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 第五章 第五节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 第五章 第五节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6-28 20: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合分解和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A、 知识技能
1、 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
2、 熟悉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3、 知道什么是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B、 技能目标
1、在交流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C、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熟悉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概念。
2.难点: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媒体和实验器材
1.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及电脑投影仪、
2.实验用品: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铜丝、砂纸、硫粉、铁粉、碳酸氢钠、试管、铁架台、铁夹。
四、教学过程
A、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4)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5)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6)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
以上反应哪一个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B、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实验一 将少量硫粉与铁粉混合后堆放在坩埚里,小心地加热,一旦反应发生,立即停止加热。产物用磁铁检验。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二 用砂纸将镁条擦亮,再将光亮的镁条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
思考:以上两个反应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是两种,生成的物质都是一种。
一、 化合反应
(1) 概念:两种或良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 特点:常伴随着发热、发光等放出热量的现象。
(3) 金属氧化物是由氧元素与另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FeO
(4) 、非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 CO2
2、 分解反应
(1) 概念: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 特点:分解反应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如:电能、催化剂
(3) 探究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的反应,并能对产物做出初步的判断
A、设计实验方案:将碳酸氢钠放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将生成的物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选择仪器和药品: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溶液、带孔橡皮塞及导管
C、现象记录:试管口有小水珠生成,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五、课堂小结
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能熟练书写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掌握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区别与联系。
Δ
Fe+S==FeS
点燃
2Mg+O2==2MgO
Δ
2NaHCO3==Na2CO3+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