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物质的特性
我们的知识说一说
比较概念
结 束
简明叙述
练 习
我们的知识说一说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共同学习了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回想一下,我们增长了哪些知识?我们知道冰、水和水蒸气能相互转化,它们的转化有什么规律呢?其他物质是否也有不同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是否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这种微粒有什么特征?各种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水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苹果汁呢?肥皂水呢?电灯发光和蜡烛发光本质的一样吗?这一系列问题 我们可熟悉?不要急,本堂课我们就来说说这些知识,你可以看看书,然后对自己说,对同学说或者对老师说。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物质的三态及三态变化
(吸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温度℃
温度℃
40
萘熔化图
时间
时间
时间1
开始熔化
时间2
完全熔化
40
松香熔化图
A
B
C
D
80
物 质 熔化进程
是否吸热 温度是否上升
吸 热
不 变
吸 热
上 升
两种物质的熔化规律
(晶体)
(非晶体)
萘
松香
固
体
一、晶体
二、非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
:没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
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
1、达到熔点(凝固点)
2、继续吸(放)热
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但涵义是不同的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
(熔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蒸发
降低温度
沸腾
汽化的两种方式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压缩体积(加压)
凝结
思考: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蒸 发 沸 腾
相同点
不
同
点
特
点
影响
因素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2、在任何温度下进行。3、比较缓慢
1.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2.只在一定温度 (沸点)下发生。3.比较剧烈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液体的性质
沸点随着气压的增
加而增大,随着
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想一想: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你能解释吗
晒 盐
晒谷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升华
2、凝华
云、雾、雪、露、霜、雨
(吸热过程)
(放热过程)
云
雾
雪
露
霜
雨
水蒸气
液化
液化、凝华
凝华
生活科学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比如说:
卫生球变小
雾凇
云的形成
雨的形成
雪的形成
露的形成
樟脑精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成小冰晶
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聚集成云。
上面的小水珠变大时就下雨了。
当高空温度很低时,小水珠就凝固成雪。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结(液化)在物体的表面上而形成
霜的形成
人工降雨
烧开水时水壶壶嘴上方的“白气”
冰棍上的白粉
药店里的药味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在物体的表面上而形成小冰晶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降过程中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聚集变大成雨。
水先汽化,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凝结)成小水珠
空气中的水水蒸气在冰棍表面被冷却凝华成小冰晶。
固体药品升华成气态在空气中扩散
氧气由 构成
酒精由 构成
水由 构成
水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的微粒
酒精分子
氧气分子
(原子和离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的微粒)
比较分子,颗粒、小粉末、细菌、细胞
之间的大小关系?
分子最小,其次是细菌、再是细胞、
再是小粉末、最后是颗粒
1.分子体积小,质量也小
2.分子之间有空隙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比较概念
一、比较下列几对概念
1、熔化与凝固
2、晶体与非晶体
3、汽化与液化(凝结)
4、蒸发与沸腾
固态 液态(吸热)
液态 固态(放热)
是否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液态 气态(吸热)
气态 液态(放热)
在任何温度下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吸热)
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吸热)。
6、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7、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5、升华与凝华
固态 气态(吸热)
气态 固态(放热)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性溶液变蓝
物质变化后是否产生别的物质
物理性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熔点、沸点、熔解性等。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碱性、可能性。
二、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叙述下列问题
1、晶体的熔化过程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熔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晶体要到一定的温度才能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2、把一块冰升温到0℃一定能熔化吗?把一杯水降温到0℃一定能凝固吗?把一杯水升温到100 ℃,一定能沸腾吗?你有什么方法分别使它们熔化、凝固和沸腾?
3、液体的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如果妈妈让你帮她晾衣服,想一想怎样才能使衣服干得快?
4、夏天,电风扇扇过来的风会让我们觉得很凉快,这是为什么呢?
5、氧气平常在我们周围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是一种气体,你能想办法把它变成液氧吗?
6、妈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为什么会一点点变小到没有呢?冰箱内壁的白霜是怎么结起来的?
7、你觉得分子是怎样的一种微粒呢?它有什么特征?
8、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一样吗?同一物质的不同的液体中溶解性一样吗?物质的溶解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9、苹果汁、水和肥皂水会让石蕊呈现什么颜色呢?它们的PH大小如何?你怎样用PH试纸来测定它的PH?
我的能力试一试
1、在一个寒冷的下雨天,你在朋友家里喝咖啡。当你的朋友正在煮水时, 你注意到炉子边上的窗玻璃上盖着一层水滴。你的朋友以为窗户渗漏了,运用你的知识,对窗户上水滴形成过程作出合理的假设。
三、我们身边的探究 1、探索水和盐水的结冰。
(1)提出问题:
(2)我的猜想:
(3)实验设计:
取若干个相同的容器,分别加入等量的同温度的冷水,然后其中一个容器不加盐,另几个容器加入盐的量依次为由少到多,充分溶解后,同时放入冰箱。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
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快
如果把盐加入纯水中,那么_______ 。
(4)实验步骤
①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加入300毫升冷水,分别标以A、B、C。
②容器A中加入10克盐,充分搅拌;容器B中加入20克盐并充分搅拌;容器C中不加盐。
③在三个容器中都放入一根玻璃棒,然后把三个容器同时放放冰箱:
(5)得出结论: 在水中加入盐会延长结冰时间,即盐水结冰比纯水慢。
④每隔15分钟检查一下容器,并记录观察三个容器中玻璃棒能否移动。
(6) 拓展: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结冰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7) 思考
①在上述实验中,为了使三个容器有公平的对比,需要控制哪些变量保持不变?
②在三个容器中都放入一根玻璃棒有什么用处?
③冬天,人们把一种称为“抗冻剂”的物质加入汽车的散热器里。这是为什么呢?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变化
两者区别
:变化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两者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
请根据这个实验尽可能多的说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
熔点、沸点、软硬
度、导电性、导热、
性、溶解性等。
可燃性、稳定性、
腐蚀性、酸碱性等。
请举例区别溶解能力
与溶解速度。
溶解能力:
溶解速度:
如假设一定条件下,100克水只能
溶解30克蔗糖。
如假设一定条件下,100克水溶解
30克蔗糖花了3分钟。
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争加蔗糖,蔗糖是否
能全部溶解?
2.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某一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会
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5.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液体里?
1.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的能力不同。
3.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外界条
件(如温度)发生变化的。
5.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假如要求你增强某物质的溶
解能力,你有哪些办法?
对那些随着温度增高,溶解能力增强的物质可用增加温度。
对那些随着温度增高,溶解能力减弱的物质可用降低温度。
对于气体物质,一般可采用加压和降温的方法。
1.提高水的温度。
2.将糖颗粒研碎。
3.加入糖后搅拌。
假设过年时你家里来了客人,要你泡糖水,你将怎样最快的泡出糖水呢?
1.我国内蒙古有一盐湖,夏天可以晒盐,而在冬天结冰时,湖底却有一种纯碱的固体从湖水中分离出来,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湖水夏天变液体,而冬天会变成固体
B、纯碱夏天变液体,而冬天会变成固体
C、纯碱在冬天温度低时,溶解能力会减弱
D、盐在夏天温度高时,溶解能力会减弱
C
2.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
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天气闷热时,水温高,水中溶解
的氧气少,而水面与空气接触,
溶解的氧气相对多些,因此鱼总
是在接近水面游动。
3.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 )热量。
4.向汽油中加入下列物质,其中最容易溶解的是( )
A.食油 B.水 C.硝酸钾 D.食盐
放出
A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
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
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根据pH
值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中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中性
7
8
9
10
11
12
13
14
6
5
4
3
2
1
0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请大家动手判别桌上的三瓶溶液的
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并标上标签。
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判酸碱性。
使用pH试纸判酸碱性强弱。
为什么有些小组会出现与你的结果
有差别呢?
可能1.试剂标号没有对应。
可能2.玻璃棒没有洗干净。
可能3.原烧杯是否洗洁净。
……….
我们的能力试一试
1、我们常喝的柠檬水是酸性的,你能预测它的化学性质吗?
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它的PH值小于7
2、把一朵红色的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这时牵牛花中的花青素就变成了蓝色,则牵牛花也就由红色变成蓝色。如把已变成蓝色的牵牛花再浸到稀盐酸的溶液里,则牵牛花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预测牵牛花在下列物质中将呈现什么颜色?
(1)醋
(2)氢氧化钠溶液
红色
蓝色
3、炎热的夏天,可口可乐是我们常喝的饮料,打开一瓶从冰箱里拿出来可乐与打开一瓶室温下的可乐一样吗?你有没有体会过较热的可乐瓶中会逸出更多的气体,甚至喷出剧烈的水花。请你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4、铁熔化成铁水和铁生锈是物理变
化还是化学变化呢?电灯发光和蜡
烛发光本质一样吗?
5、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可以用
pH表示。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 )
pH=2 B.pH=7 C.pH=9 D.pH =13
A
6.某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
在饮料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
水,饮用前摇动使他们混合,罐内温度就
会下降。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钾B.烧碱C.食盐D.生石灰
7.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
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A
B
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