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一》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1cnjy.com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www.21-cn-jy.com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学习重难点:
1、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2、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自主学习:
1、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21·cn·jy·com
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
自学体验:
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⑴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⑵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2·1·c·n·j·y
(如:场面描写人物对话的描写;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景色描写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交流展示: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西部风光,感受到了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有 、有 、有 、还有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
2.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告诉我们:《草原》一课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 ,《白杨》一课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 。这些写作方法很值得我借鉴。
3、学习本单元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这使我感到很开心。21教育网
4.我查了课外资料,知道《浪淘沙》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
。
合作展示: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点评。
归纳提升:
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回顾.拓展三》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比如,语言的精练简洁,语言的幽默诙谐,语言的生动得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21教育网
3、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自主学习:?
一、交流平台?
1、?我要分角色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2、?听了这段对话,我想说???????????????(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3、我要说出我自己读了这个单元课文的感受?
二、日积月累?
1.我要自由读对联。?
2.我要把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齐读对联,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发现。(简要说说特征)?
4.背诵喜欢的对联。?
5.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
合作交流:
1、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对于本单元课文或自己已阅读的其他文本的独特感受。
2、学生认真读日积月累里的几副对联并讨论交流每副对联的意思和特点。
3、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对联,同桌或小组同学间相互交流。
归纳提升:
1、师生共议,明确各对联的特点:
⑴回文联:由前往后读和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
⑵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⑶叠字联:联中有叠字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⑷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2、比赛记忆这些对联及其意思与特点,老师给予指导与点拨。
3、课外拓展:
⑴教师出示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⑵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对联。
《回顾.拓展二》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在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的基础上体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对本单元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和理解。www.21-cn-jy.com
2、通过回顾、诵读、合作探究,积累知识。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能入情入境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名言警句的意思并用于实际中。
自主学习:
1、?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交流读书方法。?
2、?学习日积月累。?
3、?自由阅读课外书屋。
自学体验:
?1、?交流平台??感受与启示:?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如,《祖父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就是我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对“我”?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现童年的天真无邪。?21·cn·jy·com
读书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如果是自己将会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2、日积月累?
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21教育网
3.学生读课外书屋,并交流读后感受。????
交流展示:
1、汇报交流自己对小东和小林的对话的独特发现与体会。
2、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对本单元课文的独特发现与感受,然后举荐代表班级交流。
3、学生相互交流读书方法:
⑴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 ⑵全班交流。
(有感情的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归纳提升:
1、我会读本单元的名言警句,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2、我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用法。
3、学生介绍高尔基并引出他的纪传体小说《童年》,请读过的学生对此作介绍。
4、简单介绍高尔基其他两部与《童年》相关的作品——《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1cnjy.com
5、学生自主推荐自己所阅读的伟人、名人传记,供学生课外阅读参考。
《回顾·拓展五》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人物的评价、探讨,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积累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
重点难点:
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评价人物时语言的形象生动是交流中的难点。
自学体验:
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
3、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21教育网
独学展示:
1、大家都来秀一秀:
①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 写的《 》; 写的《 》; 写的《 》; 写的《 》。目前我正在阅读《 》。
②在本组的学习中,我认识了 的蔺相如;
的诸葛亮; 的鲁肃以及
的美猴王等等。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 ,
最不喜欢的是 。
③我是一个喜欢积累的孩子,我还积累了“日积月累”以外的歇后语,写两条与大家分享吧!
2、两人对子批一批:
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探究交流:
一、交流平台
教师从文中选取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
2、班级小小辩论会:各学习小组对于同一人物的不同看法发表见解。(教师点拨:可用上文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论证自己的观点。)
3、评选出优秀辩论小组以及辩论员。
二、日积月累
1、准确、流利地朗读歇后语。
2、学习小组交流:我知道 这句歇后语出自《 》篇名著,还知道它背后的典故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歇后语背后的典故。
归纳提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自测反馈:
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
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
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
4、情景造句练习。
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回顾.拓展八》学案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收获和体会。
2、了解广告语的风趣、幽默。
3、培养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课前独学
1、总结单元学习收获。
2、收集课外的名言警句;搜集有趣的广告语和其它有趣的语文材料。
独学检测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 : ??????????????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 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 因为我从他身上 ??????????????????
我印象最深的是 ?????????????, 因为 ???????????????????
我还有很多收获 ???????????????????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
2、这些广告语真有趣:
(1)?????????????????????????
(2)?????????????????????????
(3)?????????????????????????
3、名言警句填空:
①强调奉献的精神:
②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
③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④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
我还能写出一条外国名人的名言警句:
合作探究
日积月累
1.自由读名人名言。
2.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这几个名人。
3.熟读名人名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你还读过这几位名人的哪些名言,读给大家听。
趣味语文
1.阅读趣味语文,想想讲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理解。
3.朗读比赛。
4.最后交流一下各自了解或搜集的趣味语文材料。
交流展示
(一)交流平台:
1.学习小组交流阅读收获:
(1)读读品品: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精彩片段或篇章进行品读,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得如此动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畅谈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每组选派一至两位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二)日积月累:
1.一边读名言警句,一边思考含义。
2.全班交流,讨论。
(三)趣味语文:
学习小组交流:
(1)读了这些有趣的广告语,我感受到:
(2)围绕 主题,我们也能编一句广告语
《回顾.拓展四》学案
学习目标:?
1.巩固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16个成语。?
3.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读文章要入情入境。?
2.?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自读自悟:?
1.回顾课文,反复品读。?
2.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成语故事。?
3.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学会了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用到的的直接抒发感情法;还有???????????????????????????。?
交流展示:?
1.大家都来秀一秀:?
??①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学会了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用到的的直接抒发感情法;还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在上一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就推荐我们课外阅读《中华成语故事》。现在,我随口就能说出五个。
如?????、?????、?????、? ??、?????。?
2.读成语,按自己的方法把成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如???????????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如??????????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如??????????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如????????
探究、交流:?
1.用自己的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①?学习小组内互说。?
②?全班交流。?
2.思考:“程门立雪”的寓意,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回顾·拓展七》学案
学习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词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重点难点:
1.交流本组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2.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自主探究:
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课文第几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
3.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21教育网
4.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
5.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第几小节介绍?
5.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6.读最后一小节,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
独学展示:
1.大家都来秀一秀:
(1)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 的小嘎子; 的胖墩儿; 的守财奴; 的王熙凤; 的“刷子李”; 的小人托德; 的拜金主义裁缝店老板。(2)读写“日积月累”中描写人物的词语太少了,我来补充几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形容人物外貌的:
②形容人物的神态表情的:
③描写人物行动的:
④描写人物说话时的情态的:
(3)解释成语:入木三分
2.两人对子批一批:
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3.教师小结。
小组合作 :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2)给几个人名,试着用线与这些成语连连看。
黑旋风李逵 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 仪表堂堂
班级自选人名 虎背熊腰
班级自选人名 身强力壮
(3)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2)小组成员根据这四个成语表演。
(3)小组推荐最好的成员上台表演,让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说成语。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
(1)请学生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要求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2)大家根据下面几段话的提示填上这两组成语,每个成语只允许用一次。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6.学生小组形式练习。
7.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8.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学苦练)
9.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第几小节介绍?(第一节)
10.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11.齐读最后一小节,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
探究、交流:
(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思考本组几篇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2)学习小组交流:
我要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出理由。
(3)全班交流、点评。
2.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我还有其他的收获,要同大家交流交流。
(2)谈谈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搜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与收获。
(3)我在这次习作中也运用了课文中写人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我读给大家听一听。(选精彩段落阅读)
(二)日积月累:
1、读写“日积月累”中描写人物的词语。
①形容人物外貌的: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②形容人物的神态表情的: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③描写人物行动的: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④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的: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2、全班交流: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三)成语故事:
1、全班交流:读了“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典故,我读懂了
,我也有一个问题
2、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归纳提升: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谈在学习上的收获。
3.在这次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人物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自测反馈:
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句子进行分类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