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古诗词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村居》,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通过学习,体会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激发自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生活的美好。
合作探究:
1.品读古诗,交流、领悟诗意,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画面,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 )美和( )之趣21教育网
4.交流《清平乐·村居》
(1)导入 。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 卜算子咏梅”、“清平乐”……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2)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3)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21cnjy.com
(4)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小组内练习交流。
(5)文中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大儿子正在 ,他想:
二儿子正在 ,他想:
三儿子正在 ,他想:
(6)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7)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朗读全文,把握这首词的大概内容。能有感情地背诵。
《牧童》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古诗词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通过学习,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激发自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合作探究:
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
??理解诗句的意思:
??????????????????????????????????? ??????????????????????????????????????????????????
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
3、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4、再读《牧童》,享受童趣:
⑴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铺”、“六七里”,让你感觉到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从“弄”字,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⑵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
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我们学了《牧童》,看到了一个可爱、调皮,自由自在的牧童,请大家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所 见? 牧童
清 袁枚 唐 刘驾
牧童骑黄牛, 牧童见客拜,
歌声振林樾。 山果怀中落。
意欲捕鸣蝉, 昼日驱牛归,
突然闭口立。 前溪风雨恶。
你觉得《所见》中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刘驾的诗中又写了怎样的牧童?与课文中的牧童比较一下:
《舟过安仁》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古诗词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舟过安仁》,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通过学习,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激发自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合作探究:
1.品读古诗,交流、领悟诗意,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画面,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21教育网
3. 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
(1)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究弄懂。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①“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
②“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怪生”一词,说明了诗人 ,原来是
(3)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诗人喜欢他们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4)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冬阳?童年?骆驼队》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我还能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三、知识链接
骆驼哺乳纲,骆驼科。反刍家畜。头小,颈长,体大,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二趾,有厚皮,适于在沙漠行走。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一或两个驼峰,内蓄脂肪;胃分三室,第一胃附生20—30个水脬,作贮水用,故善耐饥渴。性温驯而执拗,食粗草及灌木。能负重远行,号称“沙漠之舟”。寿命约30年。
四、基础达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毡帽(zhān zhàn)卸煤(xiè yù)咀嚼(jiáo jué)慢慢地嚼(jiáo jué)21·cn·jy·com
⑵“卸”是左右结构的字,第六笔是( )。“袄、袍”部首都是( ),与它们部首相同的字有( )、( )、( )、( )。“嚼”字共( )画,第十七笔是( )。
⑶一字组多词
毡( )( ) ( )袄( )( )( )
卸( )( )( )漠( )( )( )
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课文中的新词语。
3、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这样几件事:
五、探究合作21cnjy.com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读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谁读得好。
3.讨论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4. 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课文讲了 。
5.作者对骆驼怎么样?把提现作者喜爱骆驼的句子勾画下来。
六、探究交流
1、文中的场景描写得很细,如“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
2、作者之所以写这么细是因为
。
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把你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3、骆驼为什么系铃铛,“我”想到的原因是:
,从“我”的想法中你能体会到
4、读最后一自然段,你能体会到
5、本文看似写的事很多,但都是围绕 来写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自我检测
1.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方法:小组检查,老师抽查。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片段完成练习。
课文通过回忆我四个童年生活中的片段,展现了我( )、( )、( )、( ) 的性格特点,表现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1教育网
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想到,为了一篇表扬稿,我竟和班长生起气来。 前几天,我班教室的一个破窗户不知是谁修好,还换上了一块新玻璃。我就根据这件事写了一篇表扬稿,交给了班长李明,他是广播室的播音员。李明接过表扬稿,看了看,媚头一皱,便向广播室走去。 中午的广播结束了,没有广播我写的那篇表扬稿。班长从广播室出来???我就上前问他??李明??为什么不播我写的表扬稿???今天稿件太多???你那篇下次再广播吧???班长微笑着摆了摆手???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是的???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以来???学校好人好事太多了???他把表扬的机会让给了别的班???我理解班长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广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问李明。“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广播吧!”说完,他脸红了红。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那篇表扬稿仍然没有广播。也许班长把这件事忘记了,也许是把那篇稿弄丢了,我生气了。班长过去并不是这样的。上学期,班上出现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过他的眼晴,他都写了表扬稿。我记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笔钱,归还了失主,班长知道了,马上用午休时间写了一篇表扬稿,及时表扬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你看他工作多么(仔细??精细)!可是现在,他对工作却这样不负责任,对班级出现这样一件好事,漫不经心!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不广播我那篇表扬稿。 可是第二天,班长生病了,播音员由副班长担任,我那篇稿子广播了。我高兴地迎住从广播室走出来的副班长,伸出大拇指(夸耀?夸奖)地说:“副班长,你对工作真是认真负责啊!”接着,我把班长(放置?搁置)我那篇表扬稿的经过告诉了他。谁知,副班长听了哈哈大笑说:“谁做的好事你还不知道啊?”“噢?是班长!”我这才晃然大悟。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1) 满不在乎:
(2) 恍然大悟: 3.用“Ⅱ”把短文分为四段,并写出段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4.认真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各反映班长怎样的内心活动:第一处,班长想:
第二处,班长想: 5、文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6.请在第三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7、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8、请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祖父的园子》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学习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玩味,丰富的想象体验和有意义的对话,全面地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
课文导读:
“祖父的园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这自由让作者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快乐!
建议同学们阅读本文时要善于运用以前在讲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哪些情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认真朗读课文,并积累语言。
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⑴“倭”字很容易读错,不要秀才识字认半边,不读wěi,而是读( ),组词(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⑵“蚌”字是( )结构,部首是( ),组词( )。
⑶与“瓢”字形相近的字有( )、( )、( )等,写“瓢”字时,“瓜”千万不要写成“爪”。 21教育网
⑷“嗡”“啃”都是形声字,我能再写几个这样的形声字。
⑸仿写:金灿灿 、 、
(我的识字方法很多,本课的生字我采取了 方法识记的。)21cnjy.com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www.21-cn-jy.com
4、通过读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 。2·1·c·n·j·y
5、初读课文后,我体会到 拓展阅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后生可畏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他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 放炮 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 想请人作序 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 都—一谦虚地谢绝了 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 少年气盛 一口答应 结果他写出的 滕王阁序 名垂千古 爸爸 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21·cn·jy·com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 )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 )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爽朗( )浮现( )会意( )慈爱(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疾言厉色:
少年气盛:
名垂千古: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在文中用“___”划出文中具体体现“爸爸在我家是权威”的句子。
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6、短文的题目是“后生可畏”,“后生” 一般我们指 ,在文中指 ,爸爸说:“真是后生可畏啊!”是因为爸爸原来认为 ,我提出不同意见,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二是
《童年的发现》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知识链接
哥白尼: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不然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 “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四、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随心所欲
运转自如
绞尽脑汁
天赋
困窘
五、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我”叫什么名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我”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是怎样发现的?
六、课堂探究
(一)你觉得文中哪些字难写难记,把这些字写下来,提醒一下大家吧!
(二)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说说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1)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2)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品读以下句子:
A“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B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C 菜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D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E “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品读:
“我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能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七、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我想》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的快乐生活和美好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自主学习:
导入定向:
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自学体验: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基础达标
1、阅读提示我们“童年是诗、歌、梦”这三个句子写得很美,我要抄下来:
2、我能理解诗中这几个词语:
3、初读课文后,我体会到
我发现
学贵有疑:我有个感兴趣的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挑战自我
1、《我想》这首诗中的孩子有哪些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童年的水墨画》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预习
1.本课的诗歌节奏感强,韵律优美,我至少要大声读三遍,把它们读通读顺。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诗歌包括三个画面,分别是:
3.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做出标记,以便课堂上和大家交流。
4.我能在课外也搜集一些儿童诗,摘抄在读书摘记本上。
5.搜集资料,理解儿童诗。
课中探究
(1)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课后仿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