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复习[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复习[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1-18 0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
第4章 代谢与平衡据测定:1.蛋白质的热量价为
2.糖类的热量价为
3.脂肪的热量价为
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
它的热量价也同.1 热量价
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 )时所产生的( )
叫做热量价。第1节 动物的食物和摄食
氧化能量16.7千焦,16.7千焦,37.7千焦. 实验:步骤1、分别称取1克的花生仁、大米 、 牛肉干
主要成分 脂肪 淀粉 蛋白质
2、 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
3、测量并记录最初的水温
4、燃烧: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待花生仁开始自行燃烧 ,马上放于试管下方,如果花生仁的火焰熄灭,就再次点燃,直至花生仁燃尽
5、观察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最高温度,在分别用大米,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并做好记录。问题1:动物的能量来自于食物,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相同吗?
问题2: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不同?讲述: 我们可以用燃烧食物的方法来测试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因为体内的氧化与体外的燃烧相似,都是氧化反应,(化学本质相同),方式不一样。 【思考】如果同等质量的一种食物在身体细胞内被完全氧化,你估计释放出来的能量比你的实验结果更多还是更少?(需要计算:设定1毫升水每升高1℃, 吸收4.2焦热量)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
维生素和粗纤维2.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素?每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主要来自与哪些食物?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体内的养分、废物都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饮水、食物中所含水、饮料糖类是人体所能量的主要来源,
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米、面、
玉米、
马铃薯、
番薯1、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占人体细胞干重的
50%以上,
2、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瘦肉、鱼、蛋、奶、豆类和谷类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构成细胞膜的成分猪油、奶油、花生油、芝麻、核桃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盐,酱油,饮料和其他食物1、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2、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植物性食物
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很大糖盐油 10%吃少量: 脂肪,油和糖类 吃适量: 豆类和蛋类 (每天150-350克) 吃多些:水果类(每天2-3个)
蔬菜及瓜类(每天最少6-8两) 吃最多: 谷类,面包,饭,粉面
(每日3-6碗)鱼肉蛋奶 20%面食米饭 40%水果蔬菜 30%奶酸乳品1-2杯,瘦肉类、家禽类、鱼类要渗透营养健康教育 提倡均衡膳食3、动物的摄食4、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小肠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2) 丰富的毛细血管 淋巴管
只有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
(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3) 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
(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讨论:为什么说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 读图3、酶生物体所产生的,具有 ( )的
( )。催化能力蛋白质专一高效多样PH温度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建立假设1:温度可能会影响到酶的催化作用。(不会影响)制定实验计划:
取3只试管

加入2毫升1%的淀粉溶液
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
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在3只试管中滴入1滴碘液沸水 冰水 37℃左右的热水变蓝色 变蓝色 不变色建立假设2:pH可能会影响到酶的催化作用。观察3只试管的变化:
1号试管注入蒸馏水,滴入碘液后不变色。
2号试管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碘液后变蓝色。
3号试管注入盐酸,滴入碘液后变蓝色。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强碱强酸高温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实验回顾:血液的组成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血液
心脏
血管1 血液的成分血量:约为体重的7%~8%(50千克为例3.5~4.0升)血液血浆: 55%血细胞: 45%水 92%
蛋白质 7%
葡萄糖 0.1%
无机盐 0.9%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2、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结合分离3、心脏和血管4、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长短随心率而变)以正常成年人75次/分为例加动态图辅助理解5、血液循环:1、概念:P158★ 一次完整的循环要进出心脏两次,为什么?
两条循环路线。读图P158 4~36 描述最常见的无氧呼吸发生在微生物身上,常常称为“发酵”,如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人和高等动物细胞内也有类似乳酸发酵的过程。人在剧烈运动时,或从平原进入高原时,身体的局部组织缺氧,可以通过乳酸发酵的途径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
苹果储存久了会产生酒味。
水稻的无氧呼吸。
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第4节 能量的获得
氧化供能无氧
呼吸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C H O
1.营养物质的利用:
C H O N
C H O
获得能量=消耗能量+贮存能量 儿童 获得能量>消耗能量 生长发育
成人 获得能量=消耗能量 维持平衡
老人 获得能量<消耗能量 变瘦、衰老讨论: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2、泌尿系统的组成
动脉静脉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二)肾脏
位置: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肾脏肾盂
肾实质100万个肾单位(一个肾单位)肾小体
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入球小动脉
数十条毛细血管
出球小动脉肾脏的结构尿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终尿
3、水盐平衡思考读图1 人体从哪些途径获得水分?
2 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①饮水. ②进食.
③ 细胞的呼吸作用①呼吸 ②流汗
③排尿 排粪水盐平衡人体调节水盐平衡是有一定限度的.思考为什么当人患严重腹泻,剧烈呕吐时,需要输液补充?思考什么叫新陈代谢?4、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新陈代谢1、概念:活着的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 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2、包括两方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3、关系: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不断自我更新没有同化,异化无法进行,同化为异化提供物质
没有异化,同化无法进行,异化为同化提供能量4、意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一旦终止,生命结束。。第6节 代谢的多样性
1.营养的方式
自养: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营养方式。
异养:是指人和动物等通过摄取现成食物来获得营养的方式。
1、绿色植物有哪些适应自养生活的特征?植物都能向光生长,
叶的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颜色浅,
叶镶嵌着生方式,不重叠,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2、动物有哪些适应异养生活的特点?老鹰具有敏锐的视力、锋利的喙和爪.
虎豹有发达的犬齿、良好的奔跑能力.
草食动物有发达的门齿、长的肠.
牛的反刍胃,多种多样的消化腺等.讨论: 为什么海带不能生活在深海,葫芦藓必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与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关系?讨论2.微生物的代谢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通常都称为微生物。 腐生: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组织中获得有机物。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来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营养方式微生物是如何呼吸获得能量的?发酵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等)的
无氧呼吸被称为发酵。 如: 酵母发酵 课内练习CDC1.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无机盐2.小华爱吃大白兔奶糖,但时间久了,牙齿坏了,
经常牙痛的要命,这时已伤及到( )
A牙釉质 B牙质 C牙骨质 D牙神经3.心脏四个腔中,侧壁最厚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4.胃蛋白酶,在下列何种环境下催化效率最高( )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冰水5.儿童患佝偻病是可能缺少(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BD6.在盛有一定量植物油的试管内,加入一组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 ℃温水中,约1小时后,试管内植物油不见了,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胰液 B肠液、胆汁和胰液
C唾液、胃液 D胰液、肠液B谢谢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