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入门练习题库[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入门练习题库[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3-17 21: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B、小明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
C、小王发现蚯蚓有触角 D、小东发现自己说的很好
2、小明喜欢《科学》课程,在走进科学大门过程中,下列认识和做法不正确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地点 潮虫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3、小明在校园里浇化花时发现了一只
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
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
,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
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
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
A、阳关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4、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 )
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B、科学家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把考察、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结论
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
5、认识科学规律,掌握科学原理通过 ( )
①观察 ②实验 ③分析 ④归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 )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7、你知道我国第一位圆了遨游太空梦的航天英雄是谁( )
A、杨利伟 B、姚明 C、刘翔 D、周杰伦
7、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它载着_______、_______两名
宇航员,进行了时间长达_______的太空飞行。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
如果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你认为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 ( )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输
8、科学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
可能引发科学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
沸腾发明了___________。
9、经过长期科学探索,人们对自然界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奥秘有了
合理的解释。但科学的发展是___________的,人们会不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如非典的出现、如何预防等,都需要人们去______、去_____,推动科学不断的发展。
10、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本领,对我们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和______,推动_________,协调__________关系,
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了利
用和保护环境的能力,使人们的生活趋于方便和舒适。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
11、举一些身边的自然现象,对其中最感兴趣的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节 实验和观察
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 )
A、完成观察任务 B、扩大观察范围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范围
2、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3、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和工具思考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
4、下列观察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
A、鸡蛋是椭圆形的 B、100米赛跑中张华比李兴跑的快
C、课本长度为25.80厘米 D、夏天热,冬天冷
5、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 ( )
A、实验操作步骤 B、实验目的 C、实验仪器 D、实验观察和记录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
D、用嘴熄灭酒精灯
7、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
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8、___________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环节。单凭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观察有一定
的_______,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__________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人们直
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____________,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___________。
9、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环节。请同学们回家做“生鸡蛋在盐水中的沉浮”实验
观察:①鸡蛋的形状__________ ②生鸡蛋在清水中沉浮情况_________________
③不断在清水中加盐,观察生鸡蛋沉浮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搅拌过程中能否碰到烧杯壁或底?_____
10、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是______;取用少量固体药品是_____;滴加少量液体是_____
用做少量物体反应容器的是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
①烧杯 ②滴管 ③酒精灯 ④玻璃棒 ⑤药匙 ⑥试管
试管:做化学反应容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酒精灯:加热;显微
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停表:测量时间;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
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 测量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科学》教科书
长度约为24厘米,那么,在此测量的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是指 ( )
A、书 B、所用的尺 C、24厘米 D、1米
2、常用长度单位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毫米、厘米、微米、分米、米、千米 B、纳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C、毫米、分米、厘米、微米、米、千米 D、千米、米、分米、毫米、微米、纳米
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7.2m=7.2×100=720cm. B.7.2m=7.2m×100=720cm.
C.7.2m=7.2×100cm=720cm. D.7.2m=7.2m×100cm=720cm
4、一幢7层楼的普通住宅楼高约 ( )
A.2400cm. B.40m. C.0.24km. D.350dm.
5、下列物品中,其长度接近20cm的是( )
A、课桌的高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厚度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1.62×106微米的是( )
A.一列火车长度 B.一名初中生身高 C.教学楼高度 D.一只蚯蚓体长
7.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15毫米 B 0.5厘米 C 0.8分米 D 0.2米
8、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 )
A.2.4微米 B.2.4毫米 C.2.4厘米 D.2.4分米
9、最接近4.5厘米的是 (   )
A.铅笔的直径 B.课本的长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钢笔的长度
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 ( )
A 科学课本的长度 B 铅笔芯的粗细 C 乒乓球的直径 D 课桌的高度
11、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
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
A.10厘米 B.42分米 C.36000毫米 D.0.45米
12、一粗心学生测量记录忘写单位,他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单位是米 (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3.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 D、一名同学的高度:16.4
13、纳米材料出现对信息、材料技术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是一
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长度:( )
 A、某原子的半径 B、一枚硬币的厚度 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 D、地球的半径
14、在下列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应选1mm的是:( )
A.量身高 B.服装裁剪 C.安装玻璃 D.量教室的长度
15、下列长度中最接近10cm的是 ( )
A.手掌的宽度 B.物理课本的宽度 C.普通钢笔的长度 D.篮球的直径.
1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测得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
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则正确测量结果应是 ( )
A 2.12厘米 B 2.127厘米 C 2.13厘米 D 2.15厘米
17、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
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18、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记录是
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3厘米。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
19.刻度尺测某同学身高为163.0厘米,如用米为单位,则数据结果应记录为( )
A.1.63米 B.1.6米 C.1.630米 D.163米
20、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
最小刻度是: (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21、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最好是( )
A.分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
22、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
A 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 B 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
C 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 D 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
2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24、某同学测木块长度,读数为23.51cm,则该读数正确值和估计值各为( )
A 23cm和0.51cm B 23cm和0.01cm
C 23.5cm和0.01cm D 23.5cm和0.1cm
25、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
26.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图2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
2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
28、在用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用力拉伸皮尺,则测量结果将 ( )
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
A.偏小 B.无影响 C.偏大 D.无法判断
29、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
A.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B.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C.测量值将与真实值一样大 D.测量值将与真实值谁大谁小无法判断
30、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 ( )
A.测量人的态度 B.测量对象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测量工具的量程
31、人体血管总长度约为10.6万千米,请计算:已知地球赤道周长为4×107
米,如果将一个人的血管沿赤道把地球绕起来,可以把地球绕( )
A 0.265圈 B 3.77圈 C 2.65圈 D 0.377圈
32、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
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
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
圆柱体的周长。
33、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
张纸的厚度是 (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厘米 D.0.1毫米
34、要测量图2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
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
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35.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最小刻度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包括封面和封底
C.测课本总厚度时,把封面、封底除外,再把课本压紧,才用刻度尺准确测出
D.用总厚度除以课本的页数(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就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36、有一个直径为700mm的铁环,一位同学滚动着宛在操场上走一个圆圈,圆
环滚动了80圈,这位同学走的圆圈直径是( )
A、56m B、28m C、70m D、112m
37、以毫米刻度尺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所采用的方法是( )
A.方格法 B.排水法 C.以积累法取平均值 D.粘合法或滚动法
38、学校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 )
A、200米3 B、200千米3 C、200分米3 D、200厘米3
39.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 ( )
A 量杯或量筒 B 试管 C 天平 D 刻度尺
40、下列容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 )
A、刻度尺 B、量杯 C、温度计 D、秒表
41.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 100ml的烧杯 B 10ml的量筒
C 100ml 的烧杯和滴管 D 50ml的烧杯和滴管
4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必须与 ( )
A、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B、量筒凹液面的最高处相平
C、量筒凹液面的任意处相平 D、取最高处读数与最低处读数的平均值
43、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若视线是仰视,则测得体积比液体真实体积要( )
A 更大 B 更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4、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
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 )
A.大 B.小 C.一样 D.都有可能
45、一支量筒有50亳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
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分米3 D、12厘米3
46、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 )
A.细铁丝 B.量筒 C.刻度尺 D.水
47、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
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
40厘米3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杯进行测量好? ( )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可以
48.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桌面上,并使量筒刻度线正对自己
4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50、测量实际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 量和一个公认的 进行
比较。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_______。
国际单位制中固体体积主单位是____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_________,
液体常见体积单位有_________。
51、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2)一枚硬币厚度为2.1 ;
(3)课桌长为0.580 ; (4)某同学身高是165.6 ;
(5)长江全长6300______; (6)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
(7)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200 ;(8)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 。
52、单位换算:
(1)1厘米= 纳米; (2)25分米= 微米
(3)50分米= 千米;  (4)880毫米=_ __米=_ __微米
(5)500毫升= 升; (6)0.5立方米= 升
(7)250升=     厘米3      (8)7Ⅹ106毫升=     米3 
53、测量液体体积一般用 ,使用时量筒必须放在 ,若是凹形
液面,读数视线要与 相平,下图量筒内的液体的体积是
第53题
54、如图物体的长度为 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
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应是 。
55.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
总长度为 厘米,铜丝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
56.用刻度尺测长度,图3铅笔的长度是 ;图4长方体长度是 。
57、测得一本书厚度是0.60厘米,共80张纸,则这本书每张纸厚度是_______。
58、某同学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
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现错误的数据是 。
物体的长度应为 。
59、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 组成的。
60、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上_____下_____,且没________。
61、小刚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
然后俯视量筒读数,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则可以肯定小刚
测出的石块的体积比其实际体积 (填“一样大”、“偏大”或“偏小”)。
6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
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
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
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
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
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
石的体积是 厘米3。
63、一位同学粗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他先走了10步, 测出距离为6米, 于是他
就以这样的步幅, 从家到学校共走了520步。那么, 他家离学校多远?
64.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一张纸的厚度 写出测量步骤.
65、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色笔,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
一只鸡蛋的体积(量筒口较小,鸡蛋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
66.你知道如何测量自己所穿鞋的底面积吗?请你说明具体做法
67、有粗细不同的细铁丝,甲卷铁丝标签上注明直径是0.5mm,乙卷的标签模糊不清。
如果没有刻度尺,你用什么方法能求出乙卷铁丝的直径?
68、请你自选一些测量工具,测出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写出测量过程(三种方法)
(注意:自己回去记①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②规则固体体积的计算③不规则下沉固体体
积的求法④不规则上浮固体体积的求法)
第四节 温度的测量
1、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
A 零下5度 B 负摄氏5度 C 零下5摄氏度 D 零下5度
3、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 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C 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4.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
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
该是( )
A 37.3℃和38.4℃ B 37.1℃和38.4℃ C 37.1℃和37.4℃ D 37.3℃和37.4℃
5.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
A 28℃ B —28℃ C 12℃ D —12℃
6.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图2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⑤③②① C ④③⑤①② D ③④①②⑤
7、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指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
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
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
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
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
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 )
A.20℃ B.30℃ C.40℃ D.60℃
9、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10、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
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为39.5℃,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只有第一次正确 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
11.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
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
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
12、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 )
A.量程 B.准确程度 C.构造 D.原理
13、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
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 ( )
A.右手热,左手冷 B.右手热,左手热
C.右手冷,左手热 D.右手热,左手冷
14、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用温度计是( )
A.水银温度计 B.光测温度计 C.电子温度计 D.辐射温度计
15、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很可能是 ( )
A.75摄氏度 B.55摄氏度 C.35摄氏度 D.15摄氏度
1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oC,
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 oC,现测得气温为20 oC,那么室
内实际的气温是( )
A.18 oC B.20 oC C.22 oC D.24 oC
17、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E、刻度范围一样。 F、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18、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 )
A.量程 B.准确程度 C.原理 D.构造
19.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20.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
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 )
A.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大
B.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D.上升高度相同,温度示数也相同
21、下列有关体温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体温计既可测量体温,又可测量冰和沸水的温度
B 体温计一次使用后,应使上升的水银柱甩回到水银泡中
C 体温计能精确到0.1℃ D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再读数是允许的
22、如右图,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
如下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23、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可用符号表示
为 。
24、人体正常体温约为_________°C,一般体温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C到________°C。
用一支准确完好的体温计在无任何操作下去测量正常人的体温,发现读数为38.25°C,
造成读数不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5、物体的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
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南方夏天最高气温高达37℃,读作
,北方冬天最冷有零下40摄氏度,
写作
26、如图4所示,温度计读数为:甲、____;
乙、____
27、请读出甲、乙两温度计的读数。甲读数是 ;乙读数是 。
甲:
乙: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1、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  )
A、 0.5吨 B 、5×107毫克  C、5×103克  D、500千克
2、质量为3.5x106 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 )
A一头牛 B 一只鸭 C 一只鸡蛋 D 一粒米
3、质量是50克的物体可能是 ( )
A一粒米 B一只大公鸡 C一只包子 D一支圆珠笔
4、以下是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取用砝码用镊子夹取 B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C砝码放在右盘  D 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50克的铁块比50克的木块质量大 B 50克的冰块比50克的水的质量大
C 75千克的宇航员到月球上,他的质量要变小
D 20克的食盐水和20克的砝码,它们的质量相等
6、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外部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位置
C物体的状态和物体的温度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
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5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
则物体的质量为 ( )
A 156克 B 150克 C 144克 D 154克
8、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 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9、对质量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
A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 物体的质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重量
C 物体的质量跟形状、温度、位置等无关 D 物体的质量有物体本身决定
10、在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座舱内,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是( )
A 测出的质量和地球上测出的结果相同 B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结果大
C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结果小 D用天平不能得测出物体的质量
11、关于托盘天平的调节,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 ②天平
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 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⑤左
盘放称量物体 ⑥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
A、②③①⑤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12、“勇气号”探测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因为受到的引力是地球的1/10,所以它的质
量着陆后与地球上相比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存在了
13、关于0℃的水结成0℃的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下降 B、质量不变 C、质量变小 D、状态不变
14、一块冰带到月球上全部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质量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5、按照国际标准(SI),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A 吨 B 千克 C 克 D 毫克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一铝块压成铝片,它的质量减少 B 将一铝块熔化成铝水,它的质量不变
C 将一铝块从地球上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 将一粗糙的铁块磨成光滑的圆柱体,它的质量不变
17.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
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18、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
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
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顺序是 ( B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19. 某同学用一架未调节的托盘天平去称量物体,指针在分度盘的右边,测出一物体的
质量是35g,该物体的质量是 ( )
A. 一定大于35g B. 可能大于35g C.一定小于35g D. 一定等于35g
20. 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生锈了,利用它测量物体
质量比良好的天平测量的结果 ( )
A. 偏大 B. 偏小 C.相同 D.通过正确的读数,结果会相同
21.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 调节天平的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B. 调节天平的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
C. 使用的砝码已经磨损
D. 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指针不垂直
22、质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23.某托盘天平的砝码有:100克砝码一个,50克砝码一个,20克砝码两个,10克砝码
一个,5克砝码一个,游码最大读数为5克,这个托盘天平的最大称量为______克.
24.在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首先应将___________移到标尺左边0刻度处,然后调节
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__________的中央。若指针偏向左侧,应将左端平衡螺母
向____移,或将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在称量时,若指针偏向左侧,应___
______(选填“增加”“减少”)砝码或移动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5、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铁块的质量
(1)请写出图3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
1、_____ 2、______
3、_____ 
(2)称量前要明确天平的______。
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应用_____;
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_____(填“能”
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用托盘天平称取一盛有试剂的烧杯,
若右盘上放有100克的砝码1个,50克
砝码2个,20克砝码1个,游码位置如、
如图4所示,天平指针在刻度盘的中间。则烧杯和试剂总质量为_____克。
26 有九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铜球,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给你一架量程合适的天平 ,你如
何最快的找出空心铜球。请你把实验步骤写在下面。
27.利用托盘天平你能很快知道一盒图画钉的枚数吗?你的办法是什么?
第6节 时间的测量
1、周期性的运动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如:①脉搏;②日出日落;③地球绕太阳的公转;④人的生长。这四项中可用来粗略测量时间的是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日晷”是古代人用来计量 (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时间
3、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我们称为 ( )
A.一夜 B.一月 C.一天 D.一星期
4、走时正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转过的圈数是 ( )
A 24 B 86400 C、1440 D、43200
5、我们平时讲一节课是45分钟,这45分钟指的是 ( )
A 时刻 B 时间的间隔 C 时间差 D 上述三项都是
6、在SI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 )
A 日 B 小时 C 分 D 秒
7、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
A、0.8秒 B、0.08秒 C、0.6秒 D、1.33秒
8、某同学由于过度疲劳,发现脉搏每分钟跳动120次,则他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 )
A、2秒 B、0.5秒 C、0.0083秒 D、120秒
9、下面关于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心跳一次约需1秒 B.上午第一节课8:00开始
C.课间休息10分钟 D.一位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为15秒
10、小明同学在阳光中学读初中,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次上体育课的情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课 B、当时的气温在30℃左右,人感觉有点热
C、课中进行的1000米赛跑中,冠军的成绩是242秒
D、跑到终点后测试自己的脉搏,10秒没跳了23下
11.下列描述中属于对“时刻”的描述的是( )
A.一堂课时长为45分钟
B.男子100米的世界记录最近被买加选手阿萨法·鲍威尔刷新为9.77秒
C.学校上午的放学时间为11:20
D.最近的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11天之久
12、下列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最接近一秒的是 ( )
A、人的眼迅速眨一下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D、人正常步行10米
13、体育课中跑100米大约需要 ( )
A、10秒 B、15秒 C、5秒 D、30秒
14、课间操每天从9点30分开始,到9点45分结束,一共15分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9点30分、9点45分指的是时刻,15分钟是时间间隔
B 9点30分、9点4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15分钟是时刻
C 9点30分、9点45分、15分钟指的均是时间间隔
D 19点30分、9点45分、15分钟指的均是时刻
15、下列器材不能用来显示时刻的是 ( )
A、机械手表 B、电子手表 C、钟 D、机械停表(秒表)
16、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
A、180秒=180秒×1/60=3分 B、 1.8米=1.8×1000 =1800毫米
C、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17、时间主单位是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等。任何具有________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实验室用来计时的停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18、2小时=______分=_________秒。 1天=______=__________秒。
100短跑的世界记录大约是______秒。
19、某人早上6:00起床,,跑步半个小时,7:00去上班,其中属于时刻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时间间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图A是某同学夜里起床时墙上挂钟的时间,为 。
(2)图B是他白天的时间读数,是 。
21、如下图机械停表是用来测量 的。秒表转一圈所用时间是 秒;分针转一大格所用时间是 秒,图中所指的时间是 秒。
22、下面是北京—上海的列车时刻表。
停靠站 到达时间 开车时刻 里程
北京 __ 13:20 0
济南 20:21 20:29 497km
蚌埠 1:16 1:24 979km
上海 5:45 5:53 1458km
杭州 7:30 __ 1664km
火车从济南站开出到杭州站,共需花费 _____分钟
第7节 科学的探究
1、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过程的是 ( )
A、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是否正确
C、根据收集的证据,得出结论 D、先找合适的工具
2、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是否头疼、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交流 B、获取事实证据 C、制定计划 D、检验与评价
3、自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非典型肺炎)的病例以来,中外科学工作者联合研究5个月的时间,于2003年4月16日找到了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元凶——冠状病毒,中外科学工作者这种联合研究说明科学探究过程需要 ( )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制定计划 D.检验与评价
4.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5.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充足
乙 向阳处 20℃ 不充足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6、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包括 、 、设计实验计划、 、
、交流和评价等基本过程。
7、夏天洒在教室地上的水不见了,针对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8、李刚家里买了一支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1) 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 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测3次。
(3) 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
这样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____________。
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 , 环境的温度,观察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 。
9、喝汤时,小明发现汤有点淡,于是,他拿了一勺盐打算加到汤里去。小明妈妈告诉他:“盐太粗了,应当用细盐,细盐溶的比较快。”你觉得小明妈妈有道理吗?你认为小明妈妈说的有道理吗?你认为食盐的溶解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食盐的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①_ _ _ _ _ _ _ _ _ _
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③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设计方案):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收集事实证据: _ _ _ _ _ _ _ _ _ 。
(5)检验假设。
(6)交流。
10、小明家昨晚买了一条鲫鱼养在院子的脸盆里。第二天早上,小明发现鱼不见了。为知道鱼失踪的原因,小明问妈妈鱼是不是被杀掉了,妈妈说没有;小明查看脸盆周围的地面,也没发现鱼跳出来痕迹;小明爸爸想起来,昨夜听到家里狗和猫的叫声,小明过去查看,发现狗被锁着,而脸盆周围的桌面上有猫爪印,并且在不远的邻居家的墙脚下找到了被吃剩的鱼尾巴,小明恍然大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写出小明探究的问题
(2)写出小明对鱼失踪原因的另外3种猜测
如:①鱼被妈杀掉了 ②
③ ④
(3)写出小明获取对应的事实和证据:
如:①小明妈说没杀鱼 ②
③ ④
(4)写出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
35、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有一次,要求他的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可是,半天过去了,他的助手还是没能完成任务。于是,他亲自跑到助手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助手忙着研究灯泡的形状,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计算。桌上的一张图纸将灯泡分割成各种形状,记录着各种已经测量过的数据。“我就快完成任务了”,助手自豪地对爱迪生说,“只要测量完这一组最后的数据!”爱迪生微笑着看看助手:“你很努力!可是,你能有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吗?我想很快就知道它的体积!”同学们,你能有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吗? 请你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和你所需要的仪器。
36、阅读下文: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7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43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却没有?研究员认为这些细菌来自于某些染菌的食物。他们对孩子们进行了询问。但孩子们说:他们没有在一起吃饭!
那么孩子们一起参加过什么活动呢?调查发现,他们去动物园参观了蜥蜴展览。研究员经检查发现了一只蜥蜴确是此病菌的携带者。但展览的动物是不许触摸的,又怎么会感染到孩子们身上呢?于是,研究员仔细询问了孩子们在展区的活动,并将他们提供的信息与那些没有得病的孩子进行比较,发现洗过手的孩子没得病,而没洗手的孩子则病了。对信息的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凡是接触过木栅栏又没洗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对木栅栏的检验的确发现了该病菌。原来孩子们得病的过程是这样的:他们爬上围护蜥蜴的木栅栏,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了东西,病菌就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研究员在研究上述病因时:
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cm
1
2
3
图4
10cm
11
12
13
14
图3
第54题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