请继续兼顾。
4、请尽量避免“争议”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的一些肤浅做法、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各个学校的精兵强将,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此,我只是抛砖引玉,衷心的希望我们能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浪费大家许多宝贵时间,谢谢大家!
课件30张PPT。
新课标下科学复习之我见新昌实验中学 谢海英(一)、紧扣基础 灵活多变
如:在导体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500mA,导体的电阻多大?当两端加12V电压时,
导体的电阻又是多大?
小柯的解答如下:第一次 R=U/I=4V/0.5A=8欧,
第二次 R=U/I=12V/0.5A=24欧,小明同学说,这
是错误的,因为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
第二次的阻值应不变,小柯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但还是有点搞不清,第二次也是根据R=U/I计算
的呀!
你认为第二次计算时公式R=U/I还适用吗?_____
小柯的第二次计计算错在哪里?
(二)、重视过程 掌握方法 如: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当小明
同学在改换了一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后,想马上闭合开
关。王丽同学立刻阻止了他,小明感到很迷惑,王丽
提醒他要注意量程,而小明觉得没必要,他们争论不
休,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说,王丽是正确的,请问
小明下一步该怎么做?
(三)、渗透人文 强化教育又如: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30分,印尼附近海域发生8。9级大地震,引起强烈海啸。地震发生时,距震中1500km的马尔代夫海边,有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如果他们及时接到到警报,并立即奔向离海岸3000m的高地,便可不被巨浪卷走。倘若如此,他们最晚在什么时间接到警报,方可死里逃生?(海啸在大洋中传播速度高达500km/h,孩子们逃往高地的速度为100m/min)
(四)、源于生活 注重联系 如:近年来,控制体重与减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
话题。某女生小莲身高160cm,体重800N,每次上楼
都气喘不已,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于是小莲
下决心采用节食的方式来减轻体重,一个月后,体重
比原来减少了70N,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上课无精
打采,记忆力下降,感冒次数增加…⑴ 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小莲在节食减肥的过程中,
占优势的是_________
(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⑵ 脂肪在体内被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则可推知脂肪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⑶ 当小莲的体重为800N时,她从地面走到3m高的楼
上,需要克服重力做的功是多少?⑷ 请你给小莲提出减肥的合理建议。
(五)、模仿探究 体验活动 如: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
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摇摆。同时,
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
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
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
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
0度左右时,汽车最易发生事故。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
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
“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使融化了的
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
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针对
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一个
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
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
么常用的办法,可以减少交通事故,
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六)、开放创新 张扬个性 又如: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状况。你知道吗?诺贝尔是瑞典科学家。科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希望你也能像诺贝尔一样,勇于探究。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医或药等方面,简要说明科学的好处。
(示例)农:合理使用尿素等氮肥,提高了粮食产量。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运用知识 关注STS 如: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这句诗似乎
是为今天的太阳帆吟诵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光对
被照射物体确实具有力的作用,科学家正力图用这
一原理制造“太阳帆”,用它为太空飞船提供动力,
以实现星际旅行。吹动太阳帆的“风”,不再是吹动
普通风帆的气流,而是太阳光形成的“光子流”。
(1)你认为,这种“光子流”的速度应为________km/s。
研究表明,在地球附近,一个正对着太阳的面积为1.0×106m2的平整光亮表面,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9N。
(2)?太阳光对这个平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由于光的压强非常小,即使太阳帆的面积非常大,飞船受到它的压力也是非常小的。但只要时间足够长,安装有面积为1.0×104m2的太阳帆的飞船,也可能在1个月后速度超过2倍声速,1年后可获得脱离太阳系的速度!(3)关于光的压力对太空中飞船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飞船的质量很小时,光的压力才能推动它
B、 光的压力可以使飞船加速前进
C、 光的压力最多可使飞船做匀速运动
D、 太空中光的压力可能被空气阻力所抵消
在远离地球的太空,宇宙飞船中电气设备所需的电能较难补充,若将薄膜状的太阳能电池敷设在飞船巨大的太阳帆上,就能为飞船提供足够的电能。
(4)太阳帆上加装太阳能电池后,太阳能将转化成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 (八)、联系实际 分析综合 如: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
不当也会造成危险。小明家电能表的几个重要参数
如图所示,家中铺设电路所用的电线允许通过的最
大电流为15A,家中已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为2200W,
最近又准备购买一台电热水器,性能指标如下所示。
这种电热水器是否适合他家使用呢?小明对这个问
题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1)添置这么大功率的用电器,是否超过电能表
的负荷?请你通过计算写出你的看法。
?(2)如果安装了这台电热水器,家中所有用电
器同时工作时的最大电流将达到___A,家
中电路所用的电线____承受(选填能或不能)(3)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你认为如果他家购买
了这台电热水器,在使用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请你为他家提出建议。(4)请你算一算:按照当地1KW.h的电费为0.55元
的标准,如果这台电热水器每天正常工作1h,
小明家一个月需交纳多少元电费?(每月按30
天计算)
二、几点建议 1、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双基”
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更新教学观念,创造科学情景,
感受科学过程,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书本知识
的应用,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动
手能力。
3、关注与科学相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开放性、
探究性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
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4、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虚心
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增强中考服务
观念和备考意识。作为学生,要不断
关注中考的新信息,分析中考新形势,
提高中考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谢谢大家!2、试卷的导向与特点
(1)体现教育功能
如第35题:新华社北京2004年12月5日电,我国科
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期临床研究。
36位志愿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12位注射的是安
慰剂(没有药物成分,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另外
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初步证明了疫苗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请回答:?
(1)从可以使人患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病毒属于 。?
(2)通过接种SARS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
这种免疫叫做 免疫。?
(3)36位受试者注射疫苗还是安慰剂,由专门人员通过电脑随机编号决定。12位受试者注射安慰剂,在这个试验中起 作用。?
(4)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梁忠益就是36位受试者中的一员,当他得知自己是第一个接受试验时,显得异常紧张,手心冒汗。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5)北京化工大学的大学生兰万里第一次注射SARS疫苗28天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注射。假设图甲是他第一次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变化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绘出你猜想他第二次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变化的示意图。?

(2)注重双基考查
如第2题: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所反映的原理,对发电机的发明有直接影响的是
第3题:“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这项技术是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后,移植到母体子宫,着床后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
第4题: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3)重视能力立意
第38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电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元件,它有A、B两部分,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是其两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甲)。他们了解到B是一个定值电阻,其电压与电流关系如表所示:
电压U(V)
2.0
4.0
6.0
电流I(A)
0.10
0.20
0.30
A是一种由特殊金属丝制成的导体,它的额定电压是9伏。为进一步了解A的某些特征,他们使用如图乙的实验器材,测得了一组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值,并绘制成如图丙的曲线。?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用笔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计算电阻B的阻值。?
(3)计算导体A的额定功率。
(4)关注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标准》最关注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方案和计划、观察和实验、检验与评价、表达和交流等六方面。如何在试题中反映科学探究,不仅有考试的导向作用的要求,也是正确反映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自然科学习得性能必然结果。试卷在这方面有较多的体现,既在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解,也避免只考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概念解释,而是利用不同情景,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如:第34.空运活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适量的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为弄清“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预期的实验现象
结 论
① 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带火星木条复燃
有氧气生成

提出问题: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该题不仅考查了科学猜想,也考查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和计划。
(5)体现综合素养
如39题:绍兴是中国著名的“酒乡”。绍兴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多次获得国际金奖。绍兴黄酒的酿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发酵工?程学,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它的酿造过程可以概括为:选料→发酵→压榨→勾兑→澄清→煎酒等步骤。(题中部分数据为方便计算略作处理)
(1)发酵即淀粉→葡萄糖→酒精的过程,请你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方框内填写化学式:
(C6H10O5)n+nH2O——→nC6H12O6 C6H12O6——→2 +2CO2↑?
淀粉 葡萄糖 葡萄糖??
(2)发酵过程必须使发酵室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可采用电加热的
方法,电路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已知加热用电阻丝的电流值与发酵室中的
温度关系如表所示:
电流(A)
1.46
1.50
1.54
1.60
1.69
1.80
2.08
温度(℃)
17
18
19
20
21
22
23
则电阻丝中电流应保持在 安范围内。如果电源电压是36伏,电阻丝电阻是10欧,为
了控制电路能正常工作,可在图中虚线框内接入 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它的电阻值变化范围应是 欧。?
(3)压榨是把酒液和固体酒糟进行简单分离的过程。此过程类似于我们学过的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
法: (选填字母)。?
(A)结晶 (B)过滤 (C)蒸馏?
(4)勾兑是把不同质量分数的生酒混合达到规定质量分数的
生酒的过程,一般可以按如图方式进行。已知甲管道中生酒的
流量为2升/秒(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液体体积),当乙管
道流量阀门调至某一位置时,恰好勾兑出符合质量标准的酒精
质量分数为18%的生酒,则乙管道的流量为 升/秒。
(假设生酒的密度均为1克/厘米3)?
(5)只有好水才能酿出好酒,绍兴黄酒如果离开绍兴鉴湖水,即使在原料、制作技术雷同的情况下,也无法生产出在色、香、
味诸方面可与绍兴黄酒媲美的黄酒,保护好鉴湖水质对保持好酒至关重要。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好鉴湖水质的建议: 。
(6)符和命题要求
①抽样统计(样本数500份)各小题和每空得分情况如下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率
0.97
0.97
0.66
0.98
0.84
0.83
0.97
0.88
0.90
0.83
0.97
0.97
0.54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率
0.75
0.70
0.90
0.76
0.58
0.88
0.77
0.75
0.71
0.87
0.76
0.35
简答题
题号
26
27
28
29
30
得分率
0.93
0.93
0.93
0.94
0.95
0.84
0.72
0.9
0.7
0.82
0.73
题号
31
32
33
34
得分率
0.93
0.92
0.94
0.96
0.77
0.83
0.76
0.75
0.60
分析计算题
题号
35
36
37
得分率
0.87
0.9
0.97
0.9
0.26
0.98
0.76
0.25
0.68
0.73
0.80
0.50
题号
38
39
得分率
0.90
0.80
0.49
0.97
0.89
0.85
0.44
0.90
②考生中考成绩人次累计分布图:

课件7张PPT。科学探究的价值追求 绍兴市越城区教研室 何灿华一、科学探究的背景提高科学素养的要求
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
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二、科学探究的价值追求(一)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构建“对话文化”
要善于挖掘师生对话的新意
要善于开发生本对话的新景
要善于营造生生对话的新风(二)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构建“质疑文化”
敢于接受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
乐于支持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
善于引导学生向科学提出质疑(三)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构建“团队文化”
要研究素养型课堂在知识选取上的要求
要研究素养型课堂在方法论上的要求
要研究素养型课堂在整体把握“三维”目标上的要求三、科学探究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何恰当地选择讲解式与探究式策略
如何科学地把握教学任务与教学进度的关系
如何辨证地理解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内涵
如何朴素地处理考试分数与过程评价的矛盾 再见!课件20张PPT。落实《课程标准》提高科学素养 绍兴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胜钢
2006年3月21日一、学业考试命题原则与评价指标 1、命题原则
2、评价指标
2、评价指标应用意识
试题创新
难 度
效 度
信 度
试卷规范
学科特点 二、2005年绍兴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1、命题过程与目标
2、试卷的导向与特点
1、命题过程与目标 (1)学习考试说明,统一思想
(2)提出命题要求,制细目表
(3)落实具体任务,编制试题
(4)体现导向功能,匹配试卷
(5)精打细磨质疑,完善产品
(1)学习考试说明,统一思想 一致性
科学性
有效性
技术性 (2)提出命题要求,制细目表 2005自然科学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 量 分 值 (5)精打细磨质疑,完善产品①审题
②配图
③调题
④答卷
⑤斟酌
⑥质疑
2、试卷的导向与特点 (1)体现教育功能
(2)注重双基考查
(3)重视能力立意
(4)关注科学探究
(5)体现综合素养
(6)符号命题要求



三、明年科学学科学业考试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关注素养
(2)养成探究,突出能力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谢谢
通讯联系:
绍兴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胜钢
电话:8905956
Email:csg5@21cn.com
省评价分析中说: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临床研究,学生并不熟悉。本试题不仅让学生知道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期的临床研究是怎样进行,而且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在此同时,还让学生知道科学需要人们的献身精神,科学是在人们不断地自觉献身科学事业、热爱科学事业的过程中产生的,能唤起学生对社会、对科学的关注,从而激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省评价分析中说: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最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试题通过空运活鱼过程中需要加入供氧剂过氧化钙为载体,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判断反应物和进行物质鉴定,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的礼节和运用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学会科学知识的价值,实现从掌握科学到理解科学的转变。尽管这还是初步,但值得提倡。 省评价分析中说:绍兴黄酒是绍兴的地方特产,试题以绍兴黄酒为题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是一道综合性较高的综合题,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绍兴黄酒的生产特点的了解,令学生倍感亲切,形式对试题的解答就有兴趣。试题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以绍兴黄酒的酿造过程为例,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综合考虑试题提出的问题,体现出了自然科学是综合的这样一种整体论的科学观,符合科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试题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在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科学和技术,要依靠科学的价值观对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本题保护鉴湖社质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正确判断。试题最后一问,既是生活在绍兴这片土地上的人所应负的责任,也是一种结合实际的开放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值得提倡。
省里的评价:试卷题量、试卷内容与“中考说明”要求一致、命题注重双基,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能力立意。重视突出综合理科课程性质,命题能体现考查学生综合素养。能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关注科学探究,重视试题的教育功能。试卷很有创意,特别是在试卷的前面,列出了密度、速度、压强、欧姆定律、功、功率……等自然科学中记忆性的基本公式,减少学生记忆内容,这有利于减负和降低难度。试卷整体难度全市达到0。78,可能与这一措施有关,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试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从试卷整体来看,是一份有利于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试卷,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1)重视基础,关注素养①学习科学应该使人变得聪明
②学生应建构起自己的科学知识网络
③区别《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 (2)养成探究,突出能力 ①从常规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从新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③在开放性的事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一是适当介绍当代科学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成果、新进展
二是要引导学生联系技术和生活,渗透STS教育思想 课件18张PPT。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学复习策略皋埠镇中:章洪伟一、注重复习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1、课程标准2、浙江省学业考试说明
3、历年中考试卷
二、统筹安排、科学设计三轮复习方案1.第一轮:夯实基础、把握考点(5周)2.第一轮:综合复习、学会迁徙(3周)3.第三轮:实战演练、提高能力(2周)夯实基础、把握考点以上方案特点:
充分考虑今年新增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拓展了生命科学等内容,考试范围大大增加而难度降低的现实。
适当延长第一轮复习时间、压缩二、三轮复习时间。
第一轮用时较长,约5周,用意在于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热点、综合都植根于基础知识中。
实行书本带动热点策略,热点解决在第一、第二轮复习中,不设考前集中针对热点的复习阶段。
实行实时渗透综合策略,五大知识板块综合渗透于第一轮复习中,不再以后阶段复习中强化五大知识板块综合。
不设单独的热点强化训练阶段,分散练习。
三、细处着手,切实抓好关键环节1.瞄准重点,落实五大板块知识
2.科学训练,提高适应能力3.关注热点,突出科学素养
常见热点紧密取材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高度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改造自然的能力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能力
了解医疗卫生常识,培养学生保护自身的能力等谢谢各位! 由于今年的学业考试是新《科学》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考试,所以复习时特别要留意《科学课程标准》与《自然科学教学纲要》的不同之处
课程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自然科学教学纲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
内容整合
《科学课程标准》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作为三大学科领域。
《自然科学教学纲要》以物质、运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
《科学》与原《自然科学》考试说明的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