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30 23:01:02

文档简介

《草原》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 自然段。 学习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的民族感情。 预习:21cnjy.com
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渲染???勾勒???疾驰????迂回?????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
2、读课文,我想到了下列成语:(至少三个)。?
A.含“草”字的成语:
B.形容草原绿的成语:
C.形容草原大的成语:
D.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
E.形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成语:
【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划出反映草原美的句子,并做好随文批注。
2、试着用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感受填空。
草原的景色美,美就美在             。
这么美的景色,难怪作者在原作中这样写道:这是个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呀!
3、领悟表达方法:我发现作者依次描写??、??、???、?等来表现草原的风光美,我还发现作者在观察时先  后??,由??及?,从??到???,这样让我们读来很有条理。
4、草原的风光美,作者的语言更美,我要把这一部分背诵下来。
【走进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的人民更令人难忘。
1、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划出写草原人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
2、有感情地朗读划下的句子,用心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话别草原,放飞想象】
香醇的美酒,激越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我们怎么舍得离开呢?
正如作者感慨:?“???????,??????????”。
联系课文内容,大胆想象:
时间不停地推移,夕阳渐渐西沉,可谁也不肯走。你看,他们的手仍??  ?,同行的画家????,同行的歌手??????。汽车的喇叭声催促着我们,干部们?????,七十岁的老翁???????。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践新天地:
1、作者为我们呈现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草原,而今的呼伦贝尔草原又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思考:如何让这美永远地保存下来?21教育网
2、好书推荐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扇门,将引领我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下面向大家推荐几首老舍的美文供大家选阅。
《我的母亲》、《她那么看我》、《林海》、《婆婆话》、《济南的冬天》、《猫》、《想北平》、《养花》
?
《丝绸之路》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我能和同学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我能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三、独学展示
读一读: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
写一写:矗、凹、戎、循、鸵、匕、贸、芝、奂。
秀一秀:我从看到“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想到了
批一批: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四、探究、合作、交流
1.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知道它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了吗?
2.课文第八自然段是从 几个方面来描写人物的?表现 。
3.从“盼望已久”一词中我看出了 。
4.“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在文中起到了 作用。
5.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 作用。这座巨型石雕有 作用和 意义。21cnjy.com
五、自我检测
课文通过描绘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进行( )、( )交流的( )之路。21·cn·jy·com
六、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了解了两千多年前的我国的 、 、 ,我感到作为中国人
七、作业设计
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www.21-cn-jy.com
八、拓展阅读
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河中架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
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光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足迹,洒落串串汗珠。那是乡亲在追求多彩的希望,在兑现美好的遐想。弯弯的小桥,不时荡过轻吟低唱,不时露出舒心笑容。
因而,我幼小的心灵,曾将心声献给小桥: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收割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晃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桥走进我的梦中。
我在漂泊他乡的岁月,心中总涌动着故乡的河水,梦中总看到弓样的小桥。当我访南疆探北国,眼帘闯进座座雄伟的长桥时,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弯弯的小桥,是我梦中的桥吗?
三十多年过去,我戴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紧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桥。
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了?河中一道长虹,沿着朝霞熠熠闪光。哦,雄浑的大桥敞开胸怀,汽车的呼啸、摩托的笛音、自行车的叮铃,合奏着交响进行曲;南来的钢筋、花布,北往的柑橙、家禽,绘出交流欢乐图……满桥豪笑满桥歌啊!蜕变的桥,传递了家乡进步的消息,透露了家乡富裕的声音。时代的春风,美好的追求,我蓦地记起儿时唱给小桥的歌,哦,明艳艳的太阳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来了,五彩斑斓的月拉开了!21教育网
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荡起甜美的浪花。我仰望一碧蓝天,心底轻声呼喊:家乡的桥呀,我梦中的桥!
1、“熠”字,我运用( )方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填空:( )的新月( )的河水( )的小桥( )的春风2·1·c·n·j·y
( )的声音( )的浪花( )的太阳( )的追求
3、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收割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晃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
作者用( )、( )、( )来写幼小心灵里的小桥,赋予小桥新的意义,同时用三个句式相同的分句,构成一个( )句子。读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表达作者者
;我还体会到了短文与本课运用相同的表达方法是
九、相关链接 话说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中国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从西域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安息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
丝绸之路与中外友好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欧各地各民族友好往来绵亘不绝,日益密切。

《白杨》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介绍、边疆、沉思、陷入”,理解带点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感受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会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物。 二、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三、重点词语   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1教育网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或向其他同学请教注上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直到读准音。 掌握下列词语 ?戈壁? 界限? 介绍? 清晰? 表白? 抚摸?? 软弱?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3、默读课文,能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吗? ①课文记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用简要的语言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 ———————————————————————————————————————————————————————— 。? ②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分分段。用//在课文中标出。 ①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②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的心。 ③爸爸的介绍对孩子的教育。 ④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新疆茁壮成长。 五、品读课文,美读体验 1、边默读课文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2、佳段赏析??21·世纪*教育网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找出句子,想想白杨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白杨外形又有什么特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从爸爸的这段介绍中可以看出白杨树内在有哪些特点? ?
③爸爸借白杨树来表明自己怎样的心思?谈谈你的见解。 ?
六、学习表达,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呢?跟同学们说说吧!
2、争做小作者:兄妹二人在新疆生活得怎样?长大后他们这一代人为新疆做了什么呢?你能继续写下去吗?试一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拓展阅读
  戈壁滩、戈壁滩、戈壁滩……
  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渺无际涯的戈壁滩。一大片一大片灰黄单调的色彩,在车窗里向后倒退,向天边延伸,遥远的天边,起伏着寸草不生的秃山,那暗红的色泽和奇特的形状,竟使人联想到了月球和火星……2·1·c·n·j·y
  荒凉、贫瘠、寂寥──这些令人发怵的字眼,似乎就是专门为戈壁滩创造的。
  灰黄中,突然闪出几星浅绿!尽管绿得可怜,却使我的眼睛发亮了。在这片无边无际的荒滩上,原来也有生命。星星点点的,绿色在不断地闪烁,它们改变了戈壁滩的可怕的形象。www-2-1-cnjy-com
  这些奇怪的绿色是什么呢?
  “是刺棵子。”一位饱经风霜的旅伴告诉我。
  刺棵子。刺棵子。刺棵子……
  我踏上茫茫的戈壁滩,我要认识这些奇怪的绿色。我终于看清了它们。
  在冒着青烟的沙砾中,在龟裂的土壤里,在那些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大石块下,它们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纤长的枝条,无拘无束地向四面八方伸展,枝条上绿色的利刺和小圆叶,骄傲地在烈日和热风中摇曳……www.21-cn-jy.com
  哪里有戈壁滩,它们就在哪里出现,不管风沙多么狂暴,不管炎阳多么严酷,它们顽强地在荒芜中绽吐着给人以希望的色彩,透露出生命的信息。21·cn·jy·com
  我惊讶了──在这生命绝迹的旱漠荒野上,它们怎么能生存下来呢?该不会有什么特异功能?
  我想从沙砾中拔出一棵来,费尽力气,未能得逞,利刺却戳破了我的手……
  哦,这倔强的小生命,把根扎得那么深!
  我看见它们在骄傲地微笑,我听见它们在骄傲地唱歌。面对广阔而又无情的大戈壁,它们能不骄傲么!
  它们在用那星星点点的绿色向世界宣告:生命,是无法战胜的!
  来,沿着它们的足迹向荒漠进军吧,前方,一定能找到绿洲……
1、我通过( )方法理解了诸如“渺无际涯、寂寥、饱经风霜”等词语
2、我知道了戈壁滩的环境是 ,刺棵子特点是 。21cnjy.com
3、我能体会到文中的“我”看见刺棵子时的心情: 。
4、“我看见它们在骄傲地微笑,我听见它们在骄傲地唱歌”是真的吗?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5、短文在表达上与本课有什么相同之处?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二、自主预习?
1、收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准备与同学分享。?
?2、我读自读提示,理解具体要求。?
?3、我认真自学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词语。?
三、合作探究?
1、简单写一写,书上画一画,组内说一说。?
默读课文,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困难:?????????????????????????????????????????????????????解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自我检测
1.课文讲了 的事。
2.开凿风火山隧道时遇到了 、 、 三点困难。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体现了建设者们 、 、 的精神。21·cn·jy·com
五、学习收获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六、拓展延伸
拉萨之夏
夏天,是古城拉萨一个让人微薰的时节。
拉萨的夏天有着她自己的独异的性格和别致的风姿。她没有江南似锦的繁花和恣肆的藤萝,甚至看不见疯狂生长的野草,听不到知了尖锐的长鸣。江南之夏所有的沉闷,喧嚣,在拉萨的夏天里化作了沁人心脾的清凉。www.21-cn-jy.com
浮云如洗,长空湛蓝如那一掬最深的纯净的海。那些高大雄壮的群山,依然赤袒着身躯,绵延横亘,傲然而立。但夏天给它们抹上了一层淡到几乎没有的绿,于是,无边的苍莽之中便见到了一点令人心跳的浪漫和温情。2·1·c·n·j·y
当杨树的叶子渐渐丰满,拉鲁草场上一定也绿草如茵。不必刻意去瞻仰那人头涌动的名胜,也不必苦心探访那些被太多的没有节制的语言污染了的风景。在拉萨,向一条简陋的小巷,或者郊外无人的小径,随意地走去,一定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静谧让你刻肯铭心。
在离开拉萨一年之后,在夏天,我再次在它的某个角落里,停住了匆匆的脚步。走在古城透明的风里,执手梦想多年的阳光,没有言语,我想,我们是彼此会心的。在淡淡开放的格桑花的影里,阳光如故人的笑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夜雨依然如期而至,如丝如缕拂过碧绿的叶子,一点琴瑟浅唱的曼妙先是在耳边缠络不去,然后化作星星点点的清凉,滴落心间。大约只有在拉萨的夏天,才可以听到如此真切的雨声吧?江南的雨来势汹汹,性情暴烈;塞北的雨只好比那翩然的惊鸿,芳影才现,便已没了踪迹。西南也多雨啊,那里的夏天,可是听雨的去处?
天色欲曙,窗外的树林里,有鸟儿快乐地啁啾,有几只在林间的沙地上跳跃嬉戏或作绅士样的漫步。它们并不十分避人,有时倏然飞走了,却在沙地上留下清秀的足迹,宛如微雕,又似诗行。
但是,我不会只在拉萨的夏天里留连。对我来说,她真正迷人的不只是神秘的传说,也不只是它美丽的容颜。自然和历史所赋予她的种种,让我感到一种生生不息息的顽强和伟岸,也许,这正是生命之力的旗帜,是人类不懈怠的心灵的一个战场,同时又是一个港湾。  
1、这篇短文有不少优美的词句,请你把喜欢的抄一抄。

2、通过阅读短文,我对拉萨有了更多的了解,拉萨的夏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读读下面这句话,注意画线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含义。
自然和历史所赋予她的种种,让我感到一种生生不息息的顽强和伟岸,也许,这正是生命之力的旗帜,是人类不懈怠的心灵的一个战场,同时又是一个港湾。21教育网



七、相关链接
拉萨
拉萨西藏自治区首府,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三千六百五十多米。“拉萨”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