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冀教版5 复式统计表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下冀教版5 复式统计表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2-01 14:15:33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2课时 复式统计表JJ 三年级下册 五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复式分段统计表探究点 复式分段统计表测量全班同学的身高。(1)把全班同学的身高记录在下表中。(2)按5厘米一段整理全班同学的身高,填在下表中。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把全班同学的身高分男生、女生整理在下表中。调查全班同学的体重,分别整理在下面两个统计表中。三年级( )班男生、女生体重统计表从上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男生体重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少?女生呢?三年级( )班学生体重统计表从上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体重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少?从全班同学身高和体重的调查结果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想到了什么问题?综合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的调查结果,同学们要注意合理饮食。小试牛刀1.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了一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单位:下)
男生:72 80 76 62 70 72 66 82 74 65 67 75 79 81 72 64 80 78 78
女生:67 69 68 75 70 75 76 81  73 75 79 88 82 79 81 84 72 69 73 64
(1)把全班同学比赛的成绩进行整理,填在下表中。(2)男生的成绩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有多少人?
(3)女生的成绩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少?有多少人?3  3  5  6  21  5  6  3  5男生的成绩在76~80段的人数最多,有6人。女生的成绩在61~65段的人数最少,有1人。(4)在71~75段的人数中,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5)你还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请你写出两条)
6-5=1(人)(答案不唯一)在81及以上段的男生比女生少3人;在76~80段的男生比女生多3人。2.下表是三(2)班展示墙上的“红花栏”。(1~19号为男生,20~32号为女生)(1)请你帮红红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如果规定只要获得的红花超过20朵即可参选“三好学生”,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可以参选“三好学生”?在有资格的参选学生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人?
4+4+3+6+2+1=20(人)
男生:4+4+3=11(人) 女生:6+2+1=9(人)
男生多 11-9=2(人) 3  3  4  4  3
0  2  2  6  2  13.下面是三(2)班同学1分钟踢毽子成绩情况记录单。(单位:下)
男生成绩:41 36 52 42 26 32 45 48 64 44 45 50 35 20 40 55
女生成绩:57 55 42 28 51 45 50 58 67 52 35 58 37 56 78 62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2  4  7  2  1
1  2  3  7  3(2)女生踢毽子成绩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男生踢毽子成绩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少?
(3)你认为三(2)班的踢毽子成绩,是男生好,还是女生好,为什么?
(4)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试试看。女生踢毽子成绩在51~60的人数最多,男生踢毽子成绩在60以上的人数最少。三(2)班女生的踢毽子成绩好。因为女生踢毽子成绩在51下及以上的人数较多。(答案不唯一)成绩在哪两个范围的女生人数一样多?答:在41~50和60以上的女生人数一样多。归纳总结:制作复式统计表时,要先确定行数和列数,行数和列数要根据题中单式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来确定,再填写原始数据并核对。4.判断。
贝贝在统计三(1)班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时,制作了如下统计表。对不对?易错辨析辨析:在给数据分段时,各段间的界限要分清,同一个数据,不能既出现在第一段中,又出现在第二段中。 不对。(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填写未知项 (2)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名次问题5.下面是三(1)班的三名学生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将表格填写完整。28698976.下面是三(3)班3名同学的考试成绩统计表,你能按平均成绩排出他们的名次吗?林丽:(99+68+85)÷3=84(分)
王萌:(99+90+72)÷3=87(分)
于晴:(92+98+98)÷3=96(分)
96>87>84
于晴第一名 王萌第二名 林丽第三名7.王老师对三年级五名同学“我是校园小主人”朗诵比赛成绩进行统计(每个班有一名代表)。王老师边统计边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巧,这五名同学得分都是整数,而且还是相邻的整数,名次也是(1)班第一名,(2)班第二名,…,(5)班第五名,最后王老师计算出三年级的总分是485分。请根据以上信息帮王老师把统计表填写完整。99  98  97  96  95 Thank you! 复式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亲自参与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了解可以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统计表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体会调查数据在说明问题时的意义。
重点难点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收集,统计的数据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
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求新知.
  1.介绍统计表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统计表是根据统计数量的多少,讲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分数段,整理出每个分数段的数量。
  特点:从表中很容易看出各分数段的多少.
  教师提问:
  (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每个身高分别有多少人?哪个身高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的人数最少?
  2.教学制作统计表的方法.
  记录好统计的数据。
  根据数据,平均划分数段。
  统计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师边统计边讲解.
  教师说明: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重复记录。
  按照表中的数据,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身高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据收集以后的整理方法,课后请同学们回想课堂内容做一做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