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一(同步讲练测)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测试卷一(同步讲练测)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2 16: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题文】看拼音,写词语。(8分)
xī shēng jiàn kāng yú chǔn pí bèi
( ) ( ) ( ) ( )
wān yán yòu huò gòng xiàn zuì è
( ) ( ) ( ) ( )
【答案】牺牲 健康 愚蠢 疲惫 蜿蜒 诱惑 贡献 罪恶
【解析】对课内词语积累的考查。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书写辨析,可根据词的意思来判断字形。
【难度】容易
【结束】
二、【题文】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无暇( xiá xiā ) 危峰兀立(wū wù ) 蜿蜒(wǎn wān)
拮据(jí jié) 挺巧(tíng tǐng) 弥漫(mǐ mí)
【答案】xiá wù wān jié tǐng mí
【解析】对课内词语积累的考查。注意平常易误读的字。
【难度】较易
【结束】
三、【题文】比一比,再组词。(8分)
健( ) 栏( ) 晾( ) 峦( )
建( ) 拦( ) 凉( ) 恋( )
【答案】健(健康) 栏(栏杆) 晾(晾晒) 峦(山峦)
建(建设) 拦(阻拦) 凉(冰凉) 恋(爱恋)
【解析】通过观察、联想、分析,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辨析形近字。
【难度】一般
【结束】
四、【题文】句子乐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8分)
1.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2.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靠什么安全飞行呢?答案是雷达。( )
3. 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
4. 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
【答案】 1.拟人
2.设问
3.夸张
4.比喻
【解析】 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1.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本句话中把烧焦的树比喻成人的动作“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2.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本句就是自问自答。
3.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脚下”像“踩着风”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雨来跑得速度快。这句容易判断为比喻句,注意辨析是注意,这句话是没有本体的,所以不是比喻句。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本句是把“云影”比喻成“银灰色的花”。
【难度】一般
【结束】
五、【题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金石为开。
3.___________________,明日必有大雨到。
4.几行红叶树,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带雨云埋一半山。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
8.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潭面无风镜未磨
2.精诚所至
3.蚂蚁搬家蛇过道
4.无数夕阳山
5.浮天水送无穷树
6.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7.春江潮水连海平
8.澄江一道月分明
【解析】对课内古诗以及名句的积累和识记的考查。注意不要漏字、错字。
【难度】较易
【结束】
六、【题文】选择关联词填空。 (8分)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即使……也……
1.( )爸爸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2.我们( )要热爱和平,( )要用实际行动来维护世界和平。
3.今天,我们中国孩子(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世界并不太平。
4.( )妈妈批评了我,我( )不会生气。
【答案】1.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3.虽然……但是……
4.即使……也……
【解析】对关联词语的考查。
1.因为……所以……表示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
2.不但用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的前一分句,指出并承认某层意思,后一分句常有“而且”、“并且”、“也”、“还”、“又”等词相呼应,表示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3.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只要前后情况相对基本就行。
4.即使……也……表示的是假设关系。
【难度】一般
【结束】
七、【题文】课内阅读。(12分)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他俩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 □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在文中“□”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分)
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便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使敌人觉得他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可以相信。
C.这个孩子过于天真、幼稚,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小夜莺通过哪些行动来使敌人放松警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小夜莺吗?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 , 。 、 , 。 ”
2.我体会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3.B
4.小夜莺通过走路时的悠闲态度使敌人放松警惕,又通过和军官的答非所问的对话来使军官认为他只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
5.示例:喜欢。因为小夜莺机智勇敢。
【解析】1.对正确的掌握和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首先要知道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其次,需要理解句子的意思。
2.理解文章的重要句子。这是一个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句,联系上文来理解此句。上文句子中的“打”“拾”“踢”这一系列随意的动作写出了”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其实是“小夜莺”在麻痹敌人,让敌人进一步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与游击队员联络做准备。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段内容通过对小夜莺的语言描写,反映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他通过自己的语言麻痹敌人,故意答错,使敌人觉得他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可以相信。
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这段文字主要从小夜莺的动作和语言来描绘小夜莺的。“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 □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提取概括这段内容即可。
5.拓展题。根据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此可以正确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联系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形象特点,言之成理即可。
【难度】一般
【结束】
八、课外阅读。(12分)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五颜六色的游泳图,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叶子枯黄,可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没有夏天那么热闹非凡,没有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读文章,补充词语。(4分)
色彩( ) 热闹( )
生机( ) 美不( )
2.从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并抄下来。(2分)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文章按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1分)
5.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找出文中描写每个季节的词语,并写下来。(4分)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斑斓 非凡 勃勃 胜收
2.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拟人句: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着漓江笑呢!
3.总领全文。
4.时间。
5.生机勃勃 热闹非凡 丰硕诱人 纯洁安静
【解析】
1. 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根据所给的词语如:“色彩”“热闹”等词语,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2. 考查修辞手法地判断。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把“漓江”比喻成“带子”;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成人的动作。“睡”“醒”“伸展”“笑”等都是关于人的动作。
3. 对段落的作用的考查。开头段的作用:奠定文章基调,点题并引出下文的内容,有总起的作用。本文写出了作者描写漓江的原因,是全文的总起段。
4. 对文章写作顺序的考查。本文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描写时间的词语。作者善于观察漓江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写出了漓江不同的美。由此可以判定本文是按照时间的变化来安排材料的。
5. 对学生提取概括信息能力的考查。这段文字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因而答案可以从开头或者结尾提取。原文结尾处:“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没有夏天那么热闹非凡,没有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这句话是对四个季节特点的总体概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
【难度】较难
【结束】
九、【题文】习作天地。(30分)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的你是不是像小鸟一样快活?在可爱的校园里,在美丽的花园里,在辽阔的田野里,你已经惊喜地发现:啊!春天悄悄地来了!请你把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写下来。400字左右。
【答案】
春天的早晨
早晨,我起床后,就到草地上去散步。
哇!草地上小草儿像刚睡醒了似的,都探出了绿油油的小脑袋。一片连着一片,仿佛给大地铺上了绿色地毯一样。草地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开放: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美丽极了!这里一朵,那里一束,多得让人数不清。原来,是春姑娘来了。她播下了春天的种子。
我决定再去寻找春天。我穿过美丽的草地,来到了小溪边。小溪的水清澈极了!都能看到溪底的细沙。小鱼在水里追逐玩耍。小虾为争夺食物挥舞着两只大钳子,针锋相对。一群小朋友正在小溪里摸鱼。一个小男孩坐在一座小桥上,边钓鱼边和那群小朋友说说笑笑。瞧,他们玩儿的多么开心呀!
我走过小桥,来到一片桃林。哇塞!桃林可真美丽呀!一片片像傍晚天边的晚霞一样,粉红粉红的。我走进桃林,桃花的花瓣落了一地,又像一块粉红色的地毯。这时,一阵清风吹来,粉红的花瓣漫天飞舞,犹如仙女散花,多么迷人的桃花源啊!以前,一条光秃秃的石子路直穿过桃林,而现在这条石子路也布满了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我沿着石子路,穿过桃林,来到一个池塘边。池塘里的水虽然不比小溪里的水清澈,但也很美丽。一片片荷叶浮在水上,碧绿碧绿的荷叶上,几只青蛙正在“呱呱”地叫着。可惜现在荷花还没有开放,否则将会美得无与伦比。几只美丽的金鱼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突然,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吸引了我。我这才注意到,池塘边还有一片柳树林,绿色的柳枝在风中手舞足蹈,多么婀娜多姿啊!我陶醉了……
过了许久,我才依依不舍地原路返回。穿过草地时,发现草地比先前的更美了。花丛中,许许多多美丽的蜜蜂和蝴蝶正在翩翩起舞……
春日真美丽啊!我爱春天!
【解析】一篇好的写景作文,犹如一幅美丽图画。要根据中心需要抓住 细节,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对素材进行筛选,有详有略,一气呵成,做到成竹在胸,就一定能写好的写景作文。本文按移步换景法描写了春天早晨所见到的景色。先写草地上绿油油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再写小溪里清澈的水、追逐玩耍的鱼儿、争夺食物的小虾、摸鱼儿的儿童,接着写晚霞一样的桃林,最后写鱼戏蛙游的池塘,习作眉目清晰,使人一目了然。从多角度对春景浓彩重抹:文中有人有景,有形有色,有动有静。
【难度】较难
【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