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复习资料[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二章复习资料[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1-30 22: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知识要点说明:以下带有▲为重点,带有●为难点
一、1.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研究 ,就会发现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推动了 ;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给人类带来危害。3、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1.学习科学要学会 ,学会 。
2.在实验前要 ,了解它们的 。
3.实验时要仔细观察 ,及时准确地记录 。
4.单凭我们的感官不能做出可靠的判断。实际的测量需借助于各种仪器。
三、1.测量是一个 。
(背)●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将刻度尺与物体待测部分并齐;②视线要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③了解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④测量结果是有数据和单位构成。
3.测量体积应注意:① ;② 。
4.对于太小的物体测量应用“以积累取平均值”法。
四、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 的性质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15C 读作:15摄氏度;—180C 读作:零下180摄氏度或者读作负180摄氏度
(背)▲3.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 ;③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⑤记录读数,数据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漏写了负号
4.扩展:体温表的使用方法,注意用前要先下甩,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值是 。
五、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不随物体的 的变化而变化
3.托盘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注意事项 P19
(背)▲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盘中央刻度线上;② :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里,用镊子向 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批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③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六、实验室用来计时的停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加粗的为国际制单位)
测量内容 仪器 单位(加粗的为国际制单位) 换算关系
长度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 米1米= 厘米= 毫米1米= 微米= 纳米
体积 立方米(m3)——L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mL 1立方米= 升1升= 毫升1毫升= 立方厘米
质量 千克(kg)克(g)毫克(mg) 1千克= 克
温度 摄氏度(C)
时间 小时(h)分钟(min)秒(S) 1时= 分;1分= 秒
七、1.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合作与交流
八、典型例题:
1、质量为1.5×106m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只鸡 C、一只鸡蛋 D、一粒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kg的饼干碾成粉后质量不变 B、宇航员在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质量也变小
D、推动静止、较笨重的物体是较费力,而当它运动后推起来就较省力些,这是由于运动后质量边小了
第2章 知识要点 说明:以下带有▲为重点,带有●为难点
一、▲1.生物特征是:能 ,能 ,能 , 等多面特征,而非生物则没有这些特征。
2.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植物自己能 ;
动物必须从外界 。
3、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是否有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远远多于脊椎动物,其中 纲是无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二、1、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分类 特 征 举 例
脊椎动物 鱼类 草鱼.青石斑鱼.鲤鱼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身体表面有羽毛,体温 , 白鹤.鸵鸟.鹦鹉.猫头鹰
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组成
腔肠动物 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胚层
扁形动物 有口无肛门,身体背腹扁平,体内有3胚层
棘皮动物 身体无贝壳皮腮呼吸,用管足运动和捕食
节肢动物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种类与数量最多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不分节,又外套膜(贝壳)
环节动物 有口无肛门,身体分成若干体节
线形动物 有口有肛门,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膜
2、植物的分类及特征
有种子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苹果.豌豆.白菜.玫瑰.
苏铁.侧柏.红松.银杏.水杉
无种子 没有种子,孢子囊内有很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没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生物分类的理念及7个等级: ,
三、1.1665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细胞(实际上是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征与区别。P55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作 用
相同点 细胞膜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质
不同点 无 细胞壁
无 大的液泡 内有细胞液
无 叶绿体
▲3.生物体的形成过程是:细胞的 , , :细胞的分裂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和 是相伴而行;生物体内有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的细胞,这是细胞 的结果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中的 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五、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 中。 2.衣藻,草履虫的结构图。P60 P61
3.原核生物:细菌: , 真核生物: ,
(背)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巴斯德消毒法:快速将食物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六、▲生物的结构层次
植物的组织 具有保护功能
能输送物质
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
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动物的组织 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具有保护功能 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
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 血液、软骨、肌腱
由肌细胞组成,能进行收缩和舒张,能产生运动 四肢、躯体、心脏、胃、肠
神经细胞构成,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脑、脊髓、神经
六、●1.组织: 。 ● 2.器官:由多种 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3.系统:由若干 按照 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4.人体的八大系统: ,
5.人体的消化消化器官: 、 、 、 、 、 、 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胆等。各部分功能 见P72 图
●6、人体(生物体)结构层次: 人体(生物体)
●7、植物的结构: (根、茎、叶)和生殖器官( )
▲8、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成像的特点(倒像)(p166)
七、1.植物的向光性,动物的 ,证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八、典型例题:1、在人体内分布广,细胞间隙大、细胞质较多、形态多样的组织可能是( )
A、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 C、神经组织 D、肌肉组织
2、下列温度条件与水分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是( )
A、适宜温度、干燥环境 B、较低温度、干燥环境
C、适宜温度、湿润环境 D、较低温度、湿润环境
3、有人将猫头鹰、蝙蝠、白鸽归为一类,将水母、草履虫、蜈蚣归为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A、陆生和水生 B、有脊椎骨和无脊椎骨 C、单细胞和多细胞 D、会飞和不会飞
4、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A、鳞片 B、鳃 C、鳍 D、口
5、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 )
A、对光、安放、调焦距、放片、观察 B、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
C、安放、放片、调焦距、对光、观察 D、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片、观察
6、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结果是( )
A、生物种类增加 B、生物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 D、生物个体数目增多
7、下列全部是种子的是:( )
A、南瓜子、葵花子、西瓜子、松子 B、南瓜子、葵花子、油菜籽、松子
C、南瓜子、西瓜子、油菜籽、松子 D、葵花子、西瓜子、油菜籽、蚕豆
8、我国举世闻名的珍稀裸子植物有( )A、云杉、巨杉、银杏 B、侧柏、圆柏、苏铁
C、红松、马尾松、樟子松 D、银杉、银杏、台湾杉
9、从营养方式看,大多数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利用 和 来制造养料,而动物必须 。
10、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某海岛常年刮强进的海风,而岛上的昆虫,要么无翅,要么翅很短,这是对岛上生活环境的 。
11、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有哪些?(1)建立假设: ;
; ;(2)设计实验(略)
(3)得出结论: ;
(4)探究该实验的方法是 ;
12、衣藻、草履虫、细菌等是通过 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分真核生物的细胞与原核生物的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