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 第3课时 折、剪、拼图形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 第3课时 折、剪、拼图形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30 20:11:18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3课时 折、剪、拼图形
六 认识图形(二)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通过折、剪、拼图形探究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动手折一折。
探究点 通过折、剪、拼图形探究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折一折。
(1)拿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相等的两部分。
(2)拿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相等的4部分。
(3)拿一张长方形纸,把它折成相等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拼一拼。
(1)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
(2)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4个一样的三角形,用这4个三角形拼成另外一个形状。
小试牛刀
1.沿虚线折一折,折出的是哪个图形?连一连。
2.按要求画一画。
(答案不唯一)
3.填一填。
(1) 沿虚线折出了(  )个相同的(  )形。
(2) 沿虚线剪成了(  )个(  )形。
(3) 沿虚线剪成了(  )个(  )形。
2
三角
3
三角
2
三角
归纳总结:
利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平面图形转化成另一个平面图形,有时也能把一个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
拼图
3
7
6
4
5
4.画一画,把下面正方形分成相等的4块,看谁的方法多。
易错辨析
(答案不唯一)
作 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巧妙剪、拼
作业提升方向
5 .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提示:有3种情况)
作业提升练
6. 你能用12根小棒摆成6个相同的三角形吗?把它画出来。

7. 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    )体,其中②号面与(  )号面相对,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作业拓展练
正方

③折、剪、拼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折剪、拼的过程,加深对圆形的感性认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小木块或小棒,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
讲解、引导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激趣引入:出示各种图形组成的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看图讲故事,并分辨其中学过的图形。 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美感。
探究与体验 探究、体验、感悟:1、先让学生亲自折一折折一折。(1)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相等的两部分。(2)把正方形纸折成相等四部分。(3)用长方形纸折成相等两部分。(4)探索自己方法的可行性。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验证折成的两部分大小是否一样。 2、剪一剪、拼一拼(1)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2)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4个一样的三角形,用这4个三角形拼成另外一个图形。 (3)按下图沿虚线剪开,用剪出的4个“扇形”拼成一个圆。拼成的圆与原来的正方形比,哪个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操作:说一说折的方法,变成什么图形。(对角折、对边折)方法同上。 操作:说一说,怎样折和验证的方法(对角折、对边折、量一量画线折多种方法) 独自操作,交流做法,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先说说怎样剪下来,再去拼。 交流拼成的图形,让同桌看看,并说明自己的做法。 学生独立拼图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拼图,可以拼成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拼,交流时向同学说明自己的想法。 学生拼图交流自己的理由 通过折纸加深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感性认识,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给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去想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实践与应用 拓展创新:用准备好的图形拼成漂亮的图案,说出用什么形状拼成了什么图案? 独立拼图。展示作品。交流做法和作品意图。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布置作业:课下动手剪一剪各种图形。
板书设计:
折、剪、拼图形
折纸: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剪纸: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拼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