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鲁滨孙漂流记》 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鲁滨孙漂流记》 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30 00:22:11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突如其来的灾难,该如何面对?如何让自己不被灾难击垮,成为战胜灾难的英雄?让我们走进《鲁滨孙漂流记》,去认识一位身陷孤岛、勇敢求生的大英雄。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
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
你该怎么办?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重点)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难点)
3.激发阅读原著的愿望,近距离感受鲁滨孙的生活。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1660年诞生于商人家庭,1731年在穷困中去世。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主要作品: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他小说有《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罗克查娜》等。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有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有位作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便很快创作了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位作家就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梗概 桅杆 简陋
日晷 商业簿gěngwéilòubùguǐ乘畜泊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梗概:
畏惧:
流落:大略的内容。本文中指《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造句:他把故事的梗概给我们介绍了一下。
害怕。本文中指鲁滨孙对经历的危险从不害怕。
造句:为了党的事业,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穷困潦倒,漂泊外地。本文中指鲁滨孙在船出事以后,漂泊到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造句:他从小流落街头,受尽欺侮。安慰:
容身:
心情安适。本文中指鲁滨孙在船上找到一条狗和两只猫,就像有了伴一样,内心感到不那么凄凉、孤独了。
造句:看到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父亲感到很安慰。
安身、存身。本文中指一个可以遮风避雨,让鲁滨孙生存的地方。
造句:生活拮据的他暂时只能在这个小破屋内容身了。简陋:
野蛮:
教化:(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本文中指鲁滨孙搭建的帐篷很简单。
造句:这的办公条件很简陋,但大家工作的很快了。
不文明;没有开化。本文中指野人那种人吃人的不文明的行为。
造句:动手打人是一种野蛮行径。
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中指鲁滨孙教“星期五”说英语和学习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等,试图把“星期五”从野人变成文明人。
造句:爱心是对幼者无怨无悔的教化。淡忘:
叛乱:
介意:
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本文中指鲁滨孙因为在岛上生活时间长了逐渐忘记了要回国。
造句:许许多多的事情已经被人们所淡忘。
武装叛变。本文中指水手们绑架了船长,夺取控制权。
造句:这个小国发生了武装叛乱。
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式)。本文中指鲁滨孙在荒岛上有很多的时间,不在意工作麻烦。
造句:我这样说,您不介意吧?天涯海角:
闻所未闻:
郑重其事: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本文中指鲁滨孙希望走遍世界各地。
造句: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总是不能忘记我的故乡。
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本文中指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事情是别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造句:这件事我们真是闻所未闻。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本文中指鲁滨孙安顿下来后,开始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眼前的情形和环境。
造句:他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孩子,记住一定要好好学习哟!”不可思议:
聊以自慰: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本文中指鲁滨孙难以理解自己是怎样被送到这座荒岛上,幸免一死的。
造句:他的大眼睛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本文中指鲁滨孙能找出理由来安慰自己。
造句:身处困境的他现在步履艰难,只能用过去的成功来聊以自慰。改善 改进都有“对旧有情况有所改变”的意思。
“改善”改变的对象是生活、环境、条件等;“改进”改变的对象是工作、方法等。
1.工厂改善了工人们的工作条件。
2.侦查小组改进了工作的方法,案情有了很大的突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的分为“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故事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则详细记录了鲁滨孙初到岛上适应生活、调试心里、记录时间、建筑居所等内容,并写出了鲁滨孙面对现实所做的种种思考。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英国人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生活的情形。核心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串珠问题:
1.“梗概”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
3.“精彩片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重点表现的是什么?
4.从鲁滨孙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滨孙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阴、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lòu)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从鲁滨孙对容身之所的选择,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儿具体描写了鲁滨孙是如何为自己选择安身之处的。从他的选择条件中可以看出,他选择的地点有两个优势:一是条件宜居,二是便于请求救援。这表现出鲁滨孙遇事冷静、聪明能干的特点。十八年过去了。……后来,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孙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面对恐惧,鲁滨孙是怎么做的?
虽然恐惧,但是鲁滨孙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办法对付野人,保证自己的安全。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鲁滨孙为什么会给这个野人起了“星期五”这样奇怪的名字呢?
鲁滨孙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为“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孙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有关,从后文可以看出,他记得自己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上岸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一个曾经那么想回到自己国家的人,为什么会“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去呢?
鲁滨孙经过二十多年在荒岛上的辛勤劳作,已衣食无忧,并且有野人“星期五”陪伴,生活很愉快,因此差不多对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已经淡忘了。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所以我要把它的经过从头至尾,按着次序记下去。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正是鲁滨孙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人们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孙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外,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失望,是他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写的都是“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充分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阅读方法解密:品析第一人称的写法概念: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效果: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直接抒发了……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 2题。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对故事梗概已经基本了解了,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课文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风,船翻了,他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战胜了重重困难,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获救,回到英国。“精彩片段”则详细记录了鲁滨孙初到岛上适应生活、调适心理、记录时间等内容,并写出了鲁滨孙面对现实所作的种种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梗概”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梗概”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突出了鲁滨孙在恶劣的环境中,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串珠问题:2.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没有住所:鲁滨孙在荒岛上找了块合适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成一个简陋的帐篷。缺乏食物:鲁滨孙到森林捕猎,到海边捕鱼,把山羊蓄养起来,并种植麦子。内心恐惧:鲁滨孙在空地上插杨柳桩子,把羊分开养,最后救了“星期五”,经过教化,这个野人成了他的好帮手。孤独:鲁滨孙有两只猫和一条狗,并救了“星期五”作为同伴。鲁滨孙总是乐观地面对眼前的一切,珍惜身边每一个可以让他求生的机会。3.“精彩片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重点表现的是什么?“精彩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孙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孙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斫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进行得非常吃力;没事时,在岛上各处走走,为自己寻找食物。后半部分,是鲁滨孙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的心理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4.从鲁滨孙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鲁滨孙的经历中可以看出,鲁滨孙具有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鲁滨孙漂流记》梗概
精彩片段生活状态
理性思考→知足安命 安排生活简介人物:喜欢航海和冒险
荒岛历险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忧郁寂寞 缺少东西 
工作吃力 食物短缺不畏艰险
聪明能干
顽强乐观本课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精彩片段”写了鲁滨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孙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笛福
这是七月十五日,我开始对这座岛作更仔细的踏看。我首先向小溪的上游走去。我前面提到过,我在这儿把几张木筏靠上岸。我沿溪走了约莫两英里光景,发现潮水一点都没有涨到这儿,它完全是一条流着活水的小河,水质又清又好。不过,眼下正是旱季,小河中有几处地方几乎没有水,至少不可能使水流到任何小河里去;这是一眼就可以看清楚的。?在这条小溪岸边,我看到许多可爱的草原,或者说草地,平坦、光滑,覆盖着绿油油的草。在那些草地的高耸部分,紧挨着更高的坡地,可以设想,河水在那儿从来没有溢出过。我在那些草地上找到了烟叶,绿油油的,茎长得高大粗壮。还有其他各种各样我不认识,或者说没见过的植物,它们也许各有用处,但是我不明白。
第二天,十六日,我又沿着原路走去;走到了比昨天远一点的地方,发现小溪和草地到头了,这一带的树比前面的更多。在这儿,我发现了各种不同的水果,尤其是发现地上有许多甜瓜,树上有葡萄。葡萄藤的确伸展在一棵棵树上,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眼下正长得又大又圆,成熟、饱满。这是一个叫人惊奇的发现。我一见它们,真是好不欣喜,但我的经验提醒我,这东西不能多吃,因为我记得在巴巴里海岸那会儿,吃葡萄吃死了几个我们英格兰人,他们是那儿的奴隶,死于腹泻发烧。但我找到一个极妙的处理这些葡萄的办法,这就是,把它们在太阳下晒成干,把它们作为葡萄干保存。我想,而且事实上也是这样,在没有葡萄的日子里,它们是既好吃,又对健康有益。
我在那儿待了一夜,没有回我的住所。顺便提一下,我可以说,这是第一夜,我不在家里睡。夜晚,我采用了我想出的第一个办法,爬到一棵树的树叶中间,在那儿我睡得很好。第二天早晨,我继续去踏看,根据山谷的长度来估计,我将近走了四英里,仍然是往正北方向走,在我的北边和南面都是山脊。
我发现,现在我有活儿干了,来采集水果和运回家去。我决定贮存一批酸橙、柠檬和葡萄,供我雨季享用。我知道雨季快要来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王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郑板桥)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奘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历经艰险,终于到达印度。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杨露禅陈家沟学艺】
杨露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露禅也不例外。不过,杨露禅的执著精神感动了陈长兴,他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我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鲁滨孙生活环境的恶劣,体会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圈养(quān juàn) 桅杆(wéi wěi)
简陋(lòu lù) 停泊(pō bó)
日晷(ɡuǐ ɡǔn) 泅到(yīn qiú)﹒﹒﹒﹒﹒﹒﹒二、选词填空。
陆续   连续   继续
1.鲁滨孙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搬到岸上。
2.李萍(   )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3.我喊了他三遍,他停下手中的活,看了我一眼,又(   )工作。
观察    观测
4.所以依我的(   ),我是在北纬9度22分。陆续连续继续观测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些工具的缺乏使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加上关联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过着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些工具的缺乏,所以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鲁滨孙过着生活。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什么用。要想活下去,就不得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