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米(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米(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30 20:35:35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米》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2、请你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合作交流
用直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在测量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想法?
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
5、找一找米尺上的1米和卷尺上的1米,你有什么发现?
三、尝试应用
关于米你了解了吗?再做一做下面的几道题吧。
1、
约( )米 ( )米( )厘米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想:个位上得几?怎样写? 想:十位上得几?怎样写?
拓展提高
量一量你家餐桌的高度。
五、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三、尝试应用:
1、略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厘米,√,米,厘米,√,米
四、拓展提高:
答案略
( )
( )
( )
( )
( )
( )
(2) 灯管长50厘米。
(3) 房间高3厘米。
(4) 字典厚6米。
(5) 大树高8米。
(6) 教室长10厘米。
数学书长26米。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米》当堂达标题
班级 姓名
选一选。(填序号)
学生尺 ②米尺
测量门的高度,应该用( )。
测量橡皮的高度,应该用( )。
选择合适的单位。
米 ②厘米
可乐罐高12( )。
洗衣机高70( )。
门高2( )。
游泳池长50( )。
3、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4、想一想。
参考答案:
1、选一选。(填序号)
② ①
2、选择合适的单位。
② ② ① ①
3、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厘米,√,米,厘米,√,米
4、想一想
小刚的身高是大于90厘米,小于120厘米。比如:91厘米,92厘米,95厘米,1米2厘米,1米18厘米……
( )
( )
( )
( )
( )
( )
(2) 灯管长50厘米。
(3) 房间高3厘米。
(4) 字典厚6米。
(5) 大树高8米。
(6) 教室长10厘米。
数学书长26米。
小刚
小军
小红
90厘米
1米20厘米
三位小朋友比身高,小军最高,小红最矮,小刚的身高可能是( )厘米。
II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
上册2.1.2认识米
课 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科书3-4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PPT课件、微课和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认识米。(板书:认识米)(二)认识米。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交流)(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划、测量、估计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生举例说明)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 m)  (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1厘米到底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2.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即:20+20+20+20+20=100(厘米)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 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对1米等于多少厘米的猜想,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让他们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1米的实际表象。】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量一量。(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推算较难,只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 (三)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教学目标。】板书设计:认识米米 (m)1米=100厘米 二次备课 个(共10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用尺子量长度应注意什么?
铅笔长( )厘米。
动画
1米
1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100厘米
10厘米
1 米
量一量
约( )米
( )米( )厘米
(一)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厘米)
( √ )
( 米 )
(厘米)
( √ )
( 米 )
(2) 灯管长50厘米。
(3) 房间高3厘米。
(4) 字典厚6米。
(5) 大树高8米。
(6) 教室长10厘米。
(1) 数学书长26米。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e
e
N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