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589年)阶段特征政治:国家大分裂,政权更迭频繁,各种矛 盾交织
经济:江南迅速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民族关系:五胡内迁,民族大融合
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佛教盛行,文艺大放光彩.
三国两晋南北朝魏
蜀
吴(220—265)(221—263)(222—280)西晋建立(265—316)统一(280—316)十六国东晋(304—439)(317—420)北 魏建立:386统一:439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589一、政治十六国东晋政治特点: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局部统一实现,为大一统创造条件曹操统一黄河流域
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周统一黄河流域 在平定黃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长官乘机强占地盘,扩大势力,形成地方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章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东汉末年政局---军阀---生产---百姓---遭到破坏割据混战混乱流离失所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东汉末年的景象!!!袁绍 袁绍生于名门望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占据河南、山东西南一带。曹操 结合P74第一段文字,想想:
曹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一、官 渡 之 战200年曹操VS袁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官渡阅读P74第二段内容,讲讲官渡之战基本情况: 袁:兵多粮足,兵 力10万
曹:地小兵少粮少,兵力三四万十万袁军度过黄河,包围白马。曹操声东击西,佯攻延津。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解围,此地袁军几乎全军覆没。鉴于敌强我弱,曹操只能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袁绍自恃兵多粮足,继续南下,与曹军在官渡僵持。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乌巢,率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直达乌巢,烧毁袁军粮草。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乱,7万人全军覆没。袁绍带800骑兵逃回。(公元200年)白马黎阳乌巢延津官渡官渡之战曹操 袁绍 历史小剧场——许攸(you)献策袁绍怒斥许攸曹操赤脚迎许攸小组探究曹操 结合四段材料,分别分析出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曹操取胜的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小组探究曹操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追击,基本统一了北方。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曹操的“壮心”是什么?统一全国 第二篇章
赤壁之战 天下三分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刘备是汉朝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以贩鞋织席为业。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志向远大,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任用贤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三顾茅庐周瑜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影 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曹操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二十万五万小小故事会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周瑜打黄盖庞统巧施连环计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文学作品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三国演义》的描述文学作品《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关羽刮骨疗毒《三国演义》的描述文学作品《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曹冲208年病危时,曹操悔不该杀华佗。而关羽是在219年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分析赤壁之战孙刘联军 胜 曹操 败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名称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时间赤壁之战官渡之战200年208年曹操—袁绍曹操—孙刘曹操胜利曹操失败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通过曹操在两场战争中一胜一败的结局,你能得到什么启示?三、三 国 鼎 立这一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方势力均衡,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 阅读P76第二段,看看曹、孙、刘三方势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曹丕 阅读P76第三段,哪三国?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曹操死 三国始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曹魏:重视农耕,兴修水利。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孙吴:造船业发达,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与台湾联系。 阅读P77,答疑:秦汉是统一的政权,三国却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翻车蜀锦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是历史的进步多少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三个局部统一政权 答疑:秦汉是统一的政权,三国却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诸葛亮: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毛泽东: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天下英雄,惟史君与操耳。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你:……我来说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孙刘联军课堂小结 提炼升华随堂训练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C随堂训练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Awww.xkb1.com随堂训练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D随堂训练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Bwww.xkb1.com1、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翻车魏蜀
锦蜀2、蜀汉发展经济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注意减轻赋税、奖励农耕,蜀国农业有了较大发屉,丝织业很发达,蜀锦行销全国。吴国船只3、孙吴开发江东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孙吴开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