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31 18:52:25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华北平原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的耕作类型及主要农作物种类。
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4. 通过阅读有关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 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分析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耕地:__ __面积大,_ __ __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因降水__ __,耕地多为__ __地。
2、北方地区农作物:
①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
②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
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 ,不利条件是_ _ 。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一】阅读图6.8,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如下问题。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措施?
【合作探究二】阅读图6.6,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如下问题。
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不利条件?
3.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农作物?
【知识构建】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利条件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不利条件3、北方地区的农作物
【拓展延伸】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人形成爱吃咸食的习惯,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口重”。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糖用甜菜现在主要分布在40°N以北地区,而在我国古代没有甜菜,北方居民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谈一谈,你还知道那些南北方人们的饮食差异?
【优化训练】
1. 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3.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4.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 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 A.①③④?? ?B .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①②③
5.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多高原山地?? B.能源不足?
?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水资源紧张
?答案:1.D 2.B 3.A 4.D 5.D
【学后反思】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课时【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大豆 B.水稻、油菜
C.小麦、青稞 D.棉花、甘蔗
2.下列关于地形区与其主要农作物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甜菜 B.华北平原﹣﹣﹣青稞
C.山东丘陵﹣﹣﹣花生 D.黄土高原﹣﹣﹣谷子
3.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东北一年一熟
4.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③耕地集中连片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关于华北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华北平原土壤贫瘠
B.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
C.春旱、夏涝、土壤盐碱化是威胁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D.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6.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7.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多高原山地 B.能源不足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水资源紧张
8.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二、综合题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A.冬小麦 B.水稻
C.玉米 D.甘蔗
(2)北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 .
( 3)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 ,主要农作物为______ 、玉米、大豆、甜菜,农作物一年一熟
(4)我国华北地区地区经常产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______特点.
(5)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______
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答案:1.A.2.B.3.B.4.C.5.A.6.D.7.D.8.A.
9.(1)A; (2)旱地;(3)东北平原 春小麦;(4)不均匀;(5)南水北调。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华北平原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的耕作类型及主要农作物种类。
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4. 通过阅读有关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分析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400~800mm,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少部分为湿润区;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在华北平原有:“夏雨满地流,春雨贵如油”的俗语;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吧!
【新课学习】
【讲授】认识北方地区农业特征(板书)
一: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思考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成果,共同提高。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合作探究一】阅读图6.8,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如下问题。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措施?
指导学生读图,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一)以济南为例,分析华北平原春季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气温变化的特点: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
降水特点:3、4、5三个月的降水量都很少。
(二)分析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而降水量都很少,由于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经常会发生春旱。
(三)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措施:
图片展示解决措施: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采取地膜覆盖;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②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③打机井抗旱。④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教师启发提问:北方地区是所有的地形区都春旱严重吗?东北地区有可能出现什么自然灾害?
?学生思考回答:春旱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东北平原气候冷湿,不经常受春旱影响,但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教师总结: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北方地区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旱作农业区,都有哪些农作物?它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呢?又有哪些不利条件呢?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学生小组合作,思考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成果,共同提高。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合作探究二】阅读图6.6,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如下问题。
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不利条件?
3.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农作物?
(一)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1.地形条件: 平原广阔 ,以平原、高原为主。东北平原: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华北平原:地势坦荡 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2.土壤条件:土壤肥沃 耕地集中连片。东北平原——黑土地: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高原黄土——黄土地:黄土高原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地表沟壑纵横。华北平原——黄土地:海河、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3. 气候条件: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400~800mm,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少部分为湿润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①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②地形: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面积耕地。
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二)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不利条件:
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
②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三)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农作物
?
北方地区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
糖料作物
?甜菜
油料作物
?花生
其他经济作物
?棉花、大豆
【课堂小结】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利条件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不利条件
3、北方地区的农作物
【巩固训练】
1. 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3.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4.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
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
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
5.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多高原山地?? B.能源不足?
?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水资源紧张
?答案:1.D 2.B 3.A 4.D 5.D
【拓展延伸】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人形成爱吃咸食的习惯,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口重”。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糖用甜菜现在主要分布在40°N以北地区,而在我国古代没有甜菜,北方居民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谈一谈,你还知道那些南北方人们的饮食差异?
课件19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课时)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少部分为湿润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400~800mm;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
华北平原:夏雨满地流,春雨贵如油。一: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阅读图6.8,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如下问题。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一)以济南为例,分析华北平原春季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气温变化的特点: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 降水特点:3、4、5三个月的降水量都很少。(二)分析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
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容易造成春旱。(三)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措施一: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采取地膜覆盖;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南水北调措施二: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措施: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采取地膜覆盖;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②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③打机井抗旱。④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措施三:打机井抗旱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不利条件?
3.北方地区都有哪些农作物?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探究学习:ABC地形特征:北方地区平原广阔,
以平原、高原为主。(一)地形条件 平原广阔A:东北平原: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B:华北平原:地势坦荡 一望无际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二)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 耕地集中连片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东北平原——黑土地黄土高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黄土高原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地表沟壑纵横。 海河、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三)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气温: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跨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北方地区降水:大部分地区降水为400~800mm
干湿地区:属于半湿润区,一部分为湿润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四)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②地形: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面积耕地。
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热水土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
②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五)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光热水土(六)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旱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花生甜菜棉花、大豆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黑土地 黄土地温带季风气候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不利春旱及其解决的措施重要农作物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知识构建1. 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
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3.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D BA课堂巩固?
4.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
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
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 A.①③④???B .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
?5.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多高原山地?? B.能源不足?
?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水资源紧张
?DD课堂巩固谢 谢!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