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阅读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阅读4(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30 17:5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阅读4(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1、网民热议广场舞
网名“会飞的鱼”:
广场舞不拘泥于职业、性别,参与性极强,本该成为社区和谐的纽带。但缺乏监督和拘束的“广场舞”引发的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发展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互相怨恨、互相仇视以至处于势不两立的状态。广场舞积极健康的社交意义,被邻里矛盾纷争的不良后果所消解、取代,广场舞的美感也就随之消失,逐渐演变成“扰民舞”,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谢天:
很多人在指责这些跳广场舞的大妈没有社会公德,但是我不这么觉得。这些所谓的大妈们,并非没有公德,她们也许只是有些寂寞,只是习惯使用以前的方式进行交流而已,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网名“我是大侠”:
如今中老年人的娱乐方式较少,活动场所匮乏是造成广场舞流行的主要原因。2009年,有机构调查统计发现,中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设施短缺,利用率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简单易学的广场舞,自然备受中国中老年人的喜爱。韩国的各个城市,广场很多,但是鲜有大量的老年人聚集,因为韩国政府为中老年人准备了很多娱乐文化活动场所,而且不少娱乐活动场所都在室内。很多城市还有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包括教中老年人使用电脑,上网聊天交友等等,娱乐场所的充足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韩国不会出现像中国的这种情况。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多为中老年人创造一些可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方式和场所。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类似于广场舞影响他人的现象还会出现。
畅销书作家石勇的博客文章:
毫无疑问,我们对他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尊重的义务,这是一种公共教养。无论愿不愿承认,缺乏公共教养的人并没有给“他人”的存在和权利留下一席之地。他们自私、霸道、冷漠,打着各种诸如“权利”“自由”等看上去能够占据人权制高点的旗号,让自己的私欲无限扩张。
当社会中的有些人不懂得该如何对待他人时,政府不可以不作为,因为公民权利需要政府的严格执法来保证。中国大妈在美国跳广场舞吵到别人,警察接到报警后绝不手软,说铐就铐,但在中国,有些执法者却总是预设了一部分人在法律上拥有特权或“豁免权”。这必然使本已混乱的公共秩序更加混乱。
(根据部分网络资料编辑)
1.以上文字都承认广场舞影响他人,但在广场舞现象探因、整治等问题上,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分别对两种观点加以归纳概括。
2.“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谢天”话语中加点的“也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畅销书作家石勇”在划线一段话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说理?有什么作用?
2、阅读《智者无言》,完成后面小题
①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②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③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④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⑤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一瞬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⑥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于去看它春天开的什么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做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候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⑦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一声不吭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产生了探询他的愿望——因为那沉默带给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带给男性的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⑧我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大街上那两个吵嘴的人,声嘶力竭的人往往理屈词穷,因为真理不在他那一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往往一身正气,于是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强有力的蔑视。
⑨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
⑩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⑾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
⑿智者无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有这么两个人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他只是说:“给我30分钟的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厨师被录取了。
(1)请根据本文的主要观点,对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
(2)有人认为这则材料放在第四和第五段之间,用作本文的论据,请你揣摩一下他的意图。
3、有才不能任性
陈鲁民
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选自《天津日报》2015年3月28日,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
2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B.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D.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第五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4.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有哪些?
4、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中华传统美德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②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③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既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
④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济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⑤总之,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我们只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如果将莫怀戚一家四口散步的故事作为论据,放在文中哪个小节比较恰当?结合《散步》一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3.第④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中学生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不少于80字)
5、“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赵畅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做一哪嘴纲,读书更应这样。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③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最近,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书,要抓紧时间读,而不能束之高阁。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适应环境。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不囿于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的重要原因,也该是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重要原因。是啊,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所以,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
⑤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选自2013年1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引入并分析朱光潜的座右铭,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到处”“依然”用得很好,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
6、失败只是一时的,放弃才是永远的
①俗话说“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这话虽然有些过于肯定,但不是全无道理。生活中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人的一生本就是由成功和失败相互交织而成的。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宣判了失败。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放弃。在遭遇失败时,我们不妨对自己说:“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你比别人多坚持一点,多努力一点,多自信一点,你就能获得成功。
②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网上购物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网上购物发展迅速,中心城市网上购物消费者在网民中占到42.5%。其中,亚洲网购老大淘宝出力最多,不但自己发展迅猛,而且极大地拉动了同行的发展。而5年前无限风光的昔日霸主eBay(易趣)则让人叹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由最初的90%萎缩到后来的不到5%,市场份额不但远远没法和淘宝比,甚至不如拍拍和当当。
③2008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北京出席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时分析了eBay的失败,但同时表示eBay在中国的失败只是短暂的,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
④失败是一种财富,也许它会带给你一时的伤痛,但要知道没有永远的失败,这些必经的曲折只会让你更加坚强。从失败里,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可以了解自己被什么绊倒,这样在以后就会少犯或不犯相似的错误。马云说得对,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笑对失败,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失败,以一种良好的。态去面对失败,这样才不会被它吓倒。
⑤戴安娜?高登,这个美国运动史上的传奇人物,用自己的意志和坚持,创造了人类的又一个奇迹。她小时候就患上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当厄运降临在这个幼小的生命上时,她哭泣过、痛苦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自己从小以来的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她一直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自责!
⑥在一次次的滑雪练习中,戴安娜?高登不断地品尝着失败的滋味。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多时候训练都无法持续很久。但困难没有把她吓倒,顽强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气最终成就了她的成功。戴安娜?高登在和病魔的对抗中战胜了自己,凭着努力,她参加了多次美国滑雪锦标赛,共获得29枚金牌,还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
⑦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最容易被激发出无限可能的时机,正是我们最沮丧、困顿的时候。绝望的那一刻,往往是希望的开始;危机的尽头,往往就 是转机;山穷水尽的地方,往往就是柳暗花明。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人生总有逆境,当我们在绝望中苦苦挣扎时,只要我们自己再多一份顽强,再多一份忍耐,再多一份自信,就会赢得命运的转机。
⑧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成功者懂得遭遇失败后不放弃,所以他 们会把失败当作垫脚石,走出失败的阴影。当我们出了差错,遭受某种挫折,造成了某种损失后,不要轻易地就放弃自己的梦想,因为一旦放弃,就永远没有了翻牌的机会。只要我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变被动为主动,就能最终赢得成功。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②③段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④段看怎样做才能不被失败吓倒?
7、读书如“喝粥”
赵畅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首先,由① ,引出对读书方法的议论;接着,从 ②, ③, ④ 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文章的观点:⑤(用自己的话概括).
2.文章第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4.请你辨析下面两句话,看看能否作为本文论据用到文章中去,并分别说说理由。
A.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B.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8、阅读《储蓄人生》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磨擦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
2、文章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3、怎样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
4、第⑤段中有“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一句,你认为除了文中所述之外,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储蓄? 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1.一是广场舞影响他人,因为广场舞者漠视他人权利,政府应该严管。
二是广场舞影响他人,因为中老年人缺乏活动场所和方式,应该宽容对待,解决问题宜疏导为主。”
2.“也许”不能去掉。因为“也许”表示推测,表明后面分析的大妈们喜欢跳广场舞的原因只是作者的猜测;如果去掉,说法过于绝对了。“也许”体现了议论文体语言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的特点
3.对比论证。作用:将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对待广场舞扰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意在论证观点“政府应严格执法来保护公民的权利”。
2、1.智者无言。
2.比喻论证,形象具体地论证了认识一个人关键是看他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听他讲得如何,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智者无言”。
3.(1)甲厨师说得太多,与考官初次见面,便让人一览无余,让人索然无味;乙厨师一语不发,不动声色,沉稳矜持,力量强大。(2)材料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证明了以沉默示人的力量和智慧。第五段是对该事例的总结和深化。
3、1.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才不能任性”,同时也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2. A
3.(1)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不可任性”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2)不能删除。第五段从正面论证了“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和前文形成了对比,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
4. “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来做坏事会增加破坏力;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有才不任性最终会获得成功
4、1.中华传统美德仍具有时代价值。
2.放在文中第3小节,因为《散步》一文讲述的是一家四口在散步过程中在发生分歧为对方考虑的家庭和睦温馨的故事,颂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仁爱的思想。与第三节中的“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的观点相吻合
3.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立命提供精神营养
4.言之有理即可,字数不足的酌情扣分。
5、1.“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或:每一个人不论何时何时地都要读书)。
2.①引出论题或论点;②作(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结构上领起下文。
3.运用了道理论证(或“引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或“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的观点)。
4.示例:这两个词语强调了伦敦人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读书的热情像往常一样高,有力
地证明了读书不必等到环境宽松时的观点(或:有力地证明了“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
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的观点)。
6、1.失败只是一时的,放弃才是永远的
2.由失败和成功的关系谈起,引出论题(下文的论证),运用道理论据(道理论证)增强说服力。
3.运用事实论据(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失败只是短暂的,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或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你比别人多坚持一点,多努力一点,多自信一点,你就能获得成功。)
4.笑对失败,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失败,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失败
7、1.(1)母亲讲述熬粥有三要素(2)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3)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4)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5)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
2.不能,它们之间有先后关系,与上文三个熬粥之法的顺序相对应
3.运用比喻论证,把读书比成一场旅行,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贵在耐心细读的观点
4. A句不能,因为本文要论证的是读书要“选择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三个观点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主要强调“兴趣”对“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的必要性,“兴趣”与本文阐述的论题和论点无关。B句能,可作为反面材料,从反面论述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使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8、1、亲情、友情和学识
2、积累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忘、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3、利息:指友情给双方带来的益处。本钱:最初建立的感情。
4、如储蓄爱情,能力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