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实验班)试题卷
2018.1
本试卷共2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
读“台湾地区2017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和蒸腾????B.?水汽输送???? C.?下渗???? D.?水汽凝结
2.?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①水污染严重;?②降水集中;③河道落差大,水流急;?④水资源浪费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3-4题。
3.?图示反映该村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B.?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C.?医疗卫生水平高???? D.?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4.?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③劳动力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下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读图,回答5-6题。
5. 下列关于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具备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才能集聚
B. 只是为了协作,提高创新能力,工业越集聚、规模越大,效益越高
C. 一般来说,工业化前期、中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集聚
D. 工业分散是为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并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6. 若图中细箭头表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扩散,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政府的行政规划
B. 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吸引力
C. 工业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
D. 产业升级以及原有区位优势的降低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图中扇三角洲:①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②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③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④南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017年5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9-11题。
9.?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种植业收益低??? C.?城镇建设占地??? D.?市场趋于萎缩
10.?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市场???? C.?地形???? D.?气候
11.?当地一些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恢复土地肥力??? D.?提高机械化水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6分。
12. (22分)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是几点钟。(4分)
(2)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该日深圳(22°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8分)
(3)描述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4分)
(4)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分)?
(5) 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及亚洲高压的势力变化(增强或减弱)。(4分)
13.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首都,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己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下图是布加勒斯特所在地区的地形、降水、水系分布图。
(1)简要说出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布加勒斯特城市早期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6分)
(3)分析布加勒斯特成为“花园城市”的主要原因。(6分)
(4)多瑙河下游历史上多发生春季洪涝灾害,试分析多瑙河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8分)
14.(10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2分)
(2)图中气候类型⑥的成因是??????????????????????????????????;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气候类型①地区的自然带是???????????。(4分)
(3)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渔场,形成原因是?????????????????????。除此成因外,世界大渔场的成因还有 ,例如 渔场。(4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实验班)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
卷上。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B
B
D
D
A
B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
(1)西南(2分) 15时(2分)
(2)(15°N,60°W) (4分)??? 83°(2分)? 15°N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3)昼长夜短(2分) 北纬7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2分)
(4)30°E向东到160°E(2分)
(5)向南(2分)???增强(2分)
13.
(1)降水分布不均,白西向东呈减少趋势(2分)。原因:该地受来白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较大,且自西向东受盛行西风影响逐渐减小。(2分) ??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为城市发展提供农产品;(2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分)水热适宜,便于人类活动的开展。(2分) ??
(3)气候适宜,适宜植物的生长;(2分)国家政策的支持;(2分)当地人们绿化观念较深。(2分) ??
(4)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流域面积广,短时间内汇聚径流量大;(2分)河流有结冰期,由低纬流向高纬,春季多凌汛;(2分)上游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2分)
14.
?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 夏(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分)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1分)热带雨林带(1分)
?北海道(1分) ?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1分) 上升补偿流(1分) 秘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