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同学们一定都知道图片中是西藏名胜——美丽的布达拉宫。那谁知道布达拉宫最初是为谁而建的呢?她就是盛唐时期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又是怎样进藏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读一读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吧。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大臣、求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重点)
3.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难点)文成公主(625~680)
唐朝宗室女。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641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松赞干布(617~650)
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他统一
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
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不仅
如此,他还确立了吐蕃的政治、
文化、军事、经济、法律等制度,从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从唐朝引入科学技术以及历法等。绢花( ) 豌豆( )√√juàn juānwān wǎn藏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文成公主几经波折到达西藏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婚的故事。首领:
碰巧:
隆重: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本课指松赞干布是吐蕃的领导人。
造句:由于首领尚未发话,他们也不敢轻起衅端,所以只是略作阻击。
凑巧;恰巧。
造句:我正想找小刚,碰巧他来了。
盛大庄重。本课指迎接文成公主的场面盛大庄重。
造句:每周一,学校都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五谷:
吉祥如意:古书中对五谷有不同的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本课指粮食作物。
造句: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如意称心,多用于祝颂他人美满称心。本课指天鹅祝福文成公主生活幸福吉祥。
造句:要过年了,爸爸在大门口贴上代表吉祥如意的春联。感激 感谢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都有“受帮助后表达谢意”的意思。
“感激”程度较深,对人的谢意体现在心里;“感谢”侧重于用言语或行动对人表示谢意。
1.村民们十分感激抗洪的战士们保卫了他们的家园。
2.为了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他在母亲节送给了母亲一束鲜花。交流分段情况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松赞干布派使臣到唐朝求婚,使臣通过了唐朝皇帝的考验,完成求婚使命。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克服进藏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到达西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后,西藏和内地的来往更加密切了。核心问题:
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民间故事哪些地方充满了传奇色彩?
串珠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人?哪些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松赞干布为何向文成公主求婚?唐朝皇帝为何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
3.文成公主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4.文成公主进藏做了哪些贡献?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一点儿也不着急”说明了什么?
“一点儿也不着急”说明使臣很镇定,心里早有了计策。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从使臣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让小马和母马隔开过夜,第二天小马需要吃奶就得找自己的妈妈,使臣根据马的习性,顺利通过了考验,可见使臣是个有智慧的人。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juàn)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由蜜蜂追花分辨出绢花丛中的鲜花,由尊贵、高雅的鲜花,从众多姑娘中分辨出文成公主。“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的对比,暗示了公主孰真孰假。由此可以看出使臣的敏锐观察能力和超人的智慧。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这是心理描写。唐朝皇帝从一个使臣身上,推断出他们的首领会更加富有智慧,唐朝皇帝表面上是考验使臣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考验松赞干布的智慧。她从京城带上豌(wān)豆、油菜、小麦、荞(qiáo)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文成公主的“嫁妆”有什么独特之处?
公主的“嫁妆”不像一般的女孩子一样是金银珠宝、吃穿用品,而是农作物种子和耕种技术、技术人才。这表明文成公主是为西藏的百姓着想,是想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细节描写)此处描写有什么特点?
用树干一“横”一“搭”便铺就过河的桥。此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文成公主的神奇力量,赋予人物传奇色彩。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树木“长得不一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作者说这与公主没有心思梳妆有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树木“长得不一样”,是因为阳光照射时间不同,南边阳光照射时间长,树长得快,就密,而北边相反。这里作者说与公主没有心思梳妆有关,这样写具有传奇色彩,突出公主影响之大,同时也突出了人们寄寓在文成公主身上的美好愿望。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快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jí)祥(xiánɡ)如意!”文成公主听了,十分感激神鸟天鹅,马上就动身前往拉萨。这里称天鹅为“神鸟”有何用意?
天鹅被称为“神鸟”,就是神灵的化身。神鸟天鹅的出现,暗示文成公主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神灵,得到了祝福。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乃巴山下“公主的脚印”,是当年公主背山留下的。这里再次赋予文成公主神奇的力量,使故事具有传奇色彩。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最后一句话反映了什么?
这句话反映了文成公主进藏给西藏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有了五谷,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西藏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核心问题: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文中有多处极富传奇色彩的描述,比如在河上横一根树干搭桥,沼泽地上撒羊毛,因公主无心梳妆树木也有的稀、有的密,移走乃巴山等,这些超现实的描写表现了文成公主神奇的力量,赋予故事传奇的色彩。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民间故事哪些地方充满了传奇色彩?1.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人?哪些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主要讲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臣到唐朝国都向文成公主求婚,唐朝皇帝考验使臣后,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于是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几经波折,最终来到了西藏与松赞干布成婚,为民族的团结和西藏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课文是按照“求婚——进藏——作贡献”这样的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串珠问题:2.松赞干布为何向文成公主求婚?唐朝皇帝为何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松赞干布听说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使臣到唐朝国都向文成公主求婚。唐朝皇帝让使臣认马和辨认公主,使臣靠着智慧顺利通过了考验,唐朝皇帝认为使臣有智慧,他们的首领松赞干布更有智慧,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3.文成公主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在进藏的途中,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文成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遇到沼泽地,文成公主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乌鸦,文成公主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子纪念他;乃巴山挡住了去路,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4.文成公主进藏做了哪些贡献?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文成公主进藏,一方面加强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促进了西藏农业、经济的发展。借此,作者赞扬了文成公主对西藏的繁荣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反映了西藏老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敬与爱戴。文成公主进藏 进藏原因
进藏过程
进藏意义:交往密切 生产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西藏繁荣昌盛派使臣求婚
通过考验
答应请求 遇河搭桥
遇沼泽撒羊毛
遇见乌鸦和天鹅
背山开路 本文主要记叙了文成公主几经波折到达西藏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婚的故事,赞扬了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繁荣昌盛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反映了西藏老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敬与爱戴。幸福鸟
从前,西藏有一个地方,没有太阳,没有河流,也没有树木,人们世世代代过苦日子,没有幸福。
听老人们说,幸福是一只美丽的鸟,它住在东方很远很远的雪山顶上;它飞到哪儿,哪儿就有幸福。这个地方,每年都有人去找幸福鸟,可是一个人也没有回来,因为雪山脚下有三个长胡子妖怪,它们只要吹吹胡子,就能要人的命。
有个勇敢的孩子叫汪嘉(jiā),决心去找幸福鸟。汪嘉走了很多日子,看见前面有一座大雪山,就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黑胡子妖怪,说话像乌鸦叫:“谁到我这儿来了,来干什么?”
“我叫汪嘉,我来找幸福鸟!”
黑胡子妖怪听了哈哈大笑:“鸡蛋大的孩子也想来找幸福鸟?我叫你在乱石滩上走三十三里路,你就没命了!”说完,吹一吹胡子,前面平平坦坦的道路,一下子变成了乱石滩,每块石头都尖尖的像刀子。汪嘉什么也不怕,就朝乱石滩走去。刚走了一里路,鞋子让尖石头划破了,又走了一里路,脚板让尖石头刺破了。走呀,走呀,他实在走不动了,就趴在乱石滩上,一步一步地向前爬,手心划破了,膝盖磨破了,这才走完了三十三里乱石滩。可是汪嘉又碰上了黄胡子妖怪。黄胡子妖怪吹一吹胡子,前面平平坦坦的道路,一下子变成了大沙漠,找不到一点儿吃的东西。汪嘉走着,走着,饿得头发昏,眼发黑,浑身没一点儿力气,他还是鼓着劲往前走,走出沙漠,又碰上了白胡子妖怪。
白胡子妖怪吹一吹胡子,把汪嘉的眼珠吹出来,汪嘉变成了瞎子。汪嘉用手摸着地一步一步地往前爬,爬上了大雪山,幸福鸟就站在山顶上呢。
幸福鸟说:“孩子,你上来找谁呀?”
汪嘉不知道谁在跟他说话,他说:“我来找幸福鸟!”
幸福鸟用翅膀拍拍汪嘉,汪嘉身上的伤口马上就好了,幸福鸟用嘴吹了吹汪嘉的眼窝,汪嘉的眼珠飞回来了。汪嘉看见幸福鸟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你们说,他有多高兴啊!
幸福鸟让汪嘉骑在自己的身上,张开翅膀飞上天,一直飞到西藏,飞到汪嘉的家乡……
“太阳,太阳,快升起来!”幸福鸟叫了一声,太阳就升起来了。“大河,小河,快流过来!”幸福鸟叫了第二声,大河小河就流过来了。“树木,花草,快长出来!”幸福鸟叫了第三声,山上就长出了树木,地里就开出了鲜花。
大家都说:“幸福鸟带来了幸福!”幸福鸟说:“是勇敢的人、勤劳的人自己找到了幸福。”天宝天子监天厩(jiù),吐蕃入马上天寿。
(《赋黄任道韩干马》王令)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千里迢迢到长城寻找丈夫,得知丈夫已亡。她痛哭七天七夜不止,哭倒一段长城,露出丈夫骸(hái)骨。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受阻,梁山伯病故,祝英台跳入梁山伯之墓与其相会。不久,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白蛇传】
经过千年修炼的蛇妖白素贞为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化成人形与许仙结为夫妻,后经历种种磨难。
文成公主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怪不得藏族人民这么喜欢她呢!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西藏(cáng zàng)是个美丽的地方。
2.草原上散(sǎn sàn)落着数不清的牛羊。
3.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sǎ sā)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4.一头牛在田里吃庄稼,看到有人追赶来了,它撒(sǎ sā)腿就跑。√√√√﹒﹒﹒﹒二、选字填空。
碗 豌 蜿
______豆 饭______ ______蜒
丞 巨 臣
大______ ______人 ______相
召 沼 招
______泽 ______呼 号______
样 祥 详
吉______ ______细 模______样豌碗蜿臣巨丞沼招召祥详三、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她从京城带上豌豆 油菜 小麦 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 还有许多铁匠 木匠 石匠 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2.过了一些日子 文成公主想 即使松赞干布真的去世了 我也要去看看 !、、、,、、,。,:,四、按要求做题。
1.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必须走过那片沼泽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成公主进藏》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松赞干布隆重地迎接美丽的公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赞干布迎接公主。文成公主说,她要去找松赞干布。他们不得不走过那片沼泽地。《文成公主进藏》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