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细胞
教学课题 2、细胞(4课时) 备课人 金必行
教学目的 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及其功能能识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知道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初步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和制作简单的装片,能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教学重点 1、认识在光学显微镜水平上的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难点 显微镜使用及装片的制作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讲叙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说明: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技能要求,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的操作初步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是初中实验考试的一个必考内容。建议:这堂课最好到实验室去上,教师一边做,一边要求学生模仿操作,同步进行,效果会比较好引入师:构成水的最小微粒是什么?生:师:那么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什么呢?生:二、新课板:生物体由()构成,()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师:细胞很小,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数据要求记住)大家想想,这么小的细胞肉眼能看到吗?那么到底是谁最先发现细胞的?用何种仪器发现?生:板:细胞的发现及命名: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观察仪器:光学显微镜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学会了它我们就可以象胡克那样来观察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细胞了,那是一件多么今人兴奋的事情呀!实验步骤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师示范讲解)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从箱中取出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略偏左
学生模仿操作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教师讲各部分名称,让学生不看书对着显微镜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填写书122页各部分名称观察目镜与物镜:个数、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长短关系显微镜放大倍数公式: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使用显微镜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是为画图,要求尽量睁眼),转动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即可(光线太亮,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太暗,用凹面镜,大光圈)学生模仿操作观察贴有“6”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载片(眼睛要看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强调此实验不用高倍物镜,很容易压碎载玻片)练习:从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比原来(),方向与原来(),小心用手将载玻片向左移,从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将向()移,手将载玻片分别向右,向上,向下移,图像分别向()()()移;玻片上的“6”从镜中看是()(逆时针旋转180度)注意事项:取送方法要正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一只手提着镜头的保护:强调不能用手摸,一定要用专用的擦镜纸转换器使用:不要用手扳着物镜转换,要手握着转换器边缘。4.小结。5.作业布置 6。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