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8课 永生的眼睛
开心回顾
佳作欣赏。
为三月谱曲
用小溪潺潺的流响,
用枝头新绿的芬芳,
用燕子呢喃的细语,
为三月谱曲。
用河边茸茸的绿草,
用晴空萦绕的鸽哨,
用悄然无声的小雨,
为三月谱曲。
三月的歌欢跳着,
三月的歌闪耀着,
三月的歌嬉闹着,
从树梢上,
从鸟巢里,
从彩云间,
滴落着————
三月的歌曲。
滴落在蝴蝶的翅膀上,
滴落在飘香的花朵上,
滴落在闪烁的目光里,
春天更美了,美在————
三月的歌曲。
赏析:这是一首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而又含蓄的小诗。诗人以生动传神的描绘,在诗中展现出一个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画面;这些景物多姿多彩、有动有静,既可看到、又可听到,还能闻到,仿佛领着读者走进了目不暇接的美妙春景中。意在让学生们感受诗歌的美和春天的美。www.21-cn-jy.com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精神。
3.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养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讲述的是琳达的父亲将琳达去世的母亲的眼睛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为此痛苦难忍。但父亲的一句话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父亲去世后,琳达尊重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这一举动让琳达14岁的女儿感到骄傲,并立下了学习外公捐赠眼睛角膜的志愿。文章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这种精神将世代传承,永不泯灭。2·1·c·n·j·y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有的文章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主题,我们只要对题目稍加分析就能归纳出主题了。利用题目分析法,如“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把两个意思结合起来,文章的主题就归纳出来了。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www-2-1-cnjy-com
2.词语的解释。
突如其来:“突如”是突然的意思,“突如其来”就是突然发生。本文是指母亲被突然而来的疾病夺走了性命。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呵护:爱护;保护。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做主。指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流淌:液体流动。
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尊:敬辞。
惊:精神突然受到刺激而紧张或不安。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本文是指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时态度坚决,毫不犹豫。
完整: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
捐赠:捐献赠送。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本文是指温迪的画技较高,画出的马就像活的一样。
酷爱:非常爱好。
屡屡:一次又一次。
自豪: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与世长辞:辞:辞别。同人世永远告别了。指死去。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本文是指让盲人恢复视力,看到光明。
领悟:领会;理解。
3.句子的解析。
①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2-1-c-n-j-y
“一直”说明悲哀和痛苦从未间断,“巨大”说明痛苦之深,“不由自主”写出了“我”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心情。突如其来的打击也为下文“我”对父亲答应捐献母亲的眼睛角膜的不理解埋下伏笔。朗读时,要读出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语气充满感伤。
②“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痛快”表明爸爸毫不犹豫。他对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这件事欣然接受。
③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21*cnjy*com
“我”的语言和动作体现了“我”对妈妈深深的爱,“我”想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母亲的“完整”和尊严。
④“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来源:21cnj*y.co*m】
父亲的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二是如果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就是有意义的,这几句话体现了琳达父母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出处:21教育名师】
⑤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
“愉快”可以看出父亲将捐赠器官看作是一件可以带来快乐的事,再次表现出父亲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品质。
⑥“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父亲爱自己的外孙女温迪,并把这种爱延伸到其他孩子身上,可见父亲一心想帮助别人,将解除他人的痛苦看作是美妙的、快乐的。【版权所有:21教育】
⑦“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女儿的话,让“我”顿悟:父亲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为他人的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已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将世代相传。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作业设计
1.【题文】找出每组中有错误的字或读音,并改正。
①捐赠(juān) 屡次(lǔ)
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眼框(kuàng) 遵从(zūn)
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载重(chóng) 搂住(lǒu)
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lǔ改为lǚ ②框改为眶 ③chóng改为zhòng
【解析】词语的积累。注意音节的规范,形近字的辨析。
【难度】较易
【结束】
2.【题文】比一比,再组词。
笼( ) 淌( ) 盲( )
拢( ) 倘( ) 育( )
【答案】笼罩 流淌 盲人
拢住 倘若 教育
【解析】 考查学生的辨析判断能力。
【难度】一般
【结束】
3.【题文】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栩栩( )( ) ( )世( )辞 ( )( )盈眶
突如( )( ) ( )假( )索 ( )( )天日
①我14岁那年,一场__________的疾病夺走了母亲的生命。
②爸爸__________地答应带我去江边放风筝。
③温迪画出的马儿______________。
【答案】如 生 与 长 热 泪 其 来 不 思 重 见
①突如其来 ②不假思索 ③栩栩如生
【解析】完成填空之前,要正确判断出各个词语所表达地意义。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与世长辞:辞:辞别。同人世永远告别了。指死去;热泪盈眶:激动得眼睛充满了眼眶;突如其来:就是突然发生;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21教育网
【难度】一般
【结束】
4.【题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的“我”失去母亲时是________岁,现在的温迪是_________岁。当年,父亲捐赠母亲的眼睛角膜时,“我”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我”捐赠父亲的眼睛角膜时,温迪为此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和温迪对捐赠眼睛角膜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14 14 痛苦难忍 感到骄傲 对比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习课文要认真阅读经典的片段。
【难度】容易
【结束】
5.【题文】拓展积累。(关于奉献的名言)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匈牙利)裴多菲
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日)松下幸之助
【答案】示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21cnjy.com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21·cn·jy·com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考查日积月累中的名言积累。
【难度】较易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