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3 15:5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开心回顾
1. 【题文】将词语补充完整。
( )奇( )怪 各有( )( )
戛然( )( ) ( )姿( )态
【答案】千奇百怪 各有千秋 戛然而止 千姿百态
【解析】课内词语的考查。
【难度】容易
2. 【题文】词语搭配我能行。
无瑕的 竹笋 波澜壮阔的 泰山
翠绿的 叶子 峰峦雄伟的 香山
新生的 翡翠 连绵不断的 画卷
嫩绿的 屏障 水平如镜的 大海
明丽的 色彩 红叶似火的 西湖
【答案】无瑕的翡翠 翠绿的屏障 新生的竹笋 嫩绿的叶子 明丽的色彩
波澜壮阔的大海 峰峦雄伟的泰山 连绵不断的画卷 水平如镜的西湖 红叶似火的香山
【解析】考查词语的搭配。
【难度】容易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行文中还有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水。在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以上两条线索十分清晰。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外洞很宽敞,孔隙较窄小,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内洞一团漆黑”,靠“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才看清楚洞内的景物:首先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点名双龙洞名称的来历;其次是形状变化多端的石钟乳和石笋。最后通过比较,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
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如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地写出窄小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是让学生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龙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一个“迎”字,点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赞叹!
②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这句话写出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③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原因是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又各异。用“即使”这个关联词作强调,即退一步讲,如果不把这些石钟乳、石笋具体比做什么也值得观赏,说明它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无需再比作什么了。
(2)对词语的理解。
石钟乳:又名“钟乳石”,倒挂在龙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当地表水或降水沿着溶岩裂缝下渗至洞顶时,因水的蒸发及二氧化碳的散失,使溶在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慢慢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形状如钟乳,故名“石钟乳”。
石笋:龙洞底部直立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它是由洞顶的水滴到洞底后,水分蒸发,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由少积多,由下向上增长,形如笋状,所以叫石笋。
作业设计
1.【题文】在正确的读音上面“√”。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ǎ)而上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ɡ cénɡ)粉红色
【答案】jì shāo wān qī yuán qū zhè fú chénɡ
【解析】字音的考查。
【难度】容易
【结束】
2.【题文】形近字组词。
兀( ) 适( ) 皇( ) 碗( )
元( ) 造( ) 呈( ) 蜿( )
【答案】(突兀) (合适) (皇帝) (饭碗)
(公元) (制造) (呈现) (蜿蜒)
【解析】形近字的考查,可从读音偏旁部首去判断。
【难度】容易
【结束】
3.【题文】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形容变化极多。 ( )
(2)颜色各不相同。 ( )
(3)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
【答案】(1)变化多端 (2)颜色各异 (3)蜿蜒
【解析】考查课内词语的掌握。
【难度】一般
【结束】
4.【题文】课内语段阅读。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做什么,( )很值得观赏。
(1)给短文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用“____”画出表明“双龙洞”名字来历的句子。
(3)短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即使……也…… (2)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3)双龙 石钟乳 石笋
【解析】(1)关联词语的考查,句子是假设关系,用即使……也……。
(2)原文中找答案。(3)原文中找答案。
【难度】一般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