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1.1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6份)[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1.1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6份)[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8-01 12:50:00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章 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会沉浮的气球”、“喷泉”实验、在水槽里游动的金鱼、活鲫鱼、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先给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开心一下。(播放动画片)
在小学常识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由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这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P2、P3的图,(奇妙的大自然、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展示8月6日西湖上空出现的彩虹图片。
另外老师剪辑了一组反映大自然的影片,给同学们欣赏。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你从这组影片中发现了哪些自然现象?记录在纸上。一会我们交流。笔和纸准备好了吗?(播放影片)
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用一、两句话说明感兴趣的理由。)
学生活动
教师讲述:讨论了这么多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产生想提问题的冲动呢?比如说: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夏天雨后为什么能出现彩虹?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蜘蛛为什么要织网?等等问题。你产生了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略。这里最好由同学帮助他解答这个问题)。
教师讲述:学习了《科学》这门课程,你们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能产生这些问题,说明你们有智慧,具备科学研究的动力。事实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的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出示投影片:科学的涵义)其实,每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产生疑问。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播放动画影片:伽利略发现单摆)
问题:哪位同学能说说其他科学规律被发现的小故事吗?
(学生自由回答,牛顿的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略)
教师讲述:有的同学很崇拜歌星、影星、球星。(出示投影片:身边的科学家)那么,你认识他们吗?(学生回答,略)球星、歌星、影星他们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尚,而科学家们给我们的是精神、是智慧。这是一种永恒。
科学家们在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中,都是(出示投影片)先仔细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发现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设计实验、找出规律、把科学规律运用到生活实际,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出示装有金鱼的水槽。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就来观察水槽中的金鱼,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回答,略。出示投影片)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的现象吧。请同学们按照上述的科学方法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1、观察现象: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
2、提出问题: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
3、积极实验:教师演示P4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得出规律。
4、猜想:鱼的身体内有类似气球这样的结构。
5、验证:教师解剖鲫鱼,找到充满气体的鳔。
教师讲解:鳔的大小在不同水层中会发生变化。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我们人虽然不能像鱼儿那样在水里自由地上下游动,但我们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模仿鱼儿,制造出潜水艇,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就和鱼的鳔类似,可以通过调整水柜(专门用于注水、排水的结构)的气体量,来控制潜水艇的上升和下沉。
教师讲述: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
教师提问:科学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那些便利?
学生讨论。
教师讲述: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是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老师借阅。
教师提问: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方面,你知道哪些不利的方面吗?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讨论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学好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师布置课后要求:请同学们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P5页“喷泉”实验,写出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回家后动手实验、查找资料、找出原因。如时间有余,请几位同学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片段。
完成学习反思
《科学在我们身边》的教学反思
杭州第十中学 王智慧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很多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的。这种“接受”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被告知,有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性的观察所“积累”的。正因为如此,我剪辑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现象的影片,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感受”“对自然现象的好奇”“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这一线索,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从他们习以为常地“积累”中怎样得到一个真切的体验,怎样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问题开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加入了小组协同和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的想象中,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而且可望不可及。为了消除同学们的这种畏惧心理,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伽利略 摆的等时性》动画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需要用到很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需要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需要协作和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检测一些科学理论。“金鱼在水里上浮和下沉”,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我安排了一个“会沉浮的气球”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节课最后我安排了“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交流中明白了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在不断提出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了科学不断地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第一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1、 教学目标
1、 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 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需要合作和交流,需要意志、毅力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4、 知道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
5、 知道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 教材分析
1、 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2、 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教具:
3、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活动
引言 演示实验:白纸显字从课本封面和小学常识谈起。 学生听讲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导入 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从高科技到身边的自然现象,通过图片介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与此对应的现象,讨论为什么会这样。书上其他的例子可带回家思考演示实验: 玻棒点火 学生思考、回答。金蝉脱壳 (让学生说明过程,并比较螳螂脱壳的例子进行对比);彩虹(光的反射和折射,让学生讨论自己如何制作彩虹);大雁南飞 (候鸟迁徙);日出(日落日出如何区别,观察能力)流星雨(简单讨论如何形成);宇宙(让学生识别星体,扩张想象力) 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唤起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探索科学的欲望。增加兴趣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强烈欲望。
新课知识:科学是什么 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解决呢?所以我们来学习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瓦特的蒸汽机,强调多注意身边的事物。只要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让学生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瓦特的蒸汽机。 通过同学介绍科学家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细心观察、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自觉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
从科学家探究的故事过渡到日常生活中的探究,演示实验。 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演示实验:在气球里装20克沙子,扎紧口子,吹足气,放入水缸。观察,猜测结果。放掉一些气,观察,猜测。不断放掉气,观察,猜测,直至下沉。出示模型:让学生结合模型来说明鱼儿为什么上升和下沉。课本上的喷泉实验让学生带回家实验。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设计实验——作出解释]这条线去研究这个问题。明天交报告。 。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设计实验——作出解释]回答,思考。回答,总结。 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体验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体验怎样学习科学,知道科学学习中必须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怎样学习科学 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利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着科学不断的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学生讨论。 强调观察、实验、思考的重要性
总结 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如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曾经是新时代工业的代表,但它排出的废气和产生的噪声却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学会探究科学奥秘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掌握的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作业 把3页中的六个自然现象书面解释做课本上的喷泉实验(写发现的问题、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要求:1、每人准备一个放大镜2、回家积极完成课外小实验3、准备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和《百科全书》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门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通过小学的常识对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急于要求证两者是否相同,也想知道两者的区别。因此,上好第一节科学课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是向学生揭示科学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方向。这堂课我特别强调科学的探究模式和演示实验来增加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基本上还可以,但是演示实验的时候当时担心学生无法完成,自己独自来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另外在提问过程中对总结显的少了些,课堂气氛很好但是层次和内涵有待提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2、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3、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课 题 第一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一、引入:科学入门 提问:什么是科学?科学与和技术的区别? 科技又叫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二、科学在我们身边: 1、观察各种各样变化着的自然现象(通过课件对P2,3页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生动的展示) 火山爆发,地震等用视频呈现 不明飞行物(UFO)、含羞草、间蜂猴、雨后彩虹等等用图片呈现 弯曲的铅笔、人造彩虹等用实验呈现PS:突出变化的 2、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同学间可以互相问答) 3、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的学问。如果你在研究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那你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 4、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P4思考,然后用下面的实验来证明。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他们的原理。P5实验,再请两位同学做,同样下面的同学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此做出假设(注意看清楚实验条件)。 5、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着。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的提问,来推动彼此教学的共同发展。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问明。(还有书上的几个例子) 3、我国科技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有时间介绍)四、课堂练习:P7 课堂里做,如果来不及让学生回家去做。五、课后作业:1、作业本第1节第三题的实验做简单的说明:没有铁块可以用橡皮代替,假设是在做实验之前提出的。
轶事记录
课后反思每 课 必 记
课 题 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日 期 9月2日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
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课件,并对实验做相应的改进,比如把夹气球的橡皮筋用软夹子代替,同时可以适时的提出潜水艇的概念,说明此原理从小到大都可以利用到。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引入:科学入门 提问:什么是科学?科学与和技术的区别? 科技又叫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二、科学在我们身边: 1、观察各种各样变化着的自然现象(通过课件对P2,3页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生动的展示) 火山爆发,地震等用视频呈现 不明飞行物(UFO)、含羞草、间蜂猴、雨后彩虹等等用图片呈现 弯曲的铅笔、人造彩虹等用实验呈现PS:突出变化的 2、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同学间可以互相问答) 3、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的学问。如果你在研究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那你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 4、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P4思考,然后用下面的实验来证明。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他们的原理。P5实验,再请两位同学做,同样下面的同学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此做出假设(注意看清楚实验条件)。 5、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着。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的提问,来推动彼此教学的共同发展。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变化 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问明。(还有书上的几个例子) 3、我国科技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有时间介绍) 四、课堂练习:P7 课堂里做,如果来不及让学生回家去做。五、课后作业:1、作业本第1节第三题的实验做简单的说明:没有铁块可以用橡皮代替,假设是在做实验之前提出的。
轶事记录
课后反思第  周第  课时 时间 月 日(星期  )本学期累计教案  个
课 题 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
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教学与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问题法
课程资源 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课件,并对实验做应相的改进,比如把夹气球的橡皮筋用软夹子代替,同时可以适时的提出潜水艇的概念,说此原理明从小到大都可以利用到。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备注
一、引入:科学入门 提问:什么是科学?科学与和技术的区别? 科技又叫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二、科学在我们身边:(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观察各种各样变化着的自然现象(通过课件对P2,3页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生动的展示) 火山爆发,地震等用视频呈现 不明飞行物(UFO)、含羞草、间蜂猴、雨后彩虹等等用图片呈现弯曲的铅笔、人造彩虹等用实验呈现2、延伸:让学生分组查找一种感兴趣的奇异自然现象的有关资料,装订成一份班级资料进行交流。(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2、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同学间可以互相问答)对学生的问题只作交流,不作深入的理解或回答 3、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的学问。如果你在研究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那你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 4、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思考,然后用下面的实验来证明。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他们的原理。学生演示:气球在水中沉浮的类比实验。展示鱼的标本,学生观察,找到鳔所处的位置,形态。引导学生思考:还能什么方法来证明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浮或下沉?根据金鱼的这一原理,科技上应用于哪些方面?5、“喷泉”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5、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着。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的提问,来推动彼此教学的共同发展。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问明。(还有书上的几个例子) 3、我国科技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有时间介绍) 四、课堂练习:P7 课堂里做,如果来不及让学生回家去做。五、课后作业:1、作业本第1节第三题的实验做简单的说明:没有铁块可以用橡皮代替,假设是在做实验之前提出的。2、课外实验:在三只相同的啤酒瓶里分别加1/4、2/4、3/4的水,用铅笔分别敲打三只瓶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反思
PAGE
1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1章 科学入门)
课 题 科学在我们身边 日 期 9月 日
教学目标 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课件,并对实验做相应的改进,比如在气球口插入一根带塞子的细塑料管(用3cm长的吸管)便于放气。。
课时 二课时 1、科学在我们身边 2、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学习目标:知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第一课时课前预习:说出一个你对大自然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查阅一篇相关资料,了解这个问题的相关信息。课前准备:1、自然界的许多现象都在不断地变化,请列举几个实例,准备在课内进行交流。2、你平时读过哪些跟科学有关的书刊?你对科学有什么认识?3、你曾经用科学知识解释过哪些现象?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用科学的知识去解决?课题引入:科学入门 提问:什么是科学?科学与和技术的区别?(讨论)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是对各种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又将怎样变化的回答,而技术是“做什么”“怎么做”的操作体系,前者产生了科学家,后者培养了发明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又叫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 提问:那么科学是不是都是很深奥的学问,我们的同学无法研究呢?教学过程:一、科学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奇妙的大自然:(1)不明飞行物(2)壮观的火山岛(3)珍贵的间蜂猴(4)美丽的含羞草(5)请你欣赏速度冠军猎豹跳高冠军跳蚤昆虫大力士粪甲虫游泳高手海豚艳丽的花能吸引传粉企鹅的行走和游泳…仔细观察不断变化的自然界:(1)种子发芽了(2)雨后出现了彩虹(3)大雁等等待南飞(4)筷子在水中“弯折”了(5)中国赠送给日本的朱鹮孵化出第三代幼雏(6)晴朗的夜空会出现流星(7)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昆虫蜕皮青蛙冬眠刮风下雨潮起潮落…3、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 4、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的学问。如果你在研究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那你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因为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气机小结: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思考: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实验1:会沉浮的气球。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他们的原理。小结:鱼能在不同的水层中上下游动,是因为其体内有一个鳔,它的体积变大,鱼就可以上浮,若要下沉则体积变小。实验2、“喷泉”实验再请两位同学做,同样下面的同学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此做出假设(注意看清楚实验条件)。 小结: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观察现象——实验分析——得出结论课堂小结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着。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的提问,来推动彼此教学的共同发展。 课堂练习1、夏天,把冰块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一段时间。(1)观察到什么现象?(2)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2、取一张小纸片,将它到自己头部的高度然后放手,观察纸片飘落下来的过程,并重复做几次。(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业布置1、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P2-3(1)基本链接1-3。(2)尝试应用1(3)自主探究1-2 2、课后温习:上网、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报纸、杂志,了解在科学的某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向同学或父母讲述。第二课时课前预习: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也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课前准备: 1、罗列家中你认为较先进的设备(如彩电、电脑等),选择你喜欢的一件进行构造、功能等方面的描述。(提示:可查阅使用说明书) 2、在三只相同的啤酒瓶里分别加1/4、1/2、3/4的水。新课引入: 科学技术为我们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讨论)教学过程:二、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外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讨论:举列说明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与负面影响?我国科技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课堂小结: (1)、 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课堂练习:1、在三只相同的啤酒瓶里分别加1/4、1/2、3/4的水,用铅笔分别敲打三只瓶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2、有人说:“掌握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任意改造自然。”你学了这一节,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作业布置: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P2-3(1)基本链接4。(2)尝试应用2.问题探究王全很喜欢养金鱼,一天早晨起来,他发现鱼缸里的一条小金鱼不见了,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轶事记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补充: 1、教材结构。2、常见问题解答。背景资料。4、视音频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