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探究能力专题复习二
一、能力要求:
二、例题讲解:
例1: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 扎紧袋口, 放在阳光下, 经过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塑料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 如图所示。分析眦现象可得出的结论( )
A、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
C、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例2: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些装置可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哪一项? ( )
A CO2 B H2O C 光照 D 叶绿体
例3:一弹簧秤下持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直到圆柱体的底部与烧杯底部接触
为止,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
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象。则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牛,圆柱体
的密度为 千克/米3。
例4: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
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每节打洞,以便有毒物质释放),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得相近的同种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1。
实验二: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分别放入经过打洞的1节同型号的废电池;向B、C、D、E缸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2。
表1: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1号 2号 5号 7号 对照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7 15 18 至今
表2: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1号 1号 1号 1号 1号
满江红数量(克) 0 40 80 120 160
溶解氧(毫克/升) 2.25 2.94 3.65 4.12 5.06
铅(毫克/升) 0.135 0.134 0.106 0.084 0.029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8 13 17 至今
(注:其中的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在放入满江红第20天时测定的;水中锰、汞、铜等重金属的含量在放入满江红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中未予列出;表中的“至今”是指放入金鱼后第20天)根据以上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得出何种结论?
(2)满江红在净化水质中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此实验所得的结论,请你谈谈感想和建议。
答:(1)实验一表明废电池对金鱼有毒害作用,废电池对金鱼的毒害程度与废电池的型号有关;实验二表明满江红对废电池污染的水质有净化作用,满江红净化水质的能力与其数量有关。
(2)满江红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高水中的溶解氧从而起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降低被废电池污染水质中的铅、锰、汞、铜等重金属含量,减轻毒性起净化水质的作用。
(3)①废电池毒性对生物的危害极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应向全社会宣传,树立环保意识。②制止废电池乱扔造成环境污染,应对废电池进行集中收集和无公害化处理③满江红对污染的水质的一定的净化作用,可以在由废电池或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适当种养满江红。
三、课堂练习:
(见下——练习题)
探究能力练习题
1、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的示意图,图中I12、如图所示在做“观察蛙蹼内血液流动现象”实验过程中,用显微镜的镜头组合分别为物镜10×、目镜5×或物镜10×、目镜10×所观察到的两个视野。那么观察甲图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实验时可以根据 来区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3、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观察时间(分) 0 2 4 6 8
温度计示数(℃) 0 0 0 4 9
现象 有较多的冰少量的水 有较少的冰大量的水 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只有水 只有水
4、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在熔化状态下熔合后得到的。下表所列出的几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几种金属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熔点(℃) 1535 1083 962 1064 3410
例题4:
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每节打洞,以便有毒物质释放),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得相近的同种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1。
实验二: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分别放入经过打洞的1节同型号的废电池;向B、C、D、E缸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2。
表1: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1号 2号 5号 7号 对照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7 15 18 至今
表2: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1号 1号 1号 1号 1号
满江红数量(克) 0 40 80 120 160
溶解氧(毫克/升) 2.25 2.94 3.65 4.12 5.06
铅(毫克/升) 0.135 0.134 0.106 0.084 0.029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8 13 17 至今
(注:其中的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在放入满江红第20天时测定的;水中锰、汞、铜等重金属的含量在放入满江红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中未予列出;表中的“至今”是指放入金鱼后第20天)根据以上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得出何种结论?
(2)满江红在净化水质中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此实验所得的结论,请你谈谈感想和建议。
评价设计方案
归纳出结论
表的信息(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图的信息△
文字信息(√)
实验设计的修改和建议(√)
实验设计的解释和评价(√)
实验目的的设计(提出问题能力)(√)
推出结论和
评价的能力
对资料的分析
和解释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
探
究
能力
图的信息△
情境图
坐标图
领会图的情境,理解图的实质问题
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寻找规律
表的信息
寻找对应关系
寻找规律:注意变量;注意可比性
7
12
F(牛)
4
h(厘米)
0
3
9
I1
I2
I3
甲
乙
丙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