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认识线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记录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
2. 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5页的内容。
(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3.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看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三、达标练习
1.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① ② ③ ④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四、拓展练习
量一量,乌龟要超市(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蚂蚁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苹果。
自评
☆ ☆ ☆
师评
【学习评价】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② ③
2.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3条,三角形
四、拓展练习
量一量,乌龟要超市(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蚂蚁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苹果。
答案略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当堂达标题
班级 姓名
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 )条 ( )条 ( )条 ( )条
先估计,再量一量.
大约走了( )厘米.
大约爬了( )厘米.
连接两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过四个点一共能画出几条线段?动手试试看!
● ● ● ●
● ●
4、如图,
共有(???? )条线段。
5、小明家、小红家分别住在学校的两侧(如下图),小明家距离学校4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50米。
(1)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少米?
(2)每天上学,谁走的路多,多走多少米?
参考答案:
1、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4,4,3,5
2、先估计,再量一量.
答案略
3、连接两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过四个点一共能画出几条线段?
1,6
4、6
5、(1)40+50=90(米)
(2)50>40,50-40=10(米)
答:小红走的路多,多10米。
2.1.3认识线段
课 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科书5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和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
(二)板书:直的
(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
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
(五)板书: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慢。设置课前的摆绳子游戏,难度不大,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摆、拉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知曲与直的不同,形象、直观地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强调“看成、作为”,注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
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找、摸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帮助学生从直观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知世界。欣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
(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3.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4.你们真是好眼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5.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6.全班汇报。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注意什么。
7.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形象、直观的线段内化成抽象的概念。而学生刚刚学习物体的测量,运用测量线段为后面的画线段做好铺垫。】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1题。
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别线段。
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判断的原因。
(二)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2题。
1.这题放在图形中,增加做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回答: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
3.可以适当地说说这道题渗透的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的知识。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课本,从曲、直来区分线段,从过两点画一条线段等知识设计练习,不同的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了新知,检测了教学效果。展示学生的作品,适当的赞许,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让他们用各种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线段设计更复杂的图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线段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二次备课
个
课件11张PPT。 认识线段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将一根绳子摆成不同的形状。玩绳子 探究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探究 探究线段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探究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
不是线段。因为它是弯的,不是直的。是线段。是线段。不是线段。因为它是弯的,不是直的。练习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练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回顾反思 谢 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