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4月学情调查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4月学情调查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9 18:55:18

文档简介

初2015级
2017——2018学年度上期第4学月学情调查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21·cn·jy·com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C )( ▲ )
A.揣摩(chuǎi) 谀(yú)词 拮据(?jū) 一抔(pōu)黄土
B.汲取(jí) 攘除(rǎng ) 寒噤(jīn) 恪(kè)尽职守
C.狡黠(xiá) 商酌(zhuó) 撩逗 (liáo) 吹毛求疵(cī)
D.连累(lěi) 存恤(xuè) 嗔怒(chēn) 歇斯底里(xiē)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他们在前扑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B.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C.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慵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www.21-cn-jy.com
D. 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2·1·c·n·j·y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跟景色秀丽、风味独特、内涵丰富、智慧包容的成都相比,你说的那几个小城市就显得相形见绌,微不足道了。21教育网
B.原来香菱苦志学诗,挖空心思,日间不能做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C.校园里明明写着不能乱扔垃圾,有些同学还是郑重其事的随手把垃圾扔得到处都是。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对于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城市社会风气良好与否,社会治安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有健康发展的未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春季易发的原因是气温逐渐回升,病毒相对容易进行繁殖而造成的。
D.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1·世纪*教育网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A )
A.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B.知而不争 争:通“诤”,谏诤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确定是 D.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 孤之有孔明 B.士卒多为用者 为宫室之美
C.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臣以王吏之攻宋 悉以咨之
7.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公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1-c-n-j-y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到我的恩惠而接受了。(《鱼我所欲也》)21cnjy.com
8.中华文明最璀璨夺目的起始,莫过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先哲们的著述或善于譬喻,形象诙谐,或长于辩论,鞭辟入里,都鲜明的表达了各自的思想主张。下面几句话,是结合课文对作者思想的分析,其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www-2-1-cnjy-com
A.《公输》一文,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墨子分别拜见了公输盘和楚王,都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巧妙策略,让公输盘无话可说,也使得楚王明白攻宋和“窃疾”是“同类”的行为,从而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来源:21cnj*y.co*m】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集中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短文一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再先后举出守城和攻城都失败的战例,分别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进行阐证,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C.《鱼我所欲也》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就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了。【版权所有:21教育】
D.在《惠子相梁》中,庄子运用贴切的比喻,将“鹓鶵”比作志向高洁之士,将“鸱”比作功名利禄,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 ▲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阿房一炬, ▲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请在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下阙和苏轼的《浣溪沙》中任选一首默写。(在答题卡上选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4分)
答: ▲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 ?????????
①格局,是胸襟、眼界的反映,也是格调、情操的折射。格局如何,往往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行多稳,能干多大的事、挑多重的担。正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出处:21教育名师】
②现实中,格局不大的人不少。有的不愿“仰望星空”,对瞬息万变的大势不敏锐,对已然变化的时机不在意,习惯于独处一隅、自弹自唱;有的心里少“一盘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固守狭小的利益藩篱,患得患失;有的平日唱高调、说大话,一旦碰到矛盾问题,尽显小家子气;还有的人格渺小、人品卑琐,说一套做一套,口言善身行恶,一些人出事、惹祸、闹笑话,甚至犯很低级的错误,往往肇因于格局太小太低。?21*cnjy*com
③大格局的人,有一种“家国情怀”。A??????? ?????????????。我们也应像前辈一样有此情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站在黄洋界哨口问战士,从这里你看到哪儿?战士回答,可以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说,站在井冈山,还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一个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视野和胸襟就宽,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以国为重、以民为重。只有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才会有“大气象”“大气魄”,才是有大格局的人。?
④大格局的人,有一种担当精神。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反映格局,格局决定担当。有的人把工作当事业、当生命,有的人则仅仅把工作当职业甚至副业。能把工作当成事业乃至生命的人,无疑是一种大格局。他们重任来了扛得起,压力面前扛得住,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B??????????? ?????,在改革的大潮中,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正需要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披荆斩棘爬坡过坎的凌云壮志。这种担当的品格,源自一份责任和使命,更源自一种自信和胆略。
⑤大格局的人,有一种坚毅定力。“笔底伏波三千丈,胸中藏甲百万兵。”格局之大,皆因胸中有大丘壑,心藏静气与定力。现在不少人缺的就是心静,总是心浮气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慢不下来也静不下来,一有风吹草动就手忙脚乱,管控不好内心的欲望。有大格局的人,心有“定盘星”,总能抵得住诱惑、耐住得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即便“万箭穿心”,也能“忍辱负重”,气定而神闲。因此,要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就要学会让心灵“修禅打坐”。?
⑥总之,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就是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只要始终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就能让自己的格局不断成长。????
(摘自201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答:示例1: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示例2:胸有“格局”立天地(能概括文章中心论点即可)?
11.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4分,每点1分)示例:首先提出分论点“大格局的人,有一种坚毅定力”(1分);其次引用诗文论述格局大的原因(1分);接着以“不少人”与“有大格局的人”的不同表现从正反面举例论证分论点(1分);最后得出结论,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要学会修炼心灵(1分)。
12.【甲】【乙】两句是从文中A、B两处抽取出来的,请把它们放回正确位置,并阐述理由。(3分)?
【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A:???????B:????????理由:
A:乙??B:甲(1分)乙句表达的是忧国忧民、心系国家的情怀,与第③段分论点契合。(1分)甲句抒发了必将创造伟大业绩的革命豪情,表现的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与第④段分论点契合。(1分)。(意思相近即可)
五、作文(60分)
13.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hui wèi①(名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无穷。②(动词),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4-15题。
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4.诗中“弄”用的极好,请做简要赏析。(2分)?
“弄”这个动词,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春山万象更新的气象,渲染了充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或者写出了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1分)。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殷切挽留(各1分)
(或告诉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1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1)与子弟讲学。(1)镇益自谦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宋庠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举苏轼谏官,御史谢景温奏罢之;举孔文仲制科,文仲对策,论新法不便,罢归故官。镇皆力争之,不报。即上疏曰:“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谢事。”
其后指安石用喜怒为赏罚,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臣知言入触大臣之怒,罪且不测。然臣职献替而无一言,则负陛下矣。”疏入,安石大怒,持其疏至手颤,自草制极诋之。以户部侍郎致仕,凡所得恩典,悉不与。镇表谢,略曰:“愿陛下集群议为耳目,以除壅蔽(2)之奸,任老成为腹心,以养和平之福。”天下闻而壮之。(2)安石虽诋之深切,人更以为荣。既退,苏轼往贺曰:“公虽退,而名益重矣!”镇愀然(3)曰:“君子言听计从,消患于未萌,使天下阴受其赐,无智名,无勇功;吾独不得为此,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六》) 21*cnjy*com
注释:(1)俾(bǐ):使,让。(2)壅蔽(yōng bì):隔绝蒙蔽。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有意隔绝别人的视听,使人不明真相。(3)愀(qiǎ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16.选出下面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C )(3分)????? A.当以文学名世 名:闻名?? B.消患于未萌 患:灾祸???? C.请谢事 谢:道歉?? ??D.罪且不测 且:将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答: ▲ 。
(2)答: ▲ 。
18.从选文看,范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答: ▲ 。
范镇①为人谦逊,很有才华。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宋庠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交。②为人坦诚诚恳,说话大胆,是个很正直的人。认真实行道义。他常要冒死罪来争是非, 虽在皇帝面前, 也不屈服。镇皆力争之,不报。即上疏曰:“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谢事。”其后指安石用喜怒为赏罚。③爱才惜才重才,心怀天下百姓疾苦。范镇举荐苏轼担任谏宫,但御史谢景温上奏罢免了苏轼;推荐孔文仲制科,文仲又因批评新法不好而被罢免。对此,范镇据理力争,甚至以辞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译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做蜀地的太守,一见面就很赏识他,让他住在自己的府中,使他和子弟们讲论学问。范镇自己更为谦逊退让,常常步行到薛奎的府门,过了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是太守的宾客。等到薛奎回到京城时,便用车带他一起进京。有人问薛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不平凡的人,将会以文学闻名于世。”宋庠兄弟看到他的文章,自己以为比不上他,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荐举苏轼为谏官,因御史谢景温上奏而罢免;举荐孔文仲为制科,孔文仲应对问策,述说新法对百姓不利,结果罢归旧官。范镇都大力为之争辩,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便上疏说:“我进谏青苗法的事情不被听从,推荐苏轼、孔文仲不被任用,无脸再在朝中立足,请求辞职。”
其后又指责王安石用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奖赏惩罚的标准,他说:“陛下具有纳谏的资质,而大臣进献拒谏的计谋;陛下具有爱护百姓的天性,大臣却使用残害百姓的办法。我知道这话入内会触犯大臣之怒,罪责将不可揣度。然而我的职守是劝善规过,论议兴革,如果不说一句话,那么就辜负陛下了。”奏疏入内,王安石大为恼怒,拿着范镇的奏疏以至于手颤抖,他亲自起草制书极力诋毁范镇。于是范镇以户部侍郎退休,凡是他所应得到的恩典,全部没有给予。范镇上表辞谢,大略说:“希望陛下集中大家的意见作为耳目,以便消除蒙蔽之奸;任用老成持重的人为腹心近臣,以便养得和平和顺之福。”天下人听到范镇这番话后都称赞他。虽然王安石对范镇甚加诋毁,但人们更加以此为荣。范镇退职后,苏轼前往祝贺说:“您虽然退位,但名声更重了!”范镇悲伤地说“:君子是言听计从,消除后患于未然,使天下人暗中受到他的恩赐,而没有智慧之名,没有勇敢之功;我唯独不能这样做,使天下受到伤害而我却享其名,我于心何忍!”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19.(1)以下文段出自《培根随笔》中的《论美》,阐明了怎样的道理?(2分)?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弘。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而无力制成上品。因此美男子有才而无壮志,重行而不重德。但亦不尽然。罗马大帝奥古斯都与泰特思,法王腓力四世,英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之亚西拜提斯,波斯之伊斯迈帝,皆有宏图壮志而有为当时最美之人也。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仅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美之极致,非图画所能表,乍见所以识。举凡最美之人,其部位比例,必有异于常人之处。?
答:?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美的本质在于内在的魅力和内涵)??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写的是李逵的结局。宋江为何要让李逵“药发身死”?请概括作答。(2分)?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
答:?宋江担心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把梁山“清名忠义”的名声毁了。(大意相近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
草屋的声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之感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住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有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在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其中东北角的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扩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角则长着一棵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这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 ”“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满世界银装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 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
20.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4分)
答: ▲ 。
草屋使人产生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之感(或草屋使人感到温馨);草屋主人勤劳坚韧、纯朴憨厚;草屋环境宁静有情致;草屋风景别样而意味无穷。(每一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21.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5分)
答: ▲ 。
①以季节变换为顺序,描绘了被征服土地上出现的动人“画景”。(1分)??②由嫩绿深绿、青黄相融到金色,突出了“画景”的色彩变化;(1分)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3分)
22.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 。
通过写茗苳草点燃草屋的绿意,两棵树庇护着草屋,(1分)衬托出了草屋的安宁而有情致。(2分)
23.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6分)
答: ▲ 。
“草屋无言”与题意并不矛盾。(1分)作者通过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叙写,表达了对草屋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草屋主人的真切赞美,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深情留恋,(3分)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俗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追求。(2分)
四、语言实际运用(共12分)
24.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4分)。
成都商报讯(记者 胡敏娟)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成都新春欢乐购暨“成都造”品牌联展(以下简称“新春欢乐购”)昨晚在成都远洋太古里拉开帷幕。本次联展以“购物天堂·成都质造”为主题,在为期39天的时间里将举行近200场丰富多彩的活动。12月31日晚,全城20余家大型购物中心将延时服务,成都公交也将推出延时服务,实现商家点位公交延时全覆盖。
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新春欢乐购覆盖全市22个区(市)县,参节企业近200家,参与商家门店超过1000家。在39天的节会时间里,将推出近200场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昨日起到本周末,“成都造”品牌联展与市民见面。80余家企业、上千种“成都造”精品亮相春熙路红星广场。
据悉,今年12月31日晚,银泰中心in99,成都万象城、成都大悦城、新世界百货、千盛百货、仁和春天光华店、茂业天地、卓锦曼购等全城20余家大型购物中心将延时服务。为方便购物晚归的市民,成都公交也将推出延时服务,将2路、3路、4路、55路、56路、78路、99路以及二环快速公交K1、K2延时至2018年元月1日凌晨1点收车,同时保持298路通宵运行服务。
由成都市政府主办的新春欢乐购暨“成都造”品牌联展开幕,多家购物中心、多路公交车跨年夜将延时服务。(4分)
25.请你给一位看起来比较懒散、冷淡、郁郁寡欢的同学写一则鞭策性赠言(4分)。
鲜艳的花朵常常在辛勤的劳动中自由地绽放,热烈的掌声常常在艰苦的创造后频频地响起。对待生活,要心存感激,没有别人的呵护与帮助,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活得很艰难。要学会创造生活的乐趣,并用自己的快乐去点燃别人的快乐,让我们永远做个快乐的人!
26.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4分)。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2)在某一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长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你的发现是: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
2015级2017——2018学年度上期
第4学月学情调查 语文答题卡
注意事项:
1、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保持答题纸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
4、主观题答案书写,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无效!
考号(学号)填涂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五、13.写作(6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