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认识厘米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初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看主题图,看图说图意。
二、探究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
2、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3、让孩子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三、达标练习
2.
铅笔长( )厘米 图钉长( )厘米
四、拓展练习
估一估,( )本数学书的长大约是1米。
自评 ☆ ☆ ☆ 师评
【学习评价】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1,3,2,6,5
解析:将5种蔬菜,左端对齐,横放在5个竖排的隔层中,隔层下面横排着5个□,让孩子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那么长。如果孩子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
2. 铅笔长( 4 )厘米 图钉长( 2 )厘米
3.1,3,4,2,4
四、拓展练习
4本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厘米》当堂达标题
班级 姓名
下面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正确的()里画“√”。
(1)
( )
(2)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微课\\例题动画—认识厘米.swf ) ( )
(3)
( )
2、量一量
估一估,再量一量。
1步长约( )厘米 手掌宽约( )厘米 1拃长约( )厘米
量一量你的爸爸或妈妈的身高。
参考答案:
1、下面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正确的()里画“√”。
(2)√
2、量一量
4厘米,5厘米,7厘米
3、估一估,再量一量。
40厘米,8厘米,12厘米
4、量一量你的爸爸或妈妈的身高。
答案略
纸条长( )厘米。
纸条长( )厘米。
铅笔长( )厘米。
米
4
米
4
米
4
8
1厘米2
3
5
厘术234
厘来
52.1.1认识厘米
课 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科书2-3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应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PPT课件、微课和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讨论,导入新课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一)介绍“1拃”的长度。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动手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三)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同学们的讨论结果非常有意义,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为了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四)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尺子。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1.刻度线。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二)认识厘米。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比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课件放大1厘米的长度作为标准,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以实际1厘米的长度作标准。】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 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 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 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设计意图: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收获。【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教学目标。】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古人:拃、脚长、庹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 二次备课 个(共13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请你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1厘米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怎样测量纸条的长度?
4厘米多
5厘米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铅笔长( )厘米。
7
橡皮长( )厘米。
4
小棒长( )厘米。
5
1拃长约( )厘米
1步长约( )厘米
12
40
手掌宽约( )厘米
8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
2
有5拆长。
有3拆长
厘米
厘术234
厘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