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Cities 单元教案(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Cities 单元教案(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起点)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8-02-01 12:14:50

文档简介

Unit2 Fun Time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主 题】Cities
【课 时】第6课时:Fun Time
一、本科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本课A项Good to know的三个短文的内容。
2. 能够画出自己居住的城市或是自己理想中的城市,并写一两句描述的语言。
3. 能够跟着录音欣赏并演唱C项的歌曲。
二、教学建议
A. Good to know.
1. 热身活动。
(1) 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自己的老家或者是自己了解或旅游去过的一个城市。学生可以先自行准备,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请学生代表在班里展示。
(2) 为了降低这个活动的难度,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一篇范文,给学生做出示范,这样学生容易模仿,搭起文章的框架。文章中渗透一些将要阅读的短文的因素,这对将要进行的阅读起辅助作用。
例文:
Car City and Its Museum Changchun is a great city for making cars and trucks. The first car and the first truck of New China were made in this city.There is a museum on Zhengyang Street. We can see many interesting old things there. We can see a lot of photos about cars and truck. It has about 20 old cars. People really like the museum and the city.
2. 正式进行A项学习。
(1)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A项三幅城市图片,问问学生这些图片上呈现的是哪个城市。学生可以猜一猜,尝试说一说。如果学生不会用英文说出城市的名称,用汉语说也可以。还可以问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三个城市分别在哪三个国家。
(2) 在学生充分地猜测这三个城市后,教师把正确的地名Amsterdam (阿姆斯特 丹),London (伦敦),Copenhagen (哥本哈根)书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学生朗读这三个城市名,这三个城市名中有两个字母较多,也不好发音,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准确发音。
(3) 教师指着Amsterdam继续引导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Amsterdam 为
了帮助学生能开动脑筋,教师课前准备数张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街景图片,尤其是交通情况的图片,供学生讨论用。
(4) 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并在全班分享他们所知道的这个城市的情况。教师将学生提到的与本单元话题有关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5) 教师接着说:OK. Now let’s listen to a passage about Amsterdam. Listen carefully and make notes when you are listing. Answer the question after listening. What does it mainly talk about
(6) 请学生听Bicycle City的录音。本段只有三句话,在听前教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记下一些重要信息,比如:bicycle, more ... than, roads 等。
Tip: 在听的过程中记笔记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能记下一些重要信息,会帮助学生将信息的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重点词都完全拼写下来是比较困难的,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用一些符号代替某些词的方法,比如圆圈、曲线等,只要这些符号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回忆即可。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符号语言”,这也是发展学生学习策略的好方法。
(7) 听第一遍录音后,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有困难,还可以听第二遍。学生 的回答只要抓住了关键词bicycle,就基本掌握了这小段文字的核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引导他们逐步复述课文原句。
(8) 教师指导学生给这个语段起标题。教师说:As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ere are many bicycles in Amsterdam. Many roads are only for bicycles. Should we give the city another name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
(9) 在学生集思广益后,教师确定文章的标题是Bicycle City。如果学生有其他选择,只要合理,教师也要给以鼓励。
(10) 按照步骤3至9教学另外两篇文段。可以按照各自的内容,做一些调整。
(11) 教师播放A项听力材料,学生边听录音边尝试跟读语段。
(12) 朗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段的理解情况。如:
Which city is a bicycle city/walking city/ subway city
How many subway stations are there in London
新词汇学习
Bicycle City
more ... than: 比……还……。这是一个两者比较的句型。例如:There are more parks than supermarkets in the city. We have more cats than birds in the neighbourhood.
be only for: 仅为……而……。鼓励学生多造句,例如:The hospital is only for children.
This sports centre is only for ball games.
Subway City
the biggest: 形容词big的最高级,一定与定冠词连用。例如:The park has the tallest tree in our city.
Our neighbourhood has the longest road in the city.
It is called the “London underground’’. be called ... 被称作,被叫作,是动词的被动语态。例如:Copenhagen is called the “Walking City”.
This station is called the “Transportation Centre”.
Walking City
on many street: 在街道上,在路上,与street搭配的介词是on,在广场则是in the square。
文化背景知识
阿姆斯特丹与自行车
阿姆斯特丹自19世纪末以来就是座自行车背上的城市,人们骑着自行车上班、上学、购物。警察、送外卖的、送快递的都无一例外地骑着自行车。
建于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内城完全是为步行而设的,狭窄的街道和运河使汽车根本跑不起来,更不用说能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了。整个城市平坦紧凑,棋盘式的格局使从内城的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多不超过5公里,这也是骑自行车的理想距离。基于这个原因,这个城市的40%的交通是通过自行车来承担的,这个比例比其他北欧国家的城市要高得多,自行车拥有量几乎达到每人一辆。
自行车也受到市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在市内规划与建设了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自行车道。阿姆斯特丹还设计了多条骑自行车探访这个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线路,有自行车专用道,配有导游的自行车旅游线路等。
阿姆斯特丹有专用的自行车车道和专门的交通信号灯,十分醒目,便于骑车者的观望。同时,政府规定严禁机动车在专用自行车车道上行驶。有自行车车道的地方,自行车也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在阿姆斯特丹经常能看到几岁的小孩骑着单车在街上狂奔,据说,他们从二三岁时就开始学骑自行车,到六七岁时差不多又换了第二辆,再到十一二岁又有了第三辆新车。学生中几乎没有不骑自行车的。
当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又成为锻炼、休闲、娱乐的工具时,自然形成了阿姆斯特丹乃至荷兰的特色自行车文化。
伦敦地铁
伦敦地铁(London Underground) 首译就是“地下的伦敦”。伦敦地铁还可称为Tube, Underground或Subway。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运行。从1863年第一条地铁获得成功开始,尝到地铁甜头的伦敦人就开始考虑修建第二条、第三条地铁了。伦敦现已建成12条,伦敦地铁车站的数目已达二百七十多个,站间距离平均为1.5公里。
伦敦市区及郊区地铁图,白色为一区,绿色为二区,明黄色为三区,橘色为四区,紫罗兰色为五区,粉色为六区。
哥本哈根的步行街
哥本哈根以成功的市中心步行街区改造闻名于世。步行街区改造使城市规划关注的重点由汽车转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步行街区成为这个城市中人们信息、物质、文化交换的中心,是“城市最大的公共舞台。”
斯特勒格(Stroget)大街一直是哥本哈根城最重要的街道。这条大街最大的改造是将原本汽车拥挤的大街变成能惬意行走的步行街,并逐渐开辟了更多的步行街道与之衔接,更多的机动车停车场也被改造成市民广场。
大街两边的建筑多是商店,随着步行空间质量的不断完善,各种非购物和文艺活动也逐步增多。例如:目前在步行街区中大约有五千个咖啡座位,形成了新兴的丹麦乃至北欧文化——咖啡文化。还有街头音乐家的小型演唱会,街头艺术家的各种艺术展示以及节假日的大型集会。
备选活动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几个介绍其他城市的小语段。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会拿到介绍不同城市的材料。学生阅读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介绍自己读到的城市情况;也可以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将读到的城市情况介绍给全班。
Tip: 教师也可以请学生课前查找一些特色城市的介绍,在课堂上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B. Let’s make.
1. 学生画出自己居住的城市图或是自己理想中居住的城市图,写出1-2句经典描述的话,并给自己所画的城市起个有特点的名字。
2. 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各自的作品。
3. 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画的城市。
Tip: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在班里或年级里做一个展览。
C. Let’s sing.
1. 教师播放C项歌曲,学生尝试跟着演唱。
2. 学生四人一小组,尝试改编歌词。
如:
I want to fly a kite.
Do you want to do that, too
The square is on Apple Street.
I want to go with you.
I want to buy some food.
Do you want to buy some, too
The superstore is on Peach Street.
I want to go with you.

3. 学生分组演唱C项歌曲或是经自己小组改编的歌曲,进行一个班级歌曲演唱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出最佳演唱组合、最佳改编等奖项。
【教学反思】Unit2 Lesson1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主 题】Cities
【课 时】第1课时:Lesson1
一、本课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以下单词和短语:hotel, city, street, square, sports centre, buy toys, see a film, go boating; 并尝试借助拼读规律记忆生词。
2. 能够询问某个场所的位置,并能描述某个场所的位置。
3. 能够根据语境,选择本课所学词汇将句子补充完整,并且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二、教学建议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热身活动
通过游戏带领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场所的词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如:
(1) 炸弹游戏(Bomb game)。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表示地点和场所的词汇,学生迅速朗读,当屏幕上出现炸弹图案时,学生迅速抱头趴在桌上。
(2) 小侦探(I spy)。此活动在小组内进行,每人左右手各举一张表示地点词汇的词卡,确保小组成员都能看到。一个学生说:I spy, I spy. I see a word beginning with p.其余学生答道:It’s a post office.然后依次进行。
备选活动
本课的热身引入活动,还可以如下进行:
1. 教师准备一张简易地图,在上面的不同位置标上学生学过的以及本课将要学习的场所单词,或者在网上搜索到学校周围街区的地图,用挂图或者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学生。
2.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做对话示范。
T: Excuse me.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S1: It’s next to the bank.
T: Excuse me. Where is the park
S1: It’s across from the school.
T: Where is Sun hotel
S1: It’s between our school and the restaurant.
T: Yes. You are right. Look at the map.
S1: Oh. It’s on Xinhua Street.
T: Wonderful!
Tips:1. 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词汇与功能句,激活学生以往的知识,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预测与准备。2. 以自然新颖的方式,引入一部分生词与功能句,并不断地在对话中出现。3. 教师有意在对话中反复用到新授知识点,比如:Excuse me. Where is the ... It’s on ... Street. 在说到这些语句时加重语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4. 将新的词汇与功能句板书在黑板上,并带领全班学生大声朗读生词与功能句型,并适时纠正发音。
3. 要求学生两人结对看图,模仿对话示范,自行进行对话操练。鼓励学生多用生词与新学的功能句。
4. 播放新词汇的原声录音,学生尝试跟读新词汇。
Tip: 词汇学习过程中要避免就词读词的现象。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创设一些语言交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在交际中理解和掌握新词汇。比如可以提问:What can we do in the sports centre/square What other hotels 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square
2. 正式进行A项学习。
(1) 呈现A项主题图,教师对主题图进行简单描述,说道:Look, this is a clean and beautiful city. This tall building is Sun Hotel. It is on Xinhua Street. It is between City Bank and the post office. Across from Sun Hotel is a big square ...
Tip: 教师在播放听力材料前,先让学设法看看主题图,了解一下学习的主题。教师在描述主题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反复输入目标词汇,让学生在接触听力材料前先对学习内容者一个整体的感知和理解。因为是借助图片进行描述,学生可以在此环节与教师有互动交流,能表达的地方可以和教师一起说说。
(2) 在正式进行听的活动前,教师先简要解释听力的背景。教师说:Look at the picture in Part A. Let’s listen to a dialogue. A man is talking to a girl.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3) 播放第一遍录音,学生在情景中整体感知新语言材料。
(4) 第一遍录音播放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说一说他们都听到了什么,看看学生掌握的程度。如有必要再让全班整体听一遍,要求学生抓住听力对话的核心。
(5) 再次听录音,教师提出与第一遍不同的听力要求:Let’s listen again. What place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ere are the places
(6) 全班核对答案,学生只要说出正确答案即可。答案是:The sports centre. A square. The hotel. The sports square is on Apple Street. A square is just across from the hotel.
Tip: 此时还不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生词与功能句。
新词汇学习
city:这个词发音和拼写都符合一般的拼读规律,词义也易理解。注意复数形式是将词尾y改为i,加-es,写为cities,这恰是本单元标题。
street:ee字母组合发长音/i:/。同义词为road,在翻译某个街道时,可以互用。注意当说某个特定街道时,不用定冠词,Street的首字母要大写,如:Apple Street,
Xinhua Street等。
sports centre:这是个合成名词,sports当“体育,运动”解,原形为sport,在这个组合词中用复数形式,表示多种体育运动项目。centre是“中心”的意思,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告诉他们,这个词的美式拼法是:center。
hotel:/hau'tel/,注意这个双音节词,重音在第二个音节。在教学这个单词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都知道哪些著名的酒店、宾馆,入住过哪些宾馆,学校或家附近都有哪些宾馆,并鼓励他们试着向他人描述它们的地理位置等等。提醒学生注意当特指某酒店时,hotel这个词要大写。
square:/skwea/, 注意这个单词的辅音字母组合sq发音有些难度,要帮助学生将这个音发到位。在教学这个单词时,可以列举一些世界著名的广场,如:天安门广场(Tian’anmen Square)、俄国莫斯科红场(Red Square),英国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等,向学生展示这些广场的照片或地图,让学生说一说广场附近有什么著名建筑、大概的地理位置等。
Tip: 本单元的主题与第一单元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样较容易做到以旧代新,使新词汇的引入更自然。建议将本课的新词汇分部分、分阶段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有些词汇在听力前的热身引入时就加以处理,有些词在听力活动中教学,有些词留B项活动中教学。这样会分解词汇教学难度,使教学手段更多样化,新词汇孤立出现的数量少,词汇出现的语用情景多,利于学生多角度记忆、理解与运用词汇。
B. Ask and answer.
1. 教师用几句话描述根据描述说出地点的名称词卡。如:It is a big and open. People can dance and play there. (A square)
2. 学生两人一组,将这些表示地点的词卡倒扣在桌上。一个学生拿起其中一张并问:Excuse me. Where is ... 另一个学生看A项主题图,找到这个地点的位置并回答。然后两人交换角色进行活动。
Tip: 此处可以换其他的图片或地图,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 教师也将这些词卡扣在讲台上,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抽取其中一张,并向学生提问:Excuse me. Where is … 其余学生回答。
备选活动
做“按图索骥”游戏。教师课前准备若干张简易地图,上面写有一些学生学过的场所名称,把新学场所的位置设为空白框。同时再另外准备一些字条,写上一些场所位置的描述语,但不要出现场所的名称,如:It’s just across from the park. It’s on Dongfeng Street.
将地图与字条一起放入信封,全班分为四人一组。每组得到同样内容的信封。
游戏规则是:学生抽出一张字条,按照字条的描述,找到相应的场所及其相应的位置,把相应的场所单词卡片放在对应的空白框处,或直接把名称写在框内。
最先找到所有场所并放对位置的组获胜。
Tips:1. 注意地图和字条所写的信息足以让学生定位,并且保证答案的唯一性。2. 这个活动的好处在于将词汇学习与功能句操练结合在一起。
C. Let’s write.
1. 先请学生自己看一看所给的句子,然后根据A项主题图进行口头填空。
2. 教师请学生口头补充句子,并在四线三格上示范前两句的书写,然后请学生完成书写练习。
Tips:1. 如果学生能力能达到,可以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自己尝试写句子。2. 教师重复利用前面教学环节中用到的地图、图片,以及让学生操练的对话,要求程度好的学生将这些自编的对话按照C项提供的语言框架写在四线三格内。3. C项可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教学反思】Unit1 Lesson2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主 题】Cities
【课 时】第2课时:Lesson2
一、本课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短语buy toys, see a film, go boating。
2. 能够听懂有关问路的功能句:How can I get to ... 并能运用以下指路的功能句指路:You can take a bus. The toy shop is between a cinema and a park.
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写出有关指路的句子,做到书写格式规范。
二、教学建议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通过游戏活动复习词汇。
(1) 做“考眼力”游戏。教师可以出示几个场所的一角、局部或内部,让学生猜一猜是这是什么地点。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教师可把学生们的猜测板书在黑板上。如果学生猜不出,可以再进一步给出更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更全面的图片。
(2) 做“城市建筑师”游戏。教师出示一个城市场景图,图上有一些场所,也有一些空白的地方。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将空白地方补充上相应的场所。也可以两人一组,一个学生展开想象,模仿教师的描述,试着用三句以内的话描述一个场所,另一个学生猜测,并把场所名称补写在空白处。
Tip: 为了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将本单元主情境图中的部分场所隐去,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将隐去的场所补充出来。
2. 正式进入A项学习。
(1) 教师呈现学生补全的城市图或本单元的主情境图,引导说:Look! Bill is talking to a girl.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教师播放A项录音,请学生认真听。
(2) 听完第一遍录音,教师提问:Where does the girl want to go 然后让学生再听录音,之后回答:She wants to go to the toy shop.
(3) 教师再提出问题:Where is the toy shop How can she get to the toy shop 教师 再播放录音,学生听完后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
(4) 请学生打开课本尝试自己读一读A项对话。教师在此阶段,提醒学生注意对话的细节,如有问题可以向教师提出。全班共同解决。
(5) 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关于对话中的红色词与句子的问题。
在教授How can I get there 这个句子时,教师引导学生要特别关注how和get的用法。
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ransportation中曾经出现过问句“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及其答语“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教师可以巧妙地借用复习已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比较一下两个问句在结构与意义上有什么异同。
新词汇学习
How在两个问句中的用法完全一样,助动词do和can在语义表达上有所不同,do用于提问一般的生活习惯,而can是提问做某事的可能性与方法。比较汉语翻译,第一个问句可译成“你通常如何……?”第二句则是“我怎么(如何)才能……?”
第一句答语中的go to school是个固定词语,表示“去上学”,词语隐含了行动的方向性。第二句答语中get是“到达”的意思,原句中的there是指代上一个话轮中提到的toy shop,完整句子的意思可以写成:How can I get to the toy shop 注意:get这个词有丰富的词义,且是高频词,用法非常多样。在大部分词义下都作及物动词,但作“到达(某处)”解时,是用作不及物动词,后面通常跟副词或介词词组。
take a bus: 坐公交车。注意动词take与a bus的搭配。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出现过很多表示交通方式的词语,如:by bus/boat/ship/car/taxi/bike/school bus/subway/plane/train, on foot等。这样学生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词汇,可以帮助本单元的学习,丰富话题的表达,同时夯实新旧知识的掌握。
see a film: 看电影,还可以说go to the cinema。注意动词see和a film的搭配,要作为词块整体记忆。而看电视则用watch TV, 在这里要有意培养学生对英语动词及其搭配的观察与记忆的能力。
go boating: go—般常与-ing形式的名词连用,表示“去做……”,学生学过的类似的词组还有:go shopping, go fishing, go swimming, go singing, go dancing等。
Tip: 建议教学本课的词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程度,不要无限地拓展语言的用法与意义。要将词汇与功能句学习融合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视学生的水平作适度的拓展与引申。有些材料可以留待后面的课时运用。
(6) 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指着相应的句子进行跟读,继续熟悉对话。
(7) 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然后自己朗读对话。教师要纠正学生的发音。
Tip: 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8) 在学生熟悉了对话的情况下,教师分析对话的结构,为下面的角色扮演活动打好基础。
这段对话共三个话轮。前两个话轮都是女孩提出问题,Bill帮助她解答。最后一
个话轮是女孩说出她可以做什么,Bill予以回应。
按照这样的思路,尽量让学生可以复述这个对话的大意。
(9) 师生分角色或是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并请几组学生展示朗读。
(10) 请几组学生到黑板前,在没有课本的帮助下,表演对话。如有困难,教师板书在黑板上重点词汇与功能句可以辅助他们完成任务。如有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按照原对话,而是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然地表达了类似问路的对话,教师要特别奖励。
(1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情境图中Lily和一个男孩对话的场面。请学生听—听他们的对话录音,并跟着朗读两遍。
B. Let’s talk.
1. 教师在听录音前,简要介绍听力的背景:Andy wants to go to the sports centre, but he doesn’t know the way. He asks his friend Joy. Now listen to their dialogue. Find out how Andy asks the way and how Joy gives directions. 请学生合上课本,有目的地听B项对话录音。
2. 听第一遍录音,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核对所听到的内容。
3.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以确认学生是否听懂对话大意。
问题1: Where does Andy want to go
问题2: What does he say to Joy then
问题3: How does Joy answer Andy’s question
4. 教师请几名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困难,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
5. 请学生打开课本,教师播放对话录音,学生跟录音指读对话两个礼貌用语。然后请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6. 利用本单元主情境图、以前学过的和这个单元新学的词汇与功能句,学生两人一组改编对话,操练功能句。如:
对话1
S1: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Happy Hotel
S2: You can take a taxi. The hotel is between a supermarket and a hospital.
S1: Thank you.
S2: You are welcome.
对话2
S1: Hi, John. How can I get to Tianjin
S2: You can take a train. The train station is next to People’s Square.
S1: Great! Then I can sing and dance there before I leave.
S2: Good idea!
S1: Thank you very much.
S2: You are welcome.
对话3
S1: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City Library
S2: You can get there on foot. The library is very near. It’s just across from a bank.
S1: Oh, that’s great. I can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 Thank you very much.
S2: You are welcome.
Tip: 在编制对话时,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册第一单元以及本课学到的语言知识,展开想象力,在目的地、交通方式、地点位置,场所功能等方面做替换练习,并注意对话中接续语和礼貌用语的使用,使对话更加自然,贴近生活。如果学生在开始编制时,思路不清,教师给出对话例子,参见对话3,尤其画线部分。对于编制好的对话,可以当作家庭作业,按照C项要求,要求写在四线三格里。这样这个活动就能与C项 教学结合在一起。
7. 请学生展示他们改编的对话,并在全班进行表演。选出编制优秀、表现自然的小组,教师给小红花奖励。
C. Let’s write.
1. 请学生先读一读C项所给的问句,然后口头回答问题。
2. 教师请学生在四线三格中写出答句。
Tip: 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己书写之前,请学生想一想,写句子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如:句首字母大写,句尾要加标点符号,单词之间要留至少一个字母的空格。
3. 学生写完后,教师可以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大家一起检查一下他们的书写是否正确规范,是否注意到书写句子时应该遵守的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反思】Unit2 Lesson3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主 题】Cities
【课 时】第3课时:Lesson3
一、本课教学目标
1. 能够读懂介绍城市场所的短文,并能从短文中提取信息完成阅读任务。
2. 能够比较流利地朗读短文。
3. 能根据短文的内容回答问题,并且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二、教学建议
A. Read and fill in the chart.
1. 热身活动。
(1) 播放本单元歌曲,问问学生歌曲中都提到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都在什么大街上。
学生听歌曲两至三遍,回答歌曲中提到了park, cinema, toy shop的位置。答案: They are on King Street.
Tip: 虽然歌曲是本单元Fun Time板块中C项的内容,但是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在单元学习的任意时段。教师在此处播放歌曲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听力,还可以复习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2) 请学生在本单元的主情境图上找一找park, cinema, toy shop这几个地方。然后师生间进行一些交流,复习前两课学过的词汇和功能句。
T: Are they on King Street
Ss: No.
T: Where are they
Ss: They are on Banana Street.
T: Where is the subway station Is it on Banana Street
Ss: It’s on Xinhua Street. It’s next to Sun Hotel.
(3) 教师请学生读一读第2课A项的对话,然后可以检查几组学生的朗读,并记分数,收入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档案中。
(4) 读前准备。在每段课文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配有两幅图,四段课文共八幅图。这些图都是课文内容的形象表达,与课文中的一些信息有一定内在联系。
教师可将课本上的这些图制成大一些的图卡,或者放在课件内。将上方的四幅图和下方的四幅图分别打乱顺序,分上下两行呈现给学生。
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八幅图,引导说:Look at the four pictures above. What are they And look at the four pictures below. What are they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Match the pictures above with the ones below. Talk about them in pairs.
(5) 学生先两人一组,互相商议,说一说。与此同时,教师按照课文下面的表格的形式,把表格中的项目板书在黑板上。
Tip: 本课有四段短文,介绍了四个城市设施与场所的基本情况,如它们的名称、所在大街名称、设施功能、到达的路线、周围环境等。教师将“name, location, transportation, activities”四项写在黑板上,启发学生思路。因为这些项目,以前都学习过,在前两课也不同程度地复习和新授,学生可以有思考的基础与方向。这个活动的答案不一定要和原课文完全一致。在正式阅读前能有话题与语言的激活,有益于学生下一步的阅读即可。
(6) 对话示范。
S1: I think it’s a square.
S2: Yes. It’s big and it’s beautiful.
S1: We can sing and dance there.
S2: What else can we do there
S1: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do. We can fly kites in the square.
S2: We can also take photos. Oh, I can’t wait. Let’s go to the square.
S1: How can we get there
S2: Let’s look at the map. We can take the subway.
S1: But how can we get to the subway station
S2: Go straight and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roads. The station is on the left.
S1: So we choose the picture of the subway.
2. 阅读短文。
(1) 教师请学生阅读A项有关sports centre的短文,了解内容,然后请学生从这个短文中找出表示地点、方位、交通工具和活动的词汇和短语,分别用不同的标记标注出来。
Tip: 像本课这样相互独立的文段,不必一定按照教材安排的那样从左到右顺序阅读,而是要考虑读前与读后的活动设计和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安排。每个教学步骤都有各自的作用。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标注,将A项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3) 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一下各自的答案。
Tip: 活动之前教师要先示范活动的语言,如:The sports centre is on King Street. You can go there by subway. You can play ball games and swim there.学生在小组内按照教师给出的示范交流。
(4) 全班核对答案,同时将学生的答案填入黑板上的表格里。如果学生们有不同意见,教师让他们再次回看课文,寻找答案在课文中的依据。
(5) 教师播放A项这段课文的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指句子。
(6) 学生听录音,大声跟读这个小语段。
(7) 学生自己尝试朗读小语段。可以四人一组,每人朗读其中一个句子。
(8) 教师可以请学生朗读语段,并将学生的表现记录在他们的形成性评价表中。
可以用步骤(1)至(5)的方法,指导阅读其他三个文段。将步骤(6)至(8)整合运用。
备选活动
在学生整体阅读并充分朗读这四篇短文之后,可以进行一个趣味阅读活动。
1. 教师将一个短文的标点符号都删掉,把大写字母都改成小写(如下列例文),印发给每个两人小组一份。
2. 学生互相讨论文章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划分句群,添加标点符号,修改大写的字母。
3. 然后学生校读一遍,核对与确定文段。
4.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全班,给予必要的帮助。
5. 教师请学生读出修改完毕后的文段,然后将正确答案通过投影仪或课件展示给全班。
例文:
thiscityisveryinterestingtherearemanyfunplacestoseeandthingstodocomestaywithusatstarhotelourhotelisinthecentreofthecity
原文是关于Start Hotel的课文(第16页左一文段)
Tip: 这个活动适合中高程度的学生,对学生词形辨别能力要求较高。除此以外,学生平时朗读课文时,教师就应不断指导他们按照意群朗读,建立句子结构的概念,也有利于他们完成类似的任务。选取适合做这样活动的文段,要求文章短小,没有复杂的时态变化,语言难度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Tip: 本课新的语言点也比较集中在这个文段里。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给予简要讲解。There are many places to see and things to do. 句子中的to see和to do是用来修饰前面的名词。Come stay with us at Star Hotel! Come stay with us 来和我们在一起,与hotel搭配的介词是at,这些都需要作为词块来记忆。Our hotel is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我们的宾馆位于市中心。in the centre of在……的中心。例如:In the centre of the square there are many flowers. 在广场中央有许多花。
3. 读后拓展活动。
(1) 这四篇短文文字风格像是城市旅游手册中的介绍文章。假设学生是他们所在城市的导游,现在要求他们简要介绍城市里的一些场所。教师发出指令说:Suppose you are a tourist guide. You will introduce your guests to some interesting places. What will you say Work in pairs and think about it. Write down your introduction.
(2)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商量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可以提供一篇范文,启发学生的思路。
Hi. I am John. Our city is very interesting. There are many fun places to see and things to e stay with us at City Museum!You can see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there. For example, there are old stamps.City Museum is on Dream Street. The museum is near the hotel. It is across from the subway station. You can take the subway to get to our Museum.
(3) 完成任务后,教授鼓励学生自愿在全班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将作品用实物投影仪呈现给全班,全班一起评价。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将作业放入学生的学业评价袋中。
Tip: 在阅读过程中除了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外,将这些信息用于实际生活,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这也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这个活动也可以作为B项活动中的一部分,提升写作活动的要求,拓展教学思路。
B. Read again and write.
1. 请学生朗读B项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询问的是一个场所的地理位置;从特定的一个地点到这个场所的路线与交通方式;场所的功能。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构成了阅读文段的主体。
2. 请学生再次阅读A项的四个语段,并根据语段的内容回答这三个问题。
3. 学生将三个问题的答案写在课本上。
4. 同桌交换作业,核对答案,并进行互评。
备选活动
1.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从他们各自的家到学校怎么走,然后写一写线路,并将学生的书写作业收集起来进行班级展示。
2.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从自己的学校到学校附近的一些公共地点如何走,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或是请学生四人一组,设计一份手抄报。
3.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和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小短文,让学生读一读,继续巩固本单元的词汇和功能句,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Unit2 Let’s Check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主 题】Cities
【课 时】第5课时:Let’s Check
一、本课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功能句。
2. 能够认读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功能句,并能正确与规范地书写;能够读懂有关城市介绍的填空短文,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3. 能够在相应的语境中初步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功能句。
二、教学建议
A. Listen and match.
1. 请学生观察A项图片,先熟悉一下练习中涉及到的人物、场所和交通工具。教师可以问一问 Who are the boys and girl What places are they going 等问题。
2. 播放A项录音。学生先听一遍,整体感知听力材料的内容。
3.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两遍,学生听录音,完成连线任务。
4.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订正答案,如:Where does Lily want to go What does she want to do there How does she go there
还可以让学生用描述的方式订正答案,如:Lily and the boy want to go to ... They want to ... They can go there …
(答案:Lily - sports centre - take the subway, Bill - toy shop - by bus, Joy - cinema - by car, Binbin - Green Park - on foot)
Tip: 因为这是检测板块,所以可以先让学生做检测题,根据学生完成题目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如果学生完成得较好,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梳理一下之前学过的表示场所的词汇和问路指路的功能句。如果在完成听力题目的过程中,学生比较吃力,错误多,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将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和功能句重新、复习梳理一遍。
B.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1. 请学生阅读小语段,并根据B项所给的城市地图将小语段内容补充完整。
2. 教师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补充的内容。
Tip: 学生小组内交流填写答案时,教师要在班内巡视,了解学生的填写情况。如果学生完成得不太好,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观察B项所给的城市地图,先口头说一说,然后再落实到笔头,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练习。
3. 学生完成填写任务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B项的小语段,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答案:sports centre, square, hotel, cinema)
备选活动
1. 教师给学生提供2—3张城市地图,根据所提供的地图给出一个描述性的语段,其中空出几个地点名称,学生仔细观察地图后,将语段内容补充完整。
2.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几张城市地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地图,并仿照B项语段描述地图。
C. Self-assessment.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第77页评价描述,进行自我评价。
1. 学生如果能说出所给的场所词汇,可以把词汇外面的边框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
2. 如果学生能默写所给出的场所词汇,可以在相应的词汇图片下面画一颗星以示鼓励。
3. 学生用自我评价2中的句子结构描述评价1中所给的场所。每用一句,就把句子前面的旗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如果学生还能用其他句子描述,可以再画出相应数量的彩旗,自我鼓励。
【教学反思】Unit2 Let’s Spell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主 题】Cities
【课 时】第4课时:Let’s Spell
一、本课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字母组合ow和oa的发音规律;并尝试读出符合该规律的单词的发音。
2. 能够写出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
3. 能够尝试运用上述规律拼读和记忆单词。
二、教学建议
A. Listen, point and repeat.
1. 教师可以先出示以下单词nose, home, note, rope, bone, hole。学生读一读,通过复习字母o在开音节单词中的发音,为本课学习字母组合ow和oa的发音做准备。
2. 教师再请学生看A项的六个单词,仔细观察这些单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然后反复读一读这些单词。
Tip: A项的单词基本上都是学生之前学过的,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单词,发现这些单词的共同发音,体验字母组合ow和oa的发音,从而引入本课字母组合ow和oa的学习。
3. 教师播放A项录音两遍,学生听录音并指着相应的单词,感知字母组合ow和oa在单词中的发音。
4.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两遍,学生边听录音边模仿跟读,重点体验字母组合ow和 oa在单词中的发音。教师要在此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元音组合发音要到位。
5. 教师出示A项六个单词的词卡,学生快速读出单词。
6. 教师出示一些含有字母组合ow和oa的单词,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拼读练习,巩固刚刚学习的字母组合ow和oa的发音。
Tip: 教师还可以用台历制作单词拼读模板,将日历页裁成三段,字母组合写在中间的日历页面并固定,学生通过翻台历,改变词首和词尾的字母,练习单词的拼读。
C. Read aloud. Then listen and check.
1. 学生练习完拼读后,请他们按照拼读规律和方法,大声拼读B项八个单词。
2. 学生听B项录音,全班朗读单词。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几个单词。
3. 教师可以再通过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适当补充一些例词,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拼读方法。如:
Find three words which rhyme.
slow know hot
coat flow how
fat now glow
Follow the /su/ sound.
snow goal star burn
house coat yellow heel
may girl load boat
fail peace pay window
C. Listen and write.
1. 请学生先观察C项所给的句子和图片,然后尝试将句子补充完整。这是在句子结构中操练语音。
2.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写出句子中所缺的单词。
3. 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核对答案。
4. 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朗读这三个句子。
5. 教师将几位学生的作业用实物投影仪呈现给全班,师生一起进行评价。
D. Listen and repeat.
1. 教师播放教材配套的小韵文课件,学生观看课件,感知小韵文。
2. 教师再次播放小韵文,学生尝试跟着唱一唱,然后自己练习。教师打节拍带领全班再次朗读。教师可以播放小韵文的伴奏曲,辅助学生练习。
3. 请学生小组合作,用含有ow和oa的单词编一个小韵文,互相说一说。
【教学反思】Unit2 Story Time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主 题】Cities
【课 时】第7课时:Story Time
一、本课教学目标
1. 能够借助图片和其他阅读策略读懂本单元的故事。
2.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故事;能够复述或表演故事。
3. 能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B项活动。
二、教学建议
1. 读前活动。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故事的图片,思考乡下老鼠是否喜欢城市。教师可以在此环节提出问题:Does Country Mouse like the city How do you know 学生通过观察,有了自己的答案,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答案。
Tip: 课本中的故事都配有图片,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片。这个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习惯。
2. 读中活动。
(1) 学生交流了各自的答案后,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阅读故事,了解故事的大意。阅读后,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Does Country Mouse like the city
(2) 学生将刚才的讨论和自己的阅读后的思考,分享给全班。大家看到第21页第五幅图旁的两句话:Country Mouse does not like the city. He wants to go home.由此得出结论。
Tip: 这是个很有名的传统故事。教师应借用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挖掘其深意,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思维习惯,不使这个故事教学流于俗套。例如:教师可抛出一个问题:Does Country Mouse really dislike the city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前几个场景,Country Mouse wants to see a film first. He goes to the cinema with City Mouse. He also wants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have some ice-cream. In the beginning he really liked the city.
3. 读后拓展活动。
(1) 教师请学生再次读故事,尝试完成下面的表格:
Story ClueName of the sto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etting: When ______ W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aracters: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ory Even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gin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idd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lu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p: 教师一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阅读故事,完成表格。如果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有困难,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这个表格实际上是对故事结构的解读,学生能完成填表,即能对文章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如果学生不认识某些项目名称,教师要解释清楚,再让他们开始填表。
(2) 教师根据表格中的项目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When does the story happen
Where does the story happen
Who is in the story
What happen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hat happe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tory
What happened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学生回答问题,同时订正表格答案。
Tip: 此表格可以作为学生复述故事的一个语言支撑。
(3) 请学生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完成故事后面B项练习,这个练习里的问题都是有关故事细节的问题。
(4) 教师请学生尝试自己朗读故事。
(5)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请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指着句子跟读故事。播放录音的遍数根据学生实际朗读的情况而定。
Tip: 跟读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模仿语音、语调。
(6) 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故事。一个学生扮演城市老鼠,一个学生扮演乡下老鼠,第一个学生读旁白。然后请学生三人一组进行朗读展示。
(7) 学生拿出故事线索(Story Clue)表格,根据表格上的项目提示,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8) 学生在小组内复述故事。然后请几位学生代表复述故事。教师可以把故事的六幅图用挂图或课件形式展示出来,供学生复述用。
备选活动
活动1: 图文匹配与创编故事。
1. 教师可以分别呈现故事插图和句子,请学生进行图片和文字的匹配。
2. 教师可以请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Country Mouse does not like the city. Why
One day, City Mouse goes to the country. Does he like the country or not
Do you like the country or the city Why
3. 请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合作创编一个City Mouse到农村去看望Country Mouse
的故事,并表演出来。
活动2: 换个角度看故事。
这个故事的文字是由叙述性语句和两个老鼠的对话组成。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转化,教师将课本里的原文改成叙述性段文,让学生阅读。
Country Mouse and City MouseOne day Country Mouse goes to the city to see his cousin, City Mouse. City Mouse meets him at the bus station. Country Mouse wants to see a film first.The cinema is not far, so they go there on foot.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cinema. They can’t get any tickets. Then they want to go to a supermarket for some ice-cream.Country Mouse tries to cross the street by himself, but the street is busy.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so many cars and so many buses on the street.Country Mouse is so tired. He does not like the city, and he loves the country. He wants to go home. Finally he gets back home and is happy again.
Tip: 注意Country Mouse and和City Mouse之前没有冠词。
【教学反思】Unit2 单元教学目标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2
一、语言技能目标
第一层次:
1. 能够听懂、会说city, street, sports centre, hotel, square等表示城市中常见场所的词汇,以及buy toys, see a film, go boating等表示活动的短语;能够根据语境恰当使用并能借助拼读规律认读和识记生词。
2. 能够听懂、会说用于询问去某地乘坐何种交通工具的问句及答句:How can I
get to ... You can take ...并能够初步在情景中进行口头运用。
3. 能够读懂有关城市地点介绍的短文,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回答问题。
4. 能够比较流利地朗读短文。
5. 能够借助熟悉的已学单词感知字母组合ow和oa的发音规律,借助图片理解生词的词义,并利用该规律拼读生词,进而基本能做到“听词能写,见词能读”。
第二层次:
1. 能够借助图片读懂关于国外特色城市的介绍,并模仿范例进行小制作。
2. 学唱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歌曲。
3. 能够借助图片和其他阅读策略读懂Story Time的故事,按照故事的描述将句子进行排序。
其他目标
1. 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或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或游戏。
2. 能够在活动中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能够初步发展自己观察、总结城市特点的能力。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