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 6.5 解决问题(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 6.5 解决问题(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31 10:26:43

文档简介

2.6.5 解决问题(二)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对口诀
六七( ) 五九( ) 六( )四十八
七( )四十九 三( )二十四 ( )九七十二
( )三十六 ( )七二十一 ( )六十四
2.从”一七得七”背到”九九八十一.”
二.学生自主尝试
1.二(1)班准备租车去参观科技馆长.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找一找,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解答正确吗?
三.反思
1.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用到了哪些方法?
四.巩固练习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答案:
一.复习
1.对口诀
六七( 四十二 ) 五九( 四十五 ) 六( 八 )四十八
七(七 )四十九 三(八)二十四 (八)九七十二
(六六或四九)三十六 (三)七二十一 (八八)六十四
2.从”一七得七”背到”九九八十一.”
答案略
二.学生自主尝试
1.二(1)班准备租车去参观科技馆长.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找一找,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
问题是这辆车能不能坐下?
怎样解答?
方案一:
先求座位数:4×7=28(个) 28+5=33(个)
人数:教师和学生一共是30+2=32(人)
答:坐得下.
方案二:
先求座位数:2×7=14(个) 2×7=14(个) 14+14+5=33(个)
人数:教师和学生一共是30+2=32(人)
答:坐得下.
解答正确吗?
学生和教师一共有32人,客车有33个座位,坐得下.
三.反思
1.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用到了哪些方法?
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一共32人,所以一共需要32个座位,
然后算出客车的座位数是33个
所以坐得下.
四.巩固练习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5×6+4=34(个) 34<35
答:不够.
2.6.5 解决问题(二)
班级: 姓名:
【基础达标】
1.计算.
8×4=?????4×9=?????5×7=???? 9×8=?
6×7+5=?? 9×9-7=??? 8×7+6=??? 8×4+8=
2. 李叔叔运来30盆鲜花,他想摆出像右面这样的一个花坛,这些花够吗?
【拓展应用】
1. 小亮一共有40个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有6节车厢的小火车吗?为什么?
答案:
【基础达标】
1.计算.
8×4=32???4×9=36???5×7=?35? 9×8=72
6×7+5=47 9×9-7=74? 8×7+6=62? 8×4+8=40
2. 5×5+2=27(盆)
30>27
答:够了.
【拓展应用】
1. 6×6+8=44(个)
44>40
答:不能.因为组装6节车厢需要36个轮子,再加上车头需要的8个轮子,一共需要44个轮子,而小亮只有40个轮子,所以不够.
2.6.5解决问题(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图文并茂,复习旧知
(1)看图列式计算:(课件演示)
①一支钢笔9元
②一共有多少朵花?
(2)汇报交流:
①9×5=45(元)
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
2.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构建方法
(1)理解题意,收集信息。
①学生读题:(课件呈现例5题目)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②小组交流: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和学生共有32人要乘车)
(2)明确问题,分析过程。
①理解“坐得下吗”的含义。
引导学生明确:有32人要乘车,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呢?(32个座位)如果车子的座位比32个少就怎样?(坐不下)什么情况下就坐得下呢?
②说说解决过程。
学生交流:先求车子的座位数,再比较看看能不能坐得下。
(3)看懂图意,尝试解决
①不同角度观察“座位示意图”:可以引导学生从横、竖两个角度说一说;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角度思考,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②学生根据不同观察,尝试列式解决。
③汇报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式。
预设:
解法一:7×4=28(个) 解法二: 8×4=32(个) 解法三:5×8=40(个)
28+5=33(个) 32+1=33(个) 40—7=33(个)
……
④比较作答: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回答“能不能坐得下”。
(二)反思过程,小结方法
学生说说像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应注意什么?
(三)多种形式,综合应用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即怎样求鸡蛋的个数,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英准备了25元,想买6本日记本和1个铅笔盒,如图:
她准备的钱够吗?
2.提升训练
(1)找规律,填一填。
1+2+3=2×3
1+2+3+4+5=3×5
1+2+3+4+5+6+7=( )×( )
(2)根据上面的规律算一算,我们一共学习了多少句乘法口诀呢?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课件9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例5 解决问题4×7=5×6=2×8=5×4=3×4=4×8=3×7=6×8=9×6=5×9=7×6=9×3=283016201232214854454227复习探究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有多少人坐车? 客车能坐多少人?30+2=32(人)需要32个座位。2×7=14(个)14+14+5=33(个)2×7=14(个)28+5=33(个)4×7=28(个)7×4=28(个)28+5=33(个)探究2×8=16(个)16+16+1=33(个)2×8=16(个)32+1=33(个)8×4=32(个)4×8=32(个)32+1=33(个)探究问题:1. 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算法?2. 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7=14(个)14+14+5=33(个)2×7=14(个)28+5=33(个)4×7=28(个)7×4=28(个)28+5=33(个)2×8=16(个)16+16+1=33(个)2×8=16(个)32+1=33(个)4×8=32(个)8×4=32(个)32+1=33(个)探究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 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练习需要35个鸡蛋,所以不够。2. 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工人 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需要:7个椅子面 3×7=21(条)
有:10个椅子面 25条腿
所以:够了。练习 谢 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