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电 阻
关于电阻,你想知道什么
1、用金属做芯线
2、多数导线用铜
3、外皮用橡胶
……
试试看
什么样的物体导电
用铅笔盒里的物体探究
导线 多是用铜做的,也有铝做
想想看 为什么不用铁来做导线
让我考虑一会儿
试试看
探究各种导体的导电情况
对比法 观察实验法
设计实验
请同学按图3.4.1连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 (两灯并联,相同电压都等于220v,)
比较实验现象——相同电压下(都等于220V),灯亮度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灯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科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电阻,用R代表,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单位千欧(K Ω)、
兆欧(M Ω)
1 K Ω=103 Ω
1 M Ω=106 Ω
你想了解欧姆吗
你知道吗
常见电阻
人的双手间(干燥) 1000—-5000欧
人的双手间(潮湿) 200—800欧
照明灯泡(工作时) 100—2000欧
实验用小灯泡 5—50欧
实验用导线(每根) 0.01—0.10欧
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 ---电阻器,以改变电路
中的电流和电压。也叫定值电阻,符号
各种电阻器
猜猜看 有哪些因素影响电阻大小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以及导体的温度
具体又是如何影响?
分析:学生实验按图3.4.2连接电路. 观察、比较. 探究。讨论
影响因素
对比法
结论:影响电阻因素
材料 不同物体导电能力不同
长度
越长 电阻越大
越短 电阻越小
横截面积
越大 电阻越小
越小 电阻越大
温度也影响电阻
控制变量法
几种长1米,横截面积1平方毫米的金属线在20摄氏度时的电阻值
导线 电阻R/ Ω
银 0.016
铜 0.017
铝 0.027
铁 0.096
镍铬合金 0.1
知识点探究
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
B、通过导体电流越大,电阻越大
C、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D、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性质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用同样的导线从发电厂向商场、公园输电,发电厂距离公园较近,距离商场较远,那一条输电线路的电阻较大?为什么?
实际应用
家庭用的白炽灯的灯丝断了,有时适当动一动灯泡可以将灯丝搭上,这时灯丝的电阻跟原来比怎样改变?
石墨炸弹
课下查资料
探究
发现
创新
谢谢
宁波庄桥中学
穆利忠八年级下 第三章
4 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
2.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探究法。
教具准备
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灯泡、电脑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 出示预先准备的各式各样的电线.问这是什么东西?
生: 电线、导线、电缆线、电话线、闭路线…
师: 肯定同学们的回答.请大家从导线的截面观察.
生: 电线芯是用容易导电的金属来做的,是导体.电线芯的外面包了一层橡胶或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师: 现在请同学们剥开导线的绝缘外皮,看一下导线的芯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 是用铜做的. 是用铝做的.
师: 大家见过用钢、铁做芯的导线吗?
生: 好像没有.
师: 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我们已经知道,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同学们大胆地猜想.
生: 是不是因为铁容易生锈,所以不用铁.
生: 是因为用铁做导线没有铜好.
生: …
师: 大家想不想用实验找找原因呢?
二、进行新课
板书: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想想做做:
请同学按图3.4.1连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 (两灯并联,相同电压都等于220v,)
师: 比较实验现象——相同电压下(都等于220V),灯亮度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灯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科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板书: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sistance).
板书: 2 电阻的符号:R
电阻的单位:欧姆(O hm)简称欧 符号 Ω
常用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 1 kΩ=103 Ω 1 MΩ=106 Ω
1kΩ=1000Ω 1MΩ=106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四人一组,观察两个灯泡灯丝排列方式是否相同?哪个灯泡灯丝可能长些?分组讨论。
师: 大家猜一猜,导线的电阻与什么有关?分组讨论。上讲台合作交流。
学生实验按图3.4.2连接电路. 观察、比较. 探究。讨论:
投影学生探究报告,互相交流、学习.鼓励同学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科学的态度
教师总结: a、材料 b、长度 c、横截面积:
展示课件,电脑多媒体展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3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构成导体的材料有关。
(2)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3)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4)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注:在初中阶段,解题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4、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大小的差别,可以用材料的电阻率来表示。阅读小资料P71(电阻率的概念是不要掌握的内容)。
5 .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常见电阻介绍:
欧姆介绍:
三、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1)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Ω),.
电脑多媒体展示复习电阻题目。
四 作业。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