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11课时 解决问题JJ 一年级下册 五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答提出问题并解答。探究点 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提问题,并解答。- 30= 16(本)30 + 20= 50(本)小试牛刀1.提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了多少个桃96 - 40 562.提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剩多少个西瓜95 - 30 55归纳总结:根据两个有关联的数量,可以提出“还剩多少”、“一共多少”、“多多少”、“少多少”、“相差多少”等数学问题。夯实基础1.读书问题。
(1)一本故事书有82页,红红看了多少页?82 - 40 42(2)—本连环画有76页,聪聪还剩多少页没看?76 - 9 672.456247286934.把正确答案圈起来。3.在 里填上>、<或=。47 47-30 36 42-7 28 85-60 56 76-20 98 46+50 32 25+8 >>>=><5.提问题,并解答。买上衣和鞋子一共花多少元?
30+35=65(元)
(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图中信息较少,找关联条件提问题(2)图中信息较多,会找有关联条件提多个问题4.坐缆车游玩。
(1)男生有多少名?
(2)请你提个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 20 25有多少名男生没上缆车25 - 8 174.球类俱乐部。
(1)足球还剩多少个?
(2)你能提两个不同问题,并解答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56 - 10 46略 Thank you!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
?
?
?
?
?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借阅图书的情景: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书吧?今天是借阅日,小朋友们都来到图书室借书。(出示情境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探
究
与
体
验
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种问题:
故事书还剩几本?
46-30=16(本)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40-20=20(本)
两班一共借了多少本?
30+20=50(本)
?
学生自己边提问边列式解答
学生可能会有这些问题:
小男孩班比小女孩班多借多少本?
30-20=10(本)
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46-40=6(本)
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多少本?
46+40=86(本)
故事书和英语读物共多少本?
46+30=76(本)
连环画和英语读物共多少本?
40+30=70(本)
英语读物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40-30=10(本)
1、教师提问:你从这幅图中都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 2、教师引导到学生汇报。
3、教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怎样列式解答?把它写在自主小天地里。
4、教师引导学生把提的问题告诉大家,但不必强求一定都提出这些问题来,能说几个就说几个。
?
?
?
?
?
?
?
?
?
?
?
?
让学生从发现的数学信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
?
?
?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
?
?
?
?
? 使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当中能获取不同的方法
实
践
与
应
用
?
?
?
学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
?
?
?
?
?
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反馈。
?
练习1、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其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第3题教师先讲清题意,要求学生熟练计算。
数学活动:身边的数学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用具体事物创设类似的情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1)箱子里有10个空位,外边有13个瓶子。(2)把外面的瓶子装到箱子里,还剩三瓶等。然后教师可以真正装一装。
?
发散学生的思鼓励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
?
?
小
结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
布置作业:课本第60~61页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