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晏子使楚 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晏子使楚 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30 08:26:21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出使的结果如何?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这个故事吧。第 一 课时1.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侮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侮wǔ辱rǔ吩fēn咐fù盗dào贼zéi赔péi晏 敝 囚 淮 柑yànbìqiúhuáigān侮辱 枳 淮南wǔ zhǐ huái 强撒难强盛:
侮辱:
强大而昌盛(多指国家)。
造句:看到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
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造句:他讲这种话是对国人的侮辱。安居乐业:
取笑:
大夫:
冷笑: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造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开玩笑;嘲笑。
古代官职, 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不以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第二部分(第3-5 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结果晏子每次都机智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使楚王的企图落空。
第三部分(第6 自然段)故事的结果。三次交锋,充分体现了晏子的聪明智慧,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一说这篇课文表现了晏子的什么特点?这篇课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的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在与楚王的三次斗智中,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故事。第一次,楚王命人开狗洞,嘲笑晏子身材矮小。晏子回道:“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第二次,楚王讥笑齐国没有人,以此侮辱晏子的人格。晏子回道:“自己不中用才被派到楚国”。第三次,楚王假借被抓的“囚犯”讽刺齐国人没出息,晏子以南橘北枳类比,说明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贼,是水土不同的原因。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齐王派大夫晏(   )子去访问楚国。
(2)敝(   )国有个规矩: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3)淮(   )南的柑(   )橘,又大又甜。
﹒﹒﹒﹒gānyànbìhuái2.根据拼音写汉字。
(1)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wǔ(  )rǔ(  )晏子。
(2)楚王只好fēn(  )fù(  )大开城门。
(3)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fàn(  ),从堂下走过。
(4)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dào(  )zéi(  )来了。
(5)楚王听了,只好péi(  )不是。
赔侮辱吩咐犯盗贼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面不(  )色  (  )居(  )业 
自取其(  )  能言(  )辩善改安乐辱4.按要求写句子。
(1)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只有能力强的人,才能去访问上等的国家。﹒﹒﹒从这以后,楚王非常尊重晏子。课件38张PPT。第 二 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重点)
2.从晏子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态度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串珠问题:
1.一读:楚王第一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二思:楚王第二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3.三品:楚王第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四悟: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楚王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wǔ)辱(rǔ)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本段点明了事情的起因。楚王侮辱晏子是仗着国势强盛,其目的是显显威风。“仗着”“显显”写出楚王的骄矜之态。品析: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瞅了他一眼”“冷笑”,从楚王的神态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轻蔑,不屑一顾。用反问句更说明楚王根本没把晏子放在眼里,体现了楚王的目中无人,傲慢无礼。品析: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qiú)犯(fàn),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文中写楚王三次“笑”,分别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第一次,楚王对晏子的蔑视;第二次,楚王无言以对,用笑掩饰内心的尴尬;第三次,楚王笑里藏刀,居心叵测。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楚王借机质问晏子。“笑嘻嘻”写出楚王笑里藏刀,居心叵测的嘴脸。“得意扬扬”显示出大臣们嘲笑时的肆无忌惮,在他们看来晏子是无言以对了。品析: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用一个双重否定句来结尾,有什么作用?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说明晏子不辱使命,他用自己的勇敢机智,能言善辩赢得了楚王的尊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课文中多次描写人物的“笑”,不同的笑反映出人物不同的心理。请用“笑”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内心情感。示例:妈妈看着我得了一百分的卷子,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她的嘴角微微上扬,抿着嘴,额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细长的眉毛如一弯新月,嵌在瓜子脸上。仿写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一开始想仗着自己国势强盛,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到后来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面对楚王的一次次羞辱,晏子都能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结果使楚王一败再败,最后不得不赔礼认输。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态度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1.一读:楚王第一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楚王叫人在城门旁开了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钻。晏子以“访问狗国才钻狗洞”进行反击。结果楚王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串珠问题:2.二思:楚王第二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楚王见到晏子,以晏子的外貌侮辱晏子说齐国没人了。晏子从容面对,用夸张的说法说明了齐国人多,用“故意笑了笑”来自嘲与楚王针锋相对,结果楚王只好“陪着笑”。3.三品:楚王第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楚王宴请晏子时,假借被抓的“囚犯”讽刺齐国人没出息。晏子将计就计,巧借“南橘北枳”的故事,说明成为“囚犯”的原因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以此来反击楚王。结果楚王只好“赔不是”。4.四悟: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楚王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的人。楚王是一个骄横傲慢、目中无人的人。晏子使楚起因钻狗洞——是狗国——只好开城门
没人才——下等国——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南橘北枳——只好赔不是——晏子访问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子——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经过楚王刁难 自取其辱
晏子回击 维护尊严楚王(侮辱) 晏子(反击) 结果本文叙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在与楚王的三次斗智中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体现了晏子的能言善辩、聪明机智,赞扬了晏子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周总理的外交故事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
曾有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周总理幽默犀利的外交辞令,成就了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段佳话。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林则徐)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蚕谷行》杜甫)
【屈原与端午节】秦国攻破郢都后,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中,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身死。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作为端午节,以赛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苏武牧羊】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劝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完璧归赵】战国时期,蔺相如受命拿着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他见秦王毫无诚意,便巧用计策,使璧完好无损地回到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关于爱国的名言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冰心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吴玉章
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亚里士多德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这篇课文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在与楚国三次斗智中,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赞扬了晏子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参考答案:略。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特点。参考答案: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第一次楚王命人关城门,开狗洞,是笑晏子身材矮小。晏子说:“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第二次楚王讥笑齐国没有人,是侮辱晏子的人格。晏子说,齐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举袖一片云,甩汗一阵雨……面对楚王的再次质问,他说,齐国是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他最不中用,就到楚国来了。第三次楚王假借被抓的“囚犯”讽刺齐国人没出息,晏子以柑橘打比方,说明齐国人在齐国能好好劳动,一到楚国便做贼,也许是两国水土不同。1.晏子出使楚国与楚王有三次交锋,请你说一说每一次交锋的内容。参考答案:第一次晏子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楚王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否则,就应打开城门。第二次晏子将计就计,顺水推舟,顺着楚王的逻辑说下来。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如果楚王认为“我”无能,就说明楚国是下等国家。第三次晏子以“南橘北枳”作比,以同样的道理相推,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到楚国就当盗贼,也许是两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同的缘故,让楚王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2.晏子用他的智慧和语言三次战胜了楚王,请讨论:晏子都运用了哪些反驳的方法?参考答案:课文中前三次写楚王的“笑”。第一次,楚王对晏子的蔑视;第二次,楚王无言以对,用笑掩饰内心的尴尬;第三次,楚王笑里藏刀,居心叵测。另外两次“笑”,一次是晏子“故意笑了笑”,可以看出晏子不服楚王;另一次是大臣们“得意扬扬地笑起来”,说明了大臣们嘲笑时的肆无忌惮。3.课文中有五次写到“笑”。在文中找出来,结合上下文和人物细细体会“笑”的不同含义。参考答案: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的人。楚王是一个骄横傲慢、目中无人的人。4.你对晏子和楚王怎样评价?参考答案:
1. 挥汗成雨
2. 摩肩接踵
3.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分别用下面成语中的一个来概括,请你填一填。一、看拼音,写词语。
wǔ rǔ    fēn fu dào mài
péi chánɡ jiān zéi侮 辱赔 偿吩 咐奸 贼盗 卖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乘机(chéng chèng)  规矩(jù ju)
淮北(zhǔn huái) 敝国(bì bǐ)
柑橘(gān gǎn) 撒谎(sǎ sā)√﹒﹒﹒﹒﹒﹒√√√√√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晏子使楚。(   )
A.用  B.假使、假若 C.出使
2.敝国有个规矩。(   )
A.破旧,破烂 B.衰败
C.谦辞,旧时用于称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3.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   )
A.兵器的总称   B.拿着
C.凭借,倚仗CCC﹒﹒﹒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汗(    )雨
(    ) (    )扬扬
面不(    ) (    )
(    )居(    )业
(    )为橘, (    )为枳
挥成得意改色安乐淮南淮北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楚王只好陪着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以后,难道楚王敢不尊重晏子吗?示例:狡猾的楚王只好无可奈何地陪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